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一个出版人的自我修炼
文/杜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古人的一种自我修行方式。作为一个出版人,或写、或编、或卖反应世间百态的故事,博杂百行千业的文章。如果不能有开阔的视界,不能有丰富的经历,何以集世间万象于文字之中?闭门造车和固步自封,是大众普遍的思维习惯。我以为、我认为,如果作为出版人也如此思考,那么文字的将失去色彩,思维的广度、深度,将十分有限。所以对于出版人来说,更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有见识过,经历过,我们才能理解、认识这世间的万物,感悟这人世的百态。只有具有感同身受的体会,才能把这种精气神注入文字之中。让读者可以在你传播的文字中分享、感悟这个世界,寻找自我,寻找共鸣,因为思考。
看世间能流芳千古的佳作,无不是作者历经人间磨难,看透世态炎凉之后的有感而悟。是把一生的苦难、辛酸、荣辱、喜怒哀乐注入自己的文字之中。朝代可以更替,世界可以变迁,科技可以发展,但是人类本质的情感不会改变。爱恨情仇贯穿于每个人的人生路途,欲望、贪婪、野心、私念是每个人都不时感悟和纠结的心魔。作为作者、编辑只有能大彻大悟这些人间情感,才能做出真正的佳作,才能做出流传后世的经典。
现在出版人所处的环境相对闭塞。作者写作多闭门造车,故事、情感靠编,文字缺少生命力,没有灵性。而编辑则多想当然和我认为,缺少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更缺少对社会人性的洞察,更没有能力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很多编辑作者常年的生活就是两点一线,“办公室与家这两点,上班的路途这一线”。很多人甚至都很少去逛书店,购书不过是通过网络。更不要提和其他行业的人多方位的接触、交流、学习,更不会去游历天下,增广见闻,每天埋头于繁琐的工作事物和写作中。看似劳累辛苦,实则眼界狭窄,信息闭塞,思维僵化,意识落伍。对于新事物是被动的接受,对于新潮流是后知后觉,对于大众的需求是靠运气去碰。在此创作方式下是很难把握住社会发展脉搏和时尚流行色的。
互联网的发展让信息流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即时性。读者已经从被单方的知识灌输,思想宣示,转变为能够更多独立的思考,追求个体自我的需要。这些社会大形态的改变,让读者对图书消费更加挑剔。除了基本的学习、娱乐需要以外,更多的是找寻自我的价值认同,以及求得潜意识里的人性共鸣。在此基础上,如果编辑和作者没有超前的意识,深邃的思想,对人生的大彻大悟,是很难把握住消费者核心的需求与消费心理。
作为出版人需要不断的自我修行,这种修行不单是对新领域的学习,对现有知识的更新,更多的是思维的修炼,是去大千世界体会不同的人、事、文化、风俗,去学习、包容,去了解广大世界。只有到过、听过、见过、尝过、玩过、试过,才能明白消费者在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比如很多美食菜谱图书的编辑作者,书中所讲述的天下美食也许都未尝过一二,那这本书怎么可能找到美食的精髓,怎么知道饕餮客的五味喜好?又比如旅游图书,如果编辑作者都没有经常旅游,都没有去过其中一两个景点,那么书中所需要突出的知识点,内容架构,不都是想当然和我认为嘛,读者会真的喜欢和觉得实用?靠想当然和估计做出来的图书,大部分还是和读者实际的需求相差甚远,又或只是隔靴搔痒,难以言清。只有你了解了,理解了,才能去找到共鸣,才能去给予读者最大的阅读愉悦。所以行万里路,去认识这个世界,感知无限的情感,你所创作的内容,才能真正和读者心灵相通,产生共鸣。
诚然这个行业微薄的收入严重的限制了出版人进行各方面修行的物质条件。但自身不去进步,而消费者在不断进步,最后能得到的结果就是被消费者所抛弃。所以办法总是要从自身去找,对事物发展的无奈和抱怨于事无补。谁能先意识到,谁能先迈出去,谁就能领先其他人,就会有优势的体现。所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做一个好的出版人从足下开始。
作者注:
原文刊发在2013.3.4新华书目报.社科新书目第1069期A04版 。当时写作是看到太多的组稿书,网文书。没在大公司上过班的去写职场书,没谈过恋爱的去写言情小说,没出过省的去做旅游书。太多身边的案例,让人感觉十分荒唐。
没喝过北京豆汁的人,也许你只听人说过豆汁有所谓的馊味,所以人云亦云,但你了解它真实的醇厚和喝过后的畅快嘛?我没去过美国旅游,我编一堆美国景点、美食的攻略,旅游注意事项,你敢信我吗?编的故事和亲身经历或者旁观的事情是不一样的。画龙需要点睛,虽只是一点,但是一个物件的是否有灵性大都在此。
其实说回来,做出版本是有钱、有闲人的事情,真不是咱这小民百姓擅长的。但因为门槛低,所以大家都在做,其结果就是内容贬值,缺少含金量。出版是把大众不知道的世界介绍给大家,自己都没见过世界,谈何介绍?大家不信可以看下《老饕漫笔》这本书。作者从小出门有司机,居住有洋楼,吃饭有佣人厨子。大家没饭吃的时候,人家能吃上西餐,能去吃老字号。所以人家写出来的书,就好看,就有生命力,就让你眼前一亮,长见识。因为人家吃过、用过、玩过,这就是差别。不在赘言,要不许多人的自卑感上来,又要骂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