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俞穴:疏肝泄胆,平肝息风,调肝明目
大家好,我是九选艾的小九老师
肝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
概述
肝俞首见于《灵枢.背俞》。因其内应于肝,是肝脏精气输注背部之处,是诊治肝病的重要腧穴,故名肝俞。别名肝念,归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肝脉经气所输注背部之背俞穴,是治疗肝脏疾患及各种目疾之常用穴。
▲【定位】:在第9胸椎棘突下,后背正中线旁开1.5寸。
▲【取穴法】:于第9胸椎棘突下所作水平线与后背正中线旁开1.5寸平行直线交点处取之。
▲【主治】:黄疸,胁痛,胃痛,吐血,癫狂痫,脊背痛等。
功能作用
一、疏肝泄胆
肝俞为肝脉经气转输之处,而肝气欲散,喜条达,恶抑郁,故泻本穴可疏肝解郁,理气利胆,凡肝失疏泄所致之胁痛、黄痘、脘腹胀痛等证,皆可治之。如用于治疗肝气郁结之胁痛,常配泻阳陵泉、期门、支沟以疏肝理气,通络止痛,若气郁甚者,加泻太冲以调肝;若兼血瘀者,可加刺膈俞、血海以增加活血化瘀之力;若肝血不足,胁络失养者,可加补曲泉、三阴交以养血柔肝。用于治疗肝气犯胃或肝脾不和之胃脘胀痛,常与胃俞、中脘、脾俞、章门、公孙、内关相配,以疏肝理气,和中降逆。
二、平肝息风
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其体阴易虑,其肝阳易亢。肝内应于中,有肃降之力,故泻之可平肝息风,常伍用于平肝息风处方之中。如用于治疗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常与印堂、风池、三阴交、太冲相配;用于治疗肝阳上亢之癫狂,常与百会、人中、间使、丰隆、三阴交、太冲相配。
三、调肝明目
肝开窍于目,肝气通于目,肝受血而能视,肝俞为肝脏精气输注之处,善于调理肝之气血,而治疗各种目疾。如用于治疗肝血不足之夜盲、视物昏花,常与精明、光明、膈俞、三阴交、足三里相配,以补肝养血而明目;用于治疗肝肾阴虚之夜盲、青盲,常与睛明、瞳子髎、肾俞、太溪、曲泉相配,以滋补肝肾而明目;用于治疗暴怒伤肝、气血郁闭之暴盲,常与睛明、风池、太冲相配,以平肝降逆而明目;用于治疗肝火上炎之目赤,常与四白、行间、侠溪相配,以清肝泻火而明目;用于治疗迎风流泪,常与承泣、风池、合谷、太冲相配,以疏风通络而止泪。
此外,肝俞还可用于治疗与肝脏功能密切之筋骨关节诸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