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 | 周末、病榻、散记
七月抗战战史新系列:
这段时间,抱恙,确实乱了写作计划。
正值周末,权以此文闲聊几句吧。
1、手术才做完时,胸腹微创五孔,隐隐渗血,譬如小口径步枪弹创。
我感觉我像是倒在战场,被同伴抛弃的伤兵。
这种战争体验,显然适合我在往后展开对战争的局部、细节的写作。
——能够在此时此刻油然而生如此想法,专心、专业使然。唯有苦笑。
毕竟,因为抱恙,已经有些时日无法进行正常的写作了。
那天,看着窗外夕阳西下,慢慢感受麻药渐渐退去,内心却是说不清、说不出的沮丧。
沮丧,使得那晚的夜色在安静、深沉间,慢慢沉沦。
朋友圈消息,手术那天,正巧猪肉价格飞涨。
病榻之上,想病情,想文稿,想来想去,最后想得很清楚的,就是相比油汪汪的猪肉,现在的文字,早就没有资格清高了。
这些年来,文字与猪肉在各种花式注水行情里,打情骂俏,摆出花簇锦团的景致,既让人眼红,又让人眼馋。
只是文人矜持,平素坐在书斋倍感岁月静好,唯独现在看着朋友圈里的物价咄咄逼人,体虚之余,阵阵冷汗。
这是老老实实的人情。
2、我从未感到思维会如此困涩。
这绝不是手术麻药的原因。
而是,一觉醒来,翻阅文稿,触及炎凉,我居然越来越不知道,到底要怎么写,才可以在表述的夹缝,将自己自由的思考,放飞出去。
想象一下,天空的鸟群、海洋的鱼群,翱翔过处,本来应该如何地壮观、漂亮。
然而,至少现在,却无这样的一群鸟、或者鱼,属于我。
看来,我现在之所以情绪沮丧,可能,也并非全部来自猪肉涨价的压力。
3、压力再大,写作还是要继续。
其实,写与思维,需要克制、自律;更需要包容、宽阔、内心充盈。
我写战史,了解史料、数据等资料之外,我还会学习、参考、更新包括地图在内的大量的军事专业理论、材料。
就算这样,我的文章同样也经常遭到朋友的批评。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
人们习惯了阅读,习惯了书本。以至于习惯了将浮躁驻泊、锚定在阅读、书本上,然后以坚信的姿态,守护着浮躁。
因为对历史、战史的表述、分析出现新的技术性内容,我不止一次被朋友阅读后质疑。
而他们质疑的主要依据,通常是他们读过的出版物,或者其他生命资料。
史观分歧纯属自然。
无论作者或者读者,因为史观分歧,便要为此划线而强加对错,显然就是很憨厚的浮躁。
所以,在很多时候回望很多历史,对我们而言,都有重新打量、考证和思考的余地。
正是这个余地,可谓培育民族之人文的土壤。
能不能守护这个余地,能不能在这个余地上吐故纳新,这是一个衡量基本智力是否过了门槛的常识性问题。
4、今天周末,仅为闲话吧。
说到这里,我前所未有地感觉到,我脑子里想的、装的很多往事,确实有写出来的价值。
猪肉价格飙升,忍嘴不吃,尚可以减肥自嘲。
然而,如是独立思考成了惯性,岂能忍口不言,将满脑子的想法淤积在别人讥嘲的眼里?
比如抗战,写不写?
那是民族先人的壮举,自然该写。
于是,一旦开写,仅仅围绕1937年爆发的全面抗战,就要沿着至少由甲午战争说起,直至后来的清俄联盟、庚子国变、日俄战争、一战、中东路战争、满蒙悬案、外蒙古事变、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等等往事。
有的历史公开了,可以说。
有的历史尚在商榷,无法说。
更何况要想全面、系统梳理、分析抗战,远比单列几个概念、事件综述复杂太多。
写作在雷区闯荡,心急无果偏要硬来,反耗时间、精力,可想而知。
所以,很多文章的写作固然重要,阅读何尝不是一次同样重要的再创作?
正是这个体会,我这才深切为之感动。
能够与各位良友携手砥砺,同行至今,我确实倍感荣幸。
这里,祝好周末。
点击关注精彩橡树后续文章,鸣谢情谊赞,关注朋友注明请加:zksd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