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酷睿新组合 超薄高性能时代的来临

每年,英特尔都会率先更新面向轻薄移动平台的酷睿处理器,也是就是U系列产品。今年代号为Tiger Lake-U(TGL)的十一代产品也不例外,9月初发布后的两个月来,各类采用它的产品纷纷上市。

在TGL上,轻薄笔记本电脑的产品格局出现了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变化,更确切的说是分化:传统形态的产品,垂直替代十代酷睿U系列机型,性价比更高;基于TGL及英特尔平台上的全面优化,拥有更强便携移动计算能力的Evo认证机型大量出现;而另一类新品,就是在保持非常出色的便携性同时,使用Iris Xe与Iris Xe MAX/MX/GTX等级别独显组合,将3A游戏级体验带到轻薄平台。当然,更好的图形性能不仅能用于游戏,对围绕图形应用展开的生产力应用、AI应用都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

十一代酷睿一经发布,多家厂商也在第一时间,基于它推出了具有高性能特性的轻薄机型,新的市场格局瞬间形成。14英寸屏幕、18mm以下厚度、1.5kg重量,如此身形规格,即便没有高性能加持,也已经是相当便携的机种。如今还加入了配有96EU Iris Xe高性能核显的酷睿i7-1165G7,以及50W功耗级别的GTX 1650,成为新的轻薄+性能机型标准规格。

不拘一格的雷神一格,以轻薄为形,性能为实,打破常规,为用户提供极致性能与便携性平衡的产品使用体验。其中,IGER S1就开出了上面这样的产品规格,再加上极具竞争力的6999元价格,无论是重度桌面办公、全能多媒体应用,还是轻度游戏玩家,都能很好地覆盖。

IGER S1的标称厚度更薄,只有17.6mm,更薄的机身对高性能零部件的散热挑战更大,配备GTX 1650的独显版与核显版外形模具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内部的散热结构。

独显版IGER S1采用3热管、双风扇设计,在一定程度上隔离CPU与GPU的热扩散通路,即半耦合或半解耦。核显版则无GPU一侧独立热管,使整机重量进一步下降100克左右。半耦合的散热结构设计,对轻薄机型提升性能创造了可能,允许CPU、GPU甚至其他高热零部件得到更好的散热——共享散热能力。

借助这一能力,IGER S1顺势充分发挥了十一代酷睿处理器的性能/功耗配置空间。TGL-U处理器一改此前TDP、TDP-up、TDP-down的多档位TDP定义形式,改用12W~28W的连续宽域TDP定义,这一特性源自Adaptix Dynamic Tuning(动态调优)技术。简单地说,酷睿笔记本电脑可以自动探测主机散热状态,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并根据实时温度情况调整处理器运行频率,保持处理器性能最大输出状态。而散热做得好的机型,就会有着更好的性能表现!敦促PC厂商不要只追硬件规格,而在散热设计方面“凑合”。

整体来说,IGER S1的性能设定非常高,标定散热能力直接达到TGL-U处理器的28W最高设定,且散热调优后维持过百秒的28W持续性能释放,再“hard”的工作也一口气拿下。

在GPU一侧,再也不用想什么残血版15W、满血版25W的MX级产品了,50W、GTX,同架构情况下,功耗即性能,何况架构上就还有更多的渲染单元。

更大功耗不是轻薄笔记本电脑的设计目的,更好的使用才是。有了性能打底,轻薄记机型在是“弱鸡”、只能满足移动需要。

为3类不同应用趋向的消费者,IGER S1都提供了很好的特性支持。

对游戏玩家不用赘言,性能远超MX350或最新的MX450(截图来自雷神Club),“轻薄”笔记本电脑上轻松1080p分辨率玩3A大作!

对视频、图片、设计、制图等高性能图形应用来说,IGER S1出色的散热可确保Boost到4.7GHz峰值工作频率、全核稳定4.1GHz的工作频率,CPU 28W+GPU 50W同时工作,各种渲染满血运行。

素材处理完成,传输也是轻而易举!最大2.4Gb/s带宽的Wi-Fi 6网络、40Gb/s极速的雷电4,任你选择,传输速度是均是此前技术的4至8倍。从这点上来说,IGER S1重新平衡了高性能电脑传输慢(Wi-Fi 5+USB 3.0)、轻薄机型数据处理能力有限的问题。

对移动办公用户来说,1.5kg甚至更轻薄的主机、更好的续航能力、USB-C接口充电、完整的扩展接口配备都是对便携性的增强,14英寸的大屏幕、随叫随到的性能、从CPU到GPU的全面应用加速(AI及图形),都增强了轻薄机型可用性、实用性。

不夸张地说,做为TGL-U+GTX配置组合的代表IGER S1,为“贪心“的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全能的选择,不仅是“能做什么”还有“能在任何”场景工作的能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