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调理:治根治本,给你一副抗炎良方

第七章

你大概不知道,人类最早是用植物来治病的,例如远古时代的华佗和李时珍,他们都是草药的“领头人”,为中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在西方,自然药物的地位逐渐被化学药剂所取代。而在东方,如中国、印度以及非洲、南美洲的许多地方还一直持续着对草药的信任。当然,草药也不是万能的,但是它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很少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副作用,也很少产生抗药性,它往往能增强我们人体里免疫系统细胞的活性和效能,提高那些患者抵抗各种炎症和感染的能力。所以,草药更适合用来治疗各种慢性顽疾及感染性疾病,同时也避免了常规治疗的痛苦和对身体的伤害。
34.中医支招:让过敏不再“入侵”
生活中,身体出现过敏症状的人越来越多。从中医的角度看,这是由于人体的肺、脾、肾三脏功能虚弱、失调造成的。所以,中医将人体过敏分为三种类型,通过辨明根源、调和平衡的方式来化解过敏。
肺虚型:鼻子常常不适
人体中肺脏司掌呼吸,统领鼻子与自然界的气息交流。当肺虚时,卫气就会失灵,鼻黏膜会最先敏锐地感受到外界刺激,当温度刺激过度积累时,过敏性鼻炎就会发生。如果邪气侵犯到气管、肺或者皮肤组织,呼吸道不适的症状就会出现。
主要症状:患者通常会出现鼻子发痒、不通气、流清涕、嗅觉减退、喷嚏连连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引发鼻窦炎和过敏性结膜炎。
食疗建议:取黄芪20克,橘皮、紫菀各12克,防风、半夏各10克,生姜9克,加适量水,煎20分钟,滤除汁液再煎1次,两次药液混合,待温,调入适量蜂蜜即可饮用,每日2次。
脾虚型:皮肤出现划痕
当脾虚而中气不足时,人体运送废物的能力也随之降低。湿浊蕴含在肌肉之中,左冲右突需要释放。此时划一下患者的皮肤,里面的湿气立即感觉到了压力,会在皮肤表面形成突出和隆起,有时还会有出血点。
主要症状:以肠道不适为主,患者往往食欲缺乏、腹泻、恶心呕吐、腹部胀气。患者的皮肤容易出现划痕或发生食物过敏。
食疗建议:饮食方面忌过饥过饱、过量饮酒、过量食用油腻和酸咸食物。尤其要谨防某些水果引起的过敏,p譬如桃子上的桃毛、菠萝表皮的钩刺等。
肾虚型:皮肤出现紫癜
肾为身体的“元气”所在。当肾虚精血不足时,元气涣散,血液在血脉中的分布就会紊乱,溢出血脉,在皮肤上留下出血点,从而发生紫癜。
主要症状:患者常常感觉精神不振,有时还会觉得颈后寒冷、腰部酸疼、四肢不暖,起夜也较平常次数增多。
食疗建议:将红参6克、胡桃仁30克、梗米50克,同煮成粥,可以补纳肾气。
中医抗过敏用药的原则
健脾补气为主,遇冷风就打喷嚏,流清涕,是卫气虚不能抵御外邪所致,治疗要以补气为主,增强卫外功能,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健脾补气能使气血充盈,增强抗病能力。
补肾固肾为,本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肾气不足,肾精不固,抗病能力低,易发作过敏性疾病。
调和营卫法,过敏性疾病,常表现为腠理开合失常,治疗以调和营卫为主
用药要选时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发作期治疗以散风,止痒,脱敏、抗菌,解痉,平喘、通窍为主,在病情静止期,主要以健脾补肾为主。
选择具有脱敏作用的中药,过敏性疾病常表现出“痒”,如鼻痒、咽痒,上颚痒,或表现为痉挛,如支气管哮喘,可选用有一定脱敏作用的中药服用。
35.“草药阿司匹林”——来自于姜黄的奉献
姜黄具有黄色的食物色素,是咖哩粉的一种成分。它在亚洲的传统医学中很早就被用来作为胃的滋补品和净化血液,并用来治疗皮肤疾病和使伤口愈合。现在,它被认为对治疗或减少一系列与健康问题有关的疾病有潜在的益处,因为它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炎症和抗菌的效果。
关节炎。姜黄色素具有抗炎症的作用,它能减轻关节炎引起的不适和疼痛。
癌症。姜黄可以减少皮肤癌的症状并减少实验室动物因化学因素引起乳癌的几率。
细菌感染。这种草本的挥发油功效能成为一种外用抗生素,使伤口免遭细菌感染。类似的,这种草本能帮助被昆虫咬伤或刺伤的伤口更快愈合。
一项动物研究发现姜黄的乙醇提取物能保护胃内膜免遭一些药物的损害,例如消炎痛和利血平。
建议用量:尽管姜黄能治疗儿童的过敏和发炎症状,但人们至今尚未能确定合适的剂量。因为还需要根据儿童的体重来调整成人的推荐剂量。多数成人服用的草本剂量是按照150磅(70公斤)成人为基础来计算的。因此,如果一个儿童重50磅(20~25公斤),这个儿童服用姜黄的合适剂量为成人剂量的1/3。
以下是成人的推荐剂量:
标准生产的粉末(姜黄色素):400~600毫克,每天3次。
配剂(1:2):3~5毫升,每天3次。
要提醒你的是,当你按推荐剂量服用时,姜黄和姜黄色素是安全的。然而,过度或过量服用姜黄会引起肠胃不适,极端情况下会引起溃疡。如果你被诊断患有结石或胆汁通道阻塞,你需要在服用姜黄前咨询一下医疗提供者。
36.食物无敌——人人必知的止痛良药
说到止痛,大家可能第一反应就是止痛药。是的,我们不能否定那些止痛药的作用,但如果长期使用,特别是滥用,这些药物所含的副作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所以,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几种中医止痛的良方,不管它的药力如何,但是至少不会有副作用。
疼痛的性质一般分为寒类热两类。寒主收引,常导致经络、经脉的拘急:热类多导致局部红肿。此外,疼痛也有在气在血、属虚属实之别。
中医对疼痛辨证时,一般认为疼痛多为寒证;刺痛多为瘀证;切痛多为实热;掣痛多为风寒;胀痛多为气郁、积滞;隐痛和绵绵作痛多属虚寒;时痛时止多属气分或虫积。痛有灼热感、且得凉痛减为热证;痛有寒冷感,且得温则舒为寒证,如寒痰凝滞。
以下将常见的止痛药按功能和特点归纳为以下几类:
温中散寒止痛药
制附子、制乌头、吴茱萸、高良姜、筚澄茄、蜀椒、山奈等,可治疗因寒邪引起的腹痛。
理气止痛药
香附、木香、佛手、九里香、乌药、茴香、香橼皮、甘松、九香虫、苏梗、姜黄、郁金柴胡、橘核、荔枝核、砂仁等,可治疗因气滞所引起的胀痛。
活血祛淤止痛药
川穹、赤芍、当归、延胡索、郁金、姜黄、红花、降香、生蒲黄、三棱、莪术、夏天无、祖师麻、乳香、没药、五灵脂、苏木、自然铜、丹参、刘寄奴、血竭,可治疗由淤血阻滞引起的疼痛。
祛风止痛药
细辛、白芷、防风、莱本、羌活、独活、蔓荆子、薄荷、苍耳子、僵蚕等,可治疗风湿所致的疼痛。
除风湿、通络止痛药
徐长卿、威灵仙、金丝杜仲、五加皮、千年健、表风藤、独活、七叶莲、雷公藤、羌活、细辛、签草、防风、防己、蜈蚣、全竭等,可治疗风湿痹阻引起的疼痛。
消肿止痛药
三七、乳香、没药、苏木、冰片、王不留行、金不换、雷公藤、千年健等,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组织肿痛。
清热止痛药
冰片、牛黄、川楝子、金不换、半枝莲、白背叶、白药子、秦皮等,可治疗有热象的疼痛。
麻醉止痛药
洋金花、蟾酥、制乌头、两面针、北豆根、茉莉花、九里香、祖师麻、八角枫、细辛、花椒等。洋金花可用于全麻,其余多用于局部和表面麻醉。
止痛药是以解除疼痛为主的药物,要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疼痛的特点,邪气的性质,受邪的部位灵活运用,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茜婷 王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