轻轻拂去厚积的尘埃,小心揭开历史的一页——北京密云古北口营城、上营城、小关城、古北口关北支墙

再至古北口

当我站在古北口营城西北角城外,站在大花楼上,俯视脚下的古北口营城,满眼的萧瑟秋色,满眼的苍凉破败。只是,却不掩古城的气势雄浑。古城地跨南北两山,东西横亘潮河南岸与蟠龙山之间,北当宽阔平漫的潮河河谷的垭口,东西据守一片河谷,一城当关,万马莫入。虽不敢高枕无忧,却是数千年重兵必守之处。

这段墙正处于营城的西北角,很短的距离内,分布着三座台子,西北角上是一座角台,南侧与东侧不远各有一座附墙台。

(距离起点0.73km 当前海拔262m)

 

西北角台从墙顶外侧看,荒草簇堆,荆棘蔓生,甚至识别不出台子的形状。

(角台,距离起点1.04km 当前海拔263m)

 

但从墙顶南侧看,才发现这座台子着实敦厚高大。

 

从南侧仰视,更是雄峙在山峦之上。

 

角台南侧不远,是另一座台子,典型的附墙台,或者说马面。这座台子与角台相比,逊色不少。
(距离起点1.12km 当前海拔247m)

 

角台东侧的附墙台,顶部也明显高出两端墙体。
(距离起点1.52km 当前海拔262m)

这座台子内侧塌了个洞。

 

这样的附墙台或角台,分布得极为密集,据独善其身老师统计,大概有近30座。

这座残台,是南门北侧上方的台子,在上方看,在荆棘遮掩下,只露出一角砖柱,其实在下方仰视,也尤其高大雄壮。

关于南门,其实应当算是西门。由于营城踞山而建,呈不规则形状,所谓南门,其实是营城内东北西南走向的通道,在此处位于西南而已。

(距离起点1.28km 当前海拔233m)

 

下图是5月1日从南门附近仰拍的照片。

 

后来从东门向西望,见西墙北段所在的山坡上,墙体内侧有座高大的墙台,不知对应这段的哪一座。

 

城依山势,在崖顶的边缘盘绕,下临幽深的崖壁与潮河河谷。河谷上方的崖壁,明显是人工铲削的痕迹。

  

西北角台旁边,有台阶通往城内。这台阶,通往何处?

(距离起点1.04km 当前海拔263m)

 

后来沿墙体外侧下行寻找南门时,返程走了一段墙体内侧,见到这段古老的石径,初以为是墙体内缘,后来感觉不对,这比墙顶的高度低了很多。结合上方的台阶,很可能城内兵营通往这座角台的道路。

(距离起点1.35km 当前海拔232m)

 

角台内侧,还有一个转折明显的方形砖砌体,这会是什么?

(距离起点1.04km 当前海拔263m)

 

已经记不清来古北口几次,其实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弄清还有很多的谜没有解开。探索本没有止境,来过多少次已经不重要。

 

大花楼是烽火台还是敌台

就像营城西北角台西侧的这座空心台子。

长城遗产网标识为密云18号烽火台。

(距离起点0.71km 当前海拔252m)

 

但它与其他空心敌台并无二致,唯一的楼门开在南侧,高悬在高高在台基之上。楼体高大坚固,比空心普通敌台几乎高了一个楼层。

 

楼的门框处,保存着质地良好的木梁,木梁两端有门框或门轴孔。这木梁,是曾经修复更换过的吗?——古北口营城曾经修复,但修复了哪些部分不明。从墙体外侧的整体状况判断,这座楼很可能是保存着原貌。

 

楼的北侧,是宽阔平漫的潮河河谷,以及平坦的潮河冲积平原。

 

虽然潮河东岸曾经修筑有城墙(原墙已不存,现为复建的景观墙),从古北口关(铁门关瓮城)直至古北口营城之下,冬季一旦结冰,潮河就失去了屏障的作用,越过铁门关以后,游牧民族的铁骑,可以利用河谷快速南下。

 

潮河南岸的这列小山岭,往西一路走低,在接近潮河关城堡(疑为《四镇三关志》所说的潮河新营)附近,有多个低矮垭口,可以轻易攻入京师,如入无人之地。

 

而且,古北口一带的城与堡砦,皆在潮河之北,在这一线设烽火台,烽火又向何处传递?

 

就是说,所谓密云18号烽火台,其实是一座敌台,高等级的空心敌台。

不仅如此,在这座敌台以西,沿潮河南岸低矮的山脊上,分布着众多的敌台,其密度比起其他地段主线长城高很多。相关记述,参见本人1月18日的游记《找回失落的边墙,颠覆认知的发现--探古北口双线长城之南线》

而且,在这一线,还找到了消失已久的潮河五寨,在潮河五寨西侧,低平的山岗上,是大片平坦的应当是经过平整的开阔高地,那里最适合建造一些堡砦之类,边缘有大量石材,西侧沿山坡有不规则墙体,从卫星图上看,潮河新营(潮河关城堡)为方形,而东侧山地边缘不规则的墙体,会属于潮河新营吗?会不会是另一座久寻不见的潮河川营(潮河旧营)?

黄色椭圆形标识为潮河五寨。下方红色连线为潮河南岸防线(古北口内线长城)走势示意。蓝色椭圆标识为大片平坦的高地。

 

潮河五寨卫星图放大。

 

下图黄色椭圆形标识为不规则墙体。蓝色方形标识为潮河新营(潮河关城堡)轮廓示意。

因此,可以再次确认,古北口营城一线,向西至潮河新营,向东至蟠龙山,是古北口双线长城的内线。只不过年代久远,加之后期在卧虎山一线、八大楼子一线重修了坚固的砖石长城,这条防线基本就不再发挥作用,以致于与潮河新营、蟠龙山相交地带,墙体痕迹已经渐次颓废。

历次重修过的古北口营城

从大花楼往东,一路按独善其身老师的指点,观察着山崖凸出点或拐点的一个又一个角台或者附墙台。

(距离起点1.67km 当前海拔251m)

 

独占一个山头的一个敌台。

(距离起点2.26km 当前海拔303m)

 

有些地方,不用刻意而为,利用山势的转折,即可成为一处绝佳的防守角台。例如此处,是外缘呈圆弧形的角台。

(距离起点2.31km 当前海拔311m)

 

独善其身老师对这段雄伟大气的墙体,砖墙的墙体,推测其修建年代与主线长城不会相差太远。

(距离起点2.45km 当前海拔305m)

 

正如明代的长城,是一个终明一朝,都是在不断修建的过程。而古北口营城,也一定经历了反复修建加固的过程。无论是史书,还是在实地观察其他地段长城的时候,都可以发现历经多次修建的边墙。而古代的城池,也会时隔数十年重修一次。海字口村两侧的南山路边垣,近村处明显都曾包砖,却有数座敌台没有砖,且外立面所砌石材整齐,后来才明白,这本是早期所砌台子,后期包砖,但包砖被村民拆除,剩下现在所见的样子。

说着这个话题,证据就来了。

墙顶塌陷处,可以看得见下面的墙芯。一般所见,砖石城墙的内芯,要么是毛石材质,要么是夯土,从没有在墙芯内部砌成平整光滑的立面。

因此,这个出露的剖面,应当是两次修建的结果,早期的城墙,是没有包砖的石墙;后期在外层直接包砖。

 

疑似地层沉陷引起的墙体扭曲

继续前行。沿途的墙台一座接着一座。这座台子,外接的附墙台似乎塌断了。

(距离起点2.67km 当前海拔330m)

 

从上方看,有一个明显的对外凸出的面。

 

营城东北角,站在墙下,墙体高大威武。仔细分辨,东北角上,下方应为较为坚实的基岩基础,南侧一点为堆积较厚的土层,不同地段由于地基不同,软硬不同,地层沉陷速度不一,导致墙体出现扭曲。

(距离起点2.86km 当前海拔301m)

 

顺墙往南,又一处直接座落于基岩上的墙体,基岩上的砖与北侧土地较厚的地面上的砖也不在一个水平面上,明显是土层松软处沉陷更快的结果。

 

疑似现代的墙面灰块,是古北口抗战的遗迹吗?

营城北门(即有些人所谓的西门,其门面向西北不错,但基本处于北墙上,只是在北墙中间偏西一点)西侧,有一处垛墙,内侧刷了大面积的灰面,与白色三合土颜色差异很大,接近经雨水长期冲刷的水泥灰块,敲之发出接近金属质地的声音。一般情况下,明长城的三合土,颜色呈白色,且久经风雨侵蚀,早已焚化成末,触碰即散,哪能如此坚硬铿锵有声。

这面灰块,明显异于别处墙体,应当不是景区修复的结果,其材质虽然像是现代,却也不是近年。谁会无故粉刷这面墙体?

 

东墙上,有一个对外凸出的台子,又遇到一处怪异的灰面。

(距离起点3.04km 当前海拔285m)

台子的位置,大致如下图所示:

(距离起点3.05km 当前海拔292m)

 

灰面颜色、坚固状态与北门西侧垛墙上的灰块基本一致,手杖敲击也有类似声响。显然,这属于同一时代的遗物。

 

而且,这个位置,与外墙基本在同一连线上。谁会在城墙外墙上抹灰呢?显然,明代不会长城外侧,没有实用价值的地方,做这样的无用功。

 

而且,墙体与下面的沟谷落差较大,墙体坍塌严重,景区如果要修,不会这样修,而且,也没有可以施工的落脚点。近年也没有施工的可能。

 

沟谷中塌落的砖石甚多,与一般敌台塌落一个角的砖石量相比,似乎也多了些。

 

南侧还有一段毛石路,也令人起疑,那段路似乎并不是连续的道路,年代似乎也不是近年所修。但应当也不是长城的附属物,在营城之外,修一段不连续的墙,有何作用?

 

想了很久,没有想通。后来,突然想到,1933年,这儿发生了一段轰动全国的古北口抗战的战争。中国军队在黄榆沟-卧虎山-蟠龙山-金山岭一线抗击日寇处心积虑的侵略,在付出极大牺牲以后,由于军事实力的悬殊,没有能够抵御住日军的进攻,惨遭失败。

想当年,古北口一带,炮火连天,一个个热血军人,在此付出了年轻的生命与鲜血,营城南门附近的肉丘坟,即是当年部分无名烈士的合葬墓。古北口抗战,虽然失败,但烈士留给后人的,是不屈的精神,长城留给中华民族的,是无穷的精神财富。

古北口抗战之时,正面战场是长城主线一带,而古北口营城一定是第二道防线。因此,当时一定需要对营城设置防御工事、部分地段进行加固,城内城外,均会设置一些作战、指挥、观察阵地。但由于激烈的战事主要在北线,因此营城一段遭受的炮火要少很多,蟠龙山一带垛墙、工事全被炮火摧毁,而营城一带少量得以保存。

这就是这两处灰块的真相,既不是明代的遗物,也不是近年所形成,而是八十余年前战争的遗物。

 

密集的连台

沿东墙南行,断崖之上,是一座凌空高踞的城台。这座敌台略向外凸出,下方就是东门位置。

(距离起点3.27km 当前海拔273m)

 

西侧数米处,又是一座敌台。因此,这两座是连台。连台所处位置,即在东门之上。

 

从下方仰视,这两座台由圆弧形的墙体相连。可见此处防守之严密之慎重。

 

从城台处向下望去,是东门的水关,及水关南侧的墙台。

 

想不到,这座水关券孔,保存得如此完好。

 

水关南侧的城台,在树木掩映下,孤傲地屹立着。

视线南移,城墙再次攀上南侧山岭,那一段的墙台,同样的密集,保存状况比北山的更好。

 

下山以后,近距离观察水门。内侧被砖墙封堵,当是后人所为。

(距离起点3.81km 当前海拔209m)

 

营城的瓮城

沿城中的御道,一起走进古北口营城。重修的关门,命名为北门,与我们所理解的相同,而不是一些人所说的西门。

 

北门外侧,有一段残墙,近前较低者是后人重垒,后面草木遮掩的,是保存原状的墙体。这就是古北口北门瓮城。

(距离起点4.55km 当前海拔239m)

 

北门有瓮城,难道东门没有瓮城吗?

其实,刚刚经过东门时,我就有疑问,东门连接的,是通往东部的大道,以及营城东侧蟠龙山低缓的垭口,皆是须要小心提防的要道,这么大规模的营城,没有瓮城,倒是不可理解。

南山坡下,公路南侧,一段直立的土垄,很是奇怪,那会不会是瓮城残留的墙芯?

也许是,也许不是,都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也许永远无法寻觅了。

 

随处可见的古镇遗迹 

御道旁边,就已经发现散落的古物遗迹。御道是清代皇帝前往承德避暑以及往东陵谒陵的必经之地,沿途亦有行宫。

二郎庙

 

庙门西侧的碑首,为龙之九子的负屃盘绕。只是碑额的刻字“永鋕不朽”几个字,怎么看怎么别扭。

 

庙门东侧,似是另一座碑座。

 

营城北门东侧,是药王庙、龙王庙、观音阁三庙一体的建筑群。这处建筑群,也应是清代遗物,这个位置,原应是北门瓮城的东侧墙体所在。

 

药王庙前,也散落着大量的驮碑的赑屃以及残碑等物。

 

沿镇中狭窄的街道前行,是杨令公庙,辽代始建。

 

三眼井前的街道边,散落着碑座和一些石材。

 

这碑座与石材,来自曾经存在过的一座小庙,小庙在的位置,就在前面路边民居下的那堆红瓦旁。

 

三眼井

 

沿古镇纵向的主街前行,一座石桥,古色古香,至今仍在使用。

(距离起点5.25km 当前海拔206m)

 

街道边的石质构件残件,随处可见。

这每一块石头,都有自己的故事,见证着千古不朽的历史。

  

见证上营城

独善其身老师带我们,终于找到这处石堆,这就是上营城,根据文保碑,始建于洪武年间。

《四镇三关志》没有详细描述上营城,只记载古北口营城建于洪武年间,《明蓟镇长城考古报告》说古北口营城建于洪武初年。据此,古北口营城应早于上营城。

(距离起点5.80km 当前海拔204m)

 

查询了一下遗产网的介绍,此城有西门。经向村民打听原来此处即是西门。

 

从西门进入,转至南北主街,来自文保碑下,碑西侧的墙体,也属于这座城堡。

(距离起点6.07km 当前海拔207m)

 

又遇见一中年女人,打听到此处原来即是南门。

 

南门向东延伸的墙体。

南门向西延伸的墙体。

 

南门东北方向的矮山上,还有一截墙体,石材像是老墙,与周边民居不同,于是走过去察看。

墙体之下,有一堆乱石。

(距离起点6.23km 当前海拔222m)

 

墙体向南,荆棘杂生,难以通行,并且与南门向东延伸的墙体相接。这明显是上营城堡的东墙,倚靠在低矮的东山上,外侧可见姊妹楼-蟠龙山的长城主墙。

这段墙体,很少有人光顾。寻找上营城堡的驴友,见到文保碑及附近的残墙,旋即返回,却不知只见到了城堡的一点一滴,其实不知其真面貌。

(距离起点7.51km 当前海拔222m)

墙下的乱石堆中,一块巨大的拴马石,头朝下倒在荒草之中。

为什么这儿会有一块拴马石?墙体是连续的,肯定不是城门;或许是一座小庙,可以下马祭拜祈祷?或者是一座上城梯道,拴马石原在马道之上?

也许无解,因为我们无法还原,只有种种的猜测。

 

另一块比拴马石略短的巨石,又会是什么?是一块碑吗?上面有文字吗?

 

墙体还在向北延伸。这是一座中等偏小的城堡,驻军数量不会太多。

从城堡返回时,还见到了一截被民居包围的西北角的堡墙。

 

三角形的铁门关瓮城

离开上营城,继续向北寻找铁门关瓮城,即小关城。小关城上有两座敌台,如今都只剩下夯土台芯。其中南侧一座,根据网上的旧照片,这座敌台当年也是威风凛凛,雄峙在潮河之侧。

 

瓮城内部形势

 

瓮城与主线长城相连,下图是在属于河北的北门村所拍到的墙体。

 

瓮城向东北、西北方向,各有一条支墙。下图是东北支墙,内侧包砖已经剥离。

 

纵深的防御

离开小关城,我们继续向西北支墙前行。

 

清冽的潮河水,涌流不息,带着一股疾劲,水声爽朗。河水清澈,似有一种甘甜。

 

在潮河岸边,寻找一处角度的位置,拍下姊妹楼的倩影。当年,河水量大,水面可达楼下。

 

不做过多纠缠,径往西北支墙而去。此处地名叫西水门,原有一道水关,用于防守支墙与主墙之间的沟谷。

 

从人家屋后上山。

 

支墙上共有3座敌台,第1座只剩下残基,大致在小树旁边。

 

第2座敌台保存尚好。

(距离起点8.66km 当前海拔239m)

 

敌台不设蹬道,在天井处使用木梯或绳梯通往上层。

 

这座楼设2门,其中1门也是没有条石券梁及石门柱,门极窄,类似券窗改成的门,与上次在西白莲峪-孟思郎峪一线所见的相同。

看来,真有可能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了变更,由原设计的1门,改为2门。

室内遍布碎瓦,当初上层的铺房,一定也建得相当豪华。

 

第3座是难得一见的3层楼。

(距离起点8.87km 当前海拔275m)

一层为十字交叉状的通道,设2门,另有一窗损毁与门类似。

 

三层不可攀登,通往三层的天井,正在二层下方的蹬道之上,2条通道,其实还是有些相妨的,设计上有些许不合理。

 

古北口一带,河谷开阔,地势宽漫,是中原王朝通往塞外的重要通道。站在蟠龙山长城上北望,可以看见多座烽火台。古北口的防御,不仅以长城为屏障,更要深入敌境纵深之处。《明蓟镇长城考古报告》记录的这一带的烽火台,至少有8座。

那么,这段支墙外侧,是否也有烽火台呢?

向北侧瞭望,两个山头凸出的圆丘引起了我的注意,那两个圆丘植被稀疏,似乎有什么阻滞了植被的生长。一座居于潮河上方的崖壁之上,可俯瞰远眺潮河河谷;另一座则可监视那列小山岭北侧的沟谷。

 

放大图片后,发现果然是2处石堆。

东侧俯视潮河河谷的石堆

 

西侧控扼北侧山谷的石堆

 

就是说,这两座,无疑也是烽火台。对照了一下考古报告,发现方位与所记载的烽火台并不相符。就是说,这是2座新发现的烽火台!

考古报告还记载了离此最近的一座烽火台,离卧虎山长城主线仅75米,显然也不相符。这座离主线非常近的烽火台,仍然没有找到位置。

向西南侧望去,这座沟谷上方的小山顶部,也有一座石堆,位置正位于卧虎山长城主线之外,靠近那个无名小口,无名口外侧有3道斩偏坡,其中一道有毛石堆积的拦马墙,在图中隐约可见。想不到,这座烽火台,竟在如此不起眼的地方。

 

结束全天行程,又一个重大发现的日程。

 

2020-11-14,次日补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