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冷血动物的区别,在于......
本 期 导 读
古人用游行和出入两大特征描述生命。游行指内部的循环输布,如血液和水液的循环,出入指内外的交换,包括呼吸、饮食、排泄等。是什么在维持游行出入的正常进行呢?这就是《硬核伤寒论》课程中要讲的——「恒热在里」。
中医为什么特别看重寒热
为什么寒热是中医的首要概念?因为人体的生命机制,始终要通过体温的维持去实现。
比如,饮食消化需要热能。中医把消化过程叫做「腐熟水谷」,所谓腐熟,相当于发酵,发酵需要微生物参与,必须有一定的温度。
酶作为参与消化、分解、合成营养物质的介质,需要一个稳定的温度。
体内温度不足,会引起消化不良,这是一般人都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里寒胃寒,胃中冷,或者吃冷的东西就搁里面消化不良,甚至腹胀、腹泻。
古代中医已经了解人体内部有产生热能的机制,产热和营养都来自饮食消化,所以热量来自里位(把胃叫做里位);同时,饮食消化也需要消耗热能。
因为热能的持续产生和消耗,必须通过饮食的补充。如此才能实现正常的生命功能——游行出入。游行出入客观上与体温维持的机制是等效的。
因此,古中医把这个热量称为「阳气者,若天与日」,就像太阳那么重要。这个热能除了帮助消化和循环、摄入和排泄,同时也实现免疫抗病抵御外邪的能力,也就是卫外和营养两大功能。
卫外也是通过体温的调节去实现的。但卫气不只有防御的功能,也有营养作用;营血不单是营养,温煦同样需要通过血液循环来实现。
也就是说,温煦和营养,二者是协同完成的,不能分别对应。
中医为什么特别看重胃气?
津血是体内游行乃至出入的重要载体,没有津血就无法实现游行出入,无法实现体温的稳定温煦,更会失去营养。
所以,体温与营养是通过津血运行来完成,以保证呼吸、脉搏、饮食、二便,睡眠、神志的正常运行,表现出精神面貌。
游行出入的要素是津液,那么津液的产生和运行,以及津液所携带的热量和营养,都来自胃。
中医把生命的根本支持和动力,都叫做胃气,气在这里指的是现象和功能。好比痰气指的是有痰这种现象,胃气的意思指的是正常的生理功能,包括游行出入的所有现象。
津液化生与运行,糟粕的排泄功能,统称胃气。所以,心脏搏动的循环功能,也叫作胃气。
用胃气来代表所有脏腑功能,这些功能表现为:脉搏、呼吸、饮食、二便、睡眠、意识、精神等,都是胃气的表现,归纳为游行出入。
中医内治法、经方理论,实际上是从生命的由来和运行机制开始的,最后落实到津液和胃气的物质与功能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又共有一个要素,即需要能量。
能量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身体的温度。即用寒热的概念来描述能量的问题。
也就是说,寒热可以表现津液与胃气的状态。寒热是生命现象的一个大的指标,通过寒热是否异常,我们可以去了解生命的状态。
恒热在里:人与冷血动物的区别
前面已经提到,营养和热量都是从饮食而来,并通过转化为津液来输送运行。为什么说寒热可以表现津液和胃气的状态呢?
首先,恒温动物需要维持一个相对恒定的体温范围,这是通过消化、循环、排泄等各种复杂的系统功能,消耗能量来实现的。
能量来自饮食消化,而饮食消化也需要能量。
寒热偏差会影响消化,比如里寒,胃里面寒,就会不消化;胃热,就可能口干多饮,并且还会影响到寒热感受的异常,归纳为寒热的体温问题。
「胃」是「里」的代名词。能量通过里面胃的功能,饮食消化而来,所以,把热能在里面维持的这个机制,叫做「恒热在里」,同时有一个调节温度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在里面。
里位的热能,要输送到体表维持恒温,是通过津血循环,从里面把热量带到表位,并通过津液的增减来调节体表的温度。
比如,环境气温降低,人会感觉冷,需要加衣服。如果没有加上,就会起鸡皮疙瘩,「肉上粟起」,就像小米的颗粒,甚至寒颤。
气温高呢?就会产热、升温、出汗,汗带走热量来降温。
然而,人体的寒温平衡受到外界影响,但外界因素并不是决定性的,决定性的是可生存范围内恒温机制的存在。
恒温机制是机体自身的,而不是外界的因素决定,这是恒温动物和冷血动物不同的地方。
冷血动物到了气温降低到一定程度,无法维持身体运动和精神正常的时候,因为没有恒温机制,热量出不去,到不了肢体和头部,运动能力和反应能力都降低。
这对于在野外生存的野生动物来讲是非常危险的,需要避险。
最好的办法就是躲在安全的地方睡觉、冬眠,等到气温恢复,再醒来活动。
恒温动物和冷血动物的区别在于恒温维持的机制,这个机制表现出不同的适应能力和活动范围,以及自由度。
所以,生机的要害在于恒温机制,它需要能量,能量的异常表现为寒热。
疾病的寒热
人体的体温波动在一定范围,可以自我调节,通过出汗散热,或者收缩毛孔肌肉来产热。
比如冷颤,冷得打抖可以产热,补充体温。
超出人体自我纠正的范围,寒热就成了疾病的表现,需要治疗来纠正。
比如外感,感冒,一般的表现是恶寒怕冷,或者发热、发烧。这是表位寒热的异常症状,在《伤寒论》中对应太阳病,由风寒引起,性质是表寒;
里位的寒可以引起不消化、尿频、便稀,属于太阴病,性质是里寒;
里位的热可以引起口干口渴,性质是里热,属于阳明病。
对于寒热的表现必须分表里两类,因为表现不同:
表寒收引,肉上粟起或毛耸或恶寒恶风,从而产生津液聚表的表证,或发热或不发热,恶寒或疼痛,或不痛而肿重之类;
里寒则食不消,可影响里热的输出而表现出表寒,严重情况是水饮趋下,尿频便数。
里热相反,消水消食,严重的会便秘,上火,口干口苦,甚至生疮。
从生理到病理,寒热都是非常重要的观察指标,并且都遵循恒温机制。
通过排泄损失热量,比如出汗、二便的排泄可以降温,通过津液把里位的热量带到表位可以升温,升温和降温机制,都是通过津液参与的从内向外实现调节,具有同向性。
人体并没有特殊的所谓寒凉之气来降温,所以使用「阴阳」的概念解释并不妥当。
古人把寒热作为疾病的重要指标,有充分的依据。在极端的、特殊的情况下,寒热甚至可以作为判断生死的指标。
扁鹊治疗虢太子尸厥
比如扁鹊治疗虢太子尸厥的故事。版本很多,主要情节是说扁鹊路过某地,遇到暴病而死的案例。
经过谈话了解,扁鹊对管事说,你先去摸一下他大腿内侧的根部,如果还有温度,就还可以救活。管事赶紧去摸了一下,果然有温度,就把扁鹊请进去,针灸汤熨,喝药按摩,活过来了。
这是休克,还没死,观察腹股沟这里的动脉部位,虽然脉搏很微弱已经摸不到,但还有温度,还是活的。
可见,温度可以作为判断是否死亡的标准。
药物的寒热
药物的寒热,叫做「性」,是《本草经》药物定义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
药性的确定,是通过观察吃下去以后参与代谢而表现出对于体温的影响。可以祛寒的药物,是温性、热性;可以清热的药物,是寒性、凉性;偏性不明显的,叫做平性。
药物使用,除了依据药物属性的寒热,还有药味的归纳。
味主要指的是辛酸咸苦甘淡。
药味最早是用舌头去尝,后来是用效果来归类,也就是说,吃起来可能没有那个味道,但是有某种作用,也写作有某种味道。
药性寒热是药物最主要的性质,与疾病寒热的表现定义统一。
药味辛酸甘淡咸苦的归纳,其意义是药物参与代谢的不同作用方向。
比如辛味走表出汗,苦味走里燥湿,甘味补津液,淡味利小便,咸味软坚散结,酸味涌泄清热。酸苦咸味都有涌泄的作用,涌泄指的是通过排出津液祛邪,包括涌吐和清热。
忆忘老师的《伤寒论》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