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王朝》之四:武王伐纣

栾氏春秋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上回说到,非常遗憾的是,周文王来不及与商纣王面对面,就去世了。第二个儿子姬发继承了位置,这就是周武王。周文王给儿子留下了三句遗瞩:见善勿怠,时至勿疑,去非勿处。三句话,实际是两个字:果断。归根结底,就是针对商。十多年发展,在姜子牙的策划下,东征。讨伐商纣王。到了孟津,东部的部落大家都来支持。于是周武王誓师,决定推翻商朝。

一、备战前夕

当时,商纣王已感觉到周人对自己构成的严重威胁,决定对周用兵。然而这一拟定中的军事行动,却因东夷族的反叛而化为泡影。为平息东夷的反叛,纣王调动部队倾全力进攻东夷,结果造成西线兵力的极大空虚。 由于周方国在西部行征伐之权,国势迅速强大,自周侯季历至西伯姬昌仅仅两代,周方国开辟的领土已“三分天下有其二”,只不过文王曾与纣王在山西黎城恶战一场被打得大败,如果不是来自东夷的军师姜子牙在商王国东部策反东夷作乱,恐怕文王的统一大业将就此完结,而文王被俘、囚于羑里很可能就发生在这场战争中,最终姬昌很或许被纣王处死,也或许如史书上所说的有条件的被释放回家,可由此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自此,武王姬发韬光养晦、励精图治,而纣王则变生肘腋、两面受敌。击败周军以后,纣王略作休整,便兵发东夷,无暇西顾,使周方国得以重整旗鼓。

在对付东夷的战争中,纣王一方占尽优势。为了永绝后患,纣王甚至建起了一条通往东夷的大道,以便迅速调兵镇压夷人的反抗。

夷人尽管善弓,可商军的箭镞以青铜打造,精巧而锋利,其射程远、杀伤力大,而且商军作战部队中甚至出现了“象队”,古书上说:“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大象象牙轻易地戳穿了东夷人的胸膛然后把尸体抛向空中,东夷的军队一批批倒了下去。纣王指挥的商军一阵冲杀,层层包围,东夷人的部队大部分做了俘虏。

据说,商军如秋风扫落叶一样,一直打到长江下游,降服了大多数东夷部落,俘虏了成千上万的东夷人,取得大胜。从此以后,中原和东南一带的交通得到开发,中部和东南部的关系密切了。中原地区的文化逐渐传播到了东南地区,使当地人民利用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发展了生产。

实事求是地说,这个历史贡献,应该记到纣王身上。从《左传》记载的时间看,他很可能是在这次征伐东夷的战争中,路过有苏氏部落掳获了妲己。

这场旷日持久的征战却几乎拖垮了大商王朝,西陲的周武王得知纣王大军尽出,指向东方,都城内防御力甚弱,便在一部分叛商部族的带领之下,奇兵突袭,于牧野一战功成,而这时商王的大军远在东南,无力援手,牧野之战的商军,并非商王朝的精锐之师,而是临时武装起来的奴隶和囚徒。

很多人都认为历史上的纣王是一位暴君,不过从已知的史料来看,帝辛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一直想效仿他的先祖高宗武丁,建立不世之功,只是其生性暴躁,晚年喜好美色,刚愎自用而已。因此,自其登极后,就开始了对西北和北方强敌鬼方的战斗,并击破鬼方的主力,使得鬼方内部分化,一部分向北发展,继续盘踞在蒙古高原及漠北地区,一部分融入内陆,和西北的周部落结合。在商纣王帝辛在位期间,北方的少数民族多次内侵,根据当前的地理资料可以推测得知,该时期北方中原地区应该是处在冰冷时期,作物由于寒冷期长无法正常生长,出现了灾荒。商朝连年征战致使国力大损,民生凋敝,纣王对待俘虏以及反对他的人打压严苛等,导致东部的东夷部落在姜子牙等人的策动下爆发了反对帝辛的叛乱,朝中善战的将军都投入到这场战争中,一直拱卫帝都朝歌精锐的王室内卫部队应该也有一部分东进或者南下作战,在周武王带兵接近国都的时候,以至于帝辛没有足够的兵力抵御,只得派遣奴隶兵上场。在前线拿起武器的东夷奴隶被周人策反,临阵倒戈。更为严重的是商都朝歌内部的部分商王室成员及大臣临阵叛变,打开朝歌城门引周兵入城。

据现有资料来看,当时之所以众人反对帝辛,也许不一定是他总是炮烙大臣,酒池肉林,当然妲己也许没有那么大的作用,可连年的对外战争和庞大的工程建设,加之气候引发的灾荒,使得百姓的日子困苦不堪倒是极有可能的。更有可能是在对东夷作战期间,由于商纣王对征服地区的管理过于严苛,或者出现杀伐拒不服从中央政府管理的地方部落首脑而引起当地部族的反抗,否则当地人不可能由于姜子牙等人的策反而群起反抗殷商政权。更不容忽视的是在此期间周人已经开始与西北的诸少数民族部落结盟,例如西北骁勇的鬼方骑兵很有可能就在此时加入周军的阵营。

二、牧野决战

周军先由吕尚率数百名精兵上前挑战,震慑商军并冲乱其阵脚,然后周武王亲率主力跟进冲杀,将对方的阵形彻底打乱。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全无斗志,纷纷倒戈,帝辛既然强迫这些奴隶和战俘上战场,自然会在后方以亲信部队押送,防范他们反叛或逃跑。这些少量忠心的禁卫军,也是帝辛手中最后的底牌。然而前方的徒众在周军的强大冲击下慌不择路地往回跑,遭到了后方精兵的阻拦。好汉不敌人多,在人潮的冲击下,这些武士也阵脚不稳。奴隶们为了逃命,加上被后面人潮推动,于是倒戈相向,乱打一气。再加上身后联军的战车、甲士、步兵一层层的进攻,帝辛的最后一道阵线也守不住了,不得不快马加鞭,逃离战场。商军残余的抵抗仍然持续了一天,但已无力挽回局面。帝辛见大势己去,返回朝歌,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商朝正式灭亡。周武王赶到鹿台时,用“轻吕”击刺帝辛的尸体,并亲自斩其头颅悬旗示众。另有一百多个商朝的大臣贵族被俘。他们将被带回周京,作为武王祭祖的人牲被杀死。

第二天,武王在几个将帅的簇拥下,在商宫中举行了盛大的“受命”的仪式,表示革命成功。但攻克殷都并不意味着战争的结束,更重要的任务是消灭东方的商朝残余势力。按照事先的方略,联军随即兵分四路,向东南方进发,去征讨商的残部和忠于商的方国。剩下的商军由于后方根据地已经失掉,前方又处于敌对夷人的包围下,实为两面受敌,经过激烈战斗,也大部被击溃。史称周军驱逐商朝大将蜚廉(即后世传说中的黄飞虎)于海滨而杀之,可见战线已经拉长到了东海。

出身戎狄的联军进行了长时间的屠杀和劫掠。《逸周书·世俘》记载:牧野之战周武王大获全胜,被杀死的商人有十八万之多,被掳为奴隶的有三十三万,这么大的数量不都是军人,还有有大量的平民,周人还在商人的国土上大肆捕猎,虎、熊、犀牛、鹿等动物仅在武王名下就被猎杀了一万多头,并掠夺了大量的珠宝财物,仅佩玉就达到十八万块。

不到两个月内,主要的战斗已经结束。四月中旬。武王在商都建立祭室,向列祖列宗告捷。祭室的地点就选在牧野,正是这个地方,奠定了周朝八百年的大业。

但牧野之战并没有完全消灭商朝,商朝原领地的一部分作为帝辛之子武庚的封地,建立殷国,作为商朝的延续,商朝南征的军队也没有被完全消灭。周武王死后,武庚联合周室的管叔、蔡叔、霍叔发动“三监之乱”,最终被周公旦和周成王平定,商朝的残余势力才被完全消灭。

三、历史评价

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也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牧野之战中所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牧野之战也蒙上了一层又一层神秘的面纱。当时的记录下,帝辛尚不失为一个有严重缺陷的英雄人物,然而到了后世,“纣王”却成了荒淫无耻、残暴不仁的昏暴之君,被泼上了越来越多的污水。与之相应,牧野之战这场“血流漂杵”的征服战争,也就成了吊民伐罪的反抗暴政的正义之战。在后世儒家的传说中,周军“前歌后舞”,没有杀一个人,没有流一滴血,商朝就自行崩溃,在人民的拥戴下,武王登上了天子的宝座,从此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天下太平。当然,这样的神话,在后世仍然一场又一场地上演,不过再也没有像牧野之战这样成功的了。

《淮南子.兵略训》记载: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至汜而水,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根据公元1910年哈雷彗星的出现和回归地球的周期时间,逆推40次回归过近日点,发现在公元前1057年,哈雷彗星正好回归地球,其天象恰好与《淮南子兵略训》记载符合。

四、不食周粟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扣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见《吕氏春秋.诚廉》﹑《史记.伯夷列传》)。《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邢昺疏引《春秋少阳篇》:“伯夷姓墨,名允,字公信。伯,长也;夷,谥。叔齐名智,字公达,伯夷之弟,齐亦谥也。”封建社会里把他们当作抱节守志的典范。

来自: 金色年华554 > 《中华国史》

(0)

相关推荐

  • 中国古代战争选萃及前因后果解读之三,周武王牧野伐商纣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商汤当年怎么也不曾料想到.自己兴兵诛桀的历史场景,时隔数百年,又在自己子孙商纣统治末年一一重演了,这是一场令人感慨万端的悲喜剧. 商汤所建立的商王 ...

  • 古代战争之牧野之战

    牧野大战图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诗经·大雅·大明>) 商朝建国经历六百多年后,传位至第三十一位国王帝辛(商纣王).据< ...

  • 纣王只在牧野败了一仗,为何就匆匆自尽了?殷墟考古发现真相

    1976年3月,陕西临潼出土了一件西周早期的青铜器-利簋,由于利簋上镌刻了武王伐纣的第一手信息,因而也被称为武王征商簋. 根据利簋上的铭文显示,周武王在甲子日早晨与纣王大军交战,不到一天时间就灭亡了商 ...

  • 周灭商,为什么还要让纣王之子接管商地?|史记次元周世代013

    在<史记>次元里,似乎经过了牧野一战,周国就顺利征服了商帝国,整个天下也就在对周武王姬发的一片拥戴之声中变了天.但同时也显示出一点,除了纣王自焚身亡并被砍下脑袋,好像原本商王朝统治下势力并 ...

  • 《大周王朝》之一:凤鸣岐山

    栾氏春秋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周朝(前1123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周朝共传30代37 ...

  • 《大周王朝》之二:羑里之囚

    栾氏春秋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周文王受封为三公,拥有雍州之域,势力扩展到江汉地区(指丹江汉水流域),诸侯归附者有六州之众. 一说崇侯虎 周的国力增强壮大,引起商王朝的不 ...

  • 《大周王朝》之三:姜太公钓鱼

    周文王获得自由以后,决心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以便寻找机会,推翻商朝,报仇雪耻.他看到自己手下虽然有了不少文臣武将,可是还缺少一个文物全才能够统筹全局的人,帮他筹划灭商大计.因此,他经常留心寻访这样的大贤 ...

  • 《大周王朝》之五:普天之下

    栾氏春秋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建立大周 实施新政 1 ~周武王姬发~ 周武王联合各部落的力量,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但是,这样的胜利,好像周武王竟然没多大喜悦.都城迁到 ...

  • 《大周王朝》之六:周公辅成王

    栾氏春秋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周公辅政 周武王克殷商后两年去世之时,姬诵被立为成主,由于成王年幼,天下初定,叔父周公惟恐诸侯叛周,于是乃亲自摄政治理天下. 周公亲践天子 ...

  • 《大周王朝》之七:成康之治

    栾氏春秋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周成王姬诵 宅兹中国 成王五年四月,周成王在京宫大室对武王进行了丰福之祭,并对宗族小子何进行训诰说道:"何的先父公氏追随文王,文 ...

  • 王朝的一生——姬姓天子治下的八百年大周王朝

    首先感谢28位读者在上篇本系列文章<商朝篇>文末的投票,得益于投票结果(24票周朝,2票秦朝和2票汉朝),本篇系列文章以周朝为题,希望大家喜欢:文末同样设有投票,恳请请大家多多参与,谢谢! ...

  • 以和西戎:在周王朝,大秦先祖处境尴尬|史记秦次元004

    在周王朝,大秦先祖秦非子的机会像是从周孝王姬辟方手中获得的天大恩赐.不过,如果按照周孝王的意思,秦非子是可以接替他的父亲大骆的.因为申侯在中间挡了一下,这个机会很快就失去了,他没有成为这个家族的新主人 ...

  • 大秦孤军:秦人算不算做了周王朝的炮灰?|史记秦次元005

    秦仲死在了和西戎的战事中.他是大秦王朝的先祖,那时候,他们还只能算周王朝的附庸,还算不上诸侯国. 也许,从大骆时代开始,这支在西方的古老家族期待过,能够通过和周王朝搞好关系,形成一个可以相互支持的联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