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没骗我,蓦然回首,信息输入提高了十多倍

昨晚,梦见了好久不见的老头。

我:大师,好久不见,中秋快乐啊。

老头:嗯,中秋快乐。

我:大师,看您兴致缺缺,有什么心事吗?

老头:这段时间看你分享的内容东一块,西一块的,有点乱啊。

我:呵呵,不才,请叫我江郎。

老头:我还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姓江了?

我:额,大师,您真幽默。

老头:哪里,哪里,就是多读了几年书而已,墨自然多了点。看你分享《阿甘正传》,该说的话你怎么没讲完呢?

我:我也没想到,这次看《阿甘正传》的影响这么大。以前看,一群人一起看的,也少不更事,就是看了一个搞笑热闹,貌似还被要求写观后感,阿甘如何专注,如何执行力好,你也知道,一布置这个任务,看电影的热情就被消耗了不少。

写的观后感也是各种应付。

老头:那这次呢?

我:这次我也说不好。从来没有觉得,原来这个影片信息量这么大,简直每一个画面都有深刻的用意,没有一帧被浪费。因为才疏学浅,有的画面能看出有深意,但是说不清楚。

我就在想,是不是还有很多导演想表达的信息,而我没有看出来的呢?有了这个念头,我自己也吓了一跳,肯定有啊。

只不过因为我的文化、背景、认知、维度不一样,有些能容以1000M的速度在传输,我却以500KB的速度在接收,差距太大了。

如果再扩展一下呢?

其实认识的某些人,某些事,甚至是某棵树,某朵云,他们都在向外发送着自己的信息,但是因为接收者不同,我们能接收的内容也不同。

如果扩展的更大一点的话,宇宙也在时时刻刻发送着自己的信息,就看有没有人能接收到,接收到多少了。

老头:你还别说,士别三日,我都要刮10回目看你了。不过,别说这些虚的,你就说说《阿甘正传》里,跟家长、孩子有关的内容,看看你都接收到了什么。

我:好。先说说阿甘的妈妈吧,为了阿甘,没有再嫁(不是说鼓励这种行为啊,是说这是一种选择);没有嫌弃阿甘,始终给阿甘灌输,他跟别的普通孩子一样,别人能干的他也行。也因为这个给他穿上了铁支架帮助支撑双腿来行走,让智力只有75分的他上普通学校。甚至阿甘成为美式橄榄球运动员、参军去越南战场、转业自己去买船捕虾等各种选择都没有干涉和阻拦,因为她相信自己的儿子是可以的。

因为电影的整个视角是以阿甘的角度展示的,妈妈背后付出了什么,我们只能够凭我们的想象去完成。即使这样,我们也能感受到,无疑这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老头:嗯,还有呢。

我:与之相对应的,与阿甘青梅竹马长大的珍妮也是单亲家庭,与阿甘不一样的是,珍妮没有一位这样的好妈妈,有的是一个酗酒还禽兽的爸爸。勇敢的珍妮小小年纪就要学会保护自己,报警抓走了爸爸,自己被寄养在奶奶家里。也通过努力考上了大学。

不过接下来的,是珍妮为了追求幸福而频繁的换男友,换生活方式。也许这是不幸原生家庭孩子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在不断的需求真爱中总觉得自己不配。

她对阿甘的感情也很复杂,喜欢但是又觉得阿甘不是他的意中人。直到多年后,再次相遇,珍妮又觉得自己不配嫁给阿甘。

兜兜转转,命运还不错,彼此都解开了心结,他们走到了一起,还有一个聪明的儿子。不过,这是以珍妮以死亡为代价解开的心结。

老头:还有呢?

我:阿甘虽然智力只有75,但是阿甘的成长是持续的,无论是上学、橄榄球、参军、打乒乓球,还是复员回家买船自己捕虾,甚至随便跑了三年跑成了网红,直到影片最后,阿甘送儿子上校车,这让他想起了自己第一次上学的情形,开口说了一句,不要,后边止住了。阿甘自己小时候第一次上校车就不受同学欢迎,阿甘担心自己的儿子也会遭受和他一样的待遇,因此打算出声提醒,但又想到自己的儿子是那么聪明,因此到了嘴边的话变成了我爱你。

这就是阿甘真正成熟的表现,他会比妈妈教育他做的更好,毕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事实也证明了,小阿甘确实不错,跟校车司机对答如流。

老头:不错,确实看到了很多的细节。有了这些温暖,这些付出,才能真正帮到人,希望你以后多关注这方面的分享。

我:······,您说的对。

老头:好了,后悔有期。一转身,走了。

还好,这还有期呢。不对啊,以前都是我问老头,怎么今天,改成老头问我了。

……………………………

如果你也觉得这篇文章很棒,右下角点个在看  ,马上加客服进相应的交流群哦。(表明身份老师,家长,学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