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途径探讨

摘 要:在小学教学中,小学语文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教育,是学好所有学科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对小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是新课标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没有过多的生活经验,因此,情感体验很少。但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处于不断增长知识的年龄阶段,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让小学生通过自己的认识发现身边的真、善、美。

关键词: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 对策

一、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由于小学生正处在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观念不成熟,小学语文教学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尤其是语文课文,相关知识比较丰富,能够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不仅能够体会多种情感,还能够提高审美能力,通过多个审美对象,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趣。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在学习中,不能够有效地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并且由于教师权威的存在,小学生对教师存在着“敬畏、畏惧”的心理,师生关系不融洽。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能够进一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通过情感表达,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变得活跃。

二、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挖掘教材中情感因素

《语文课程标准》对情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重点就在于培养小学生对汉字与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讲授朗朗上口、词句优美的古诗,丰富情感的长篇记叙文,对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師要专注于不同教材的不同侧重点,进行情感渗透,让小学生得到不同的情感体验。此外,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教学内容均有着丰富的情感因素,一些情感因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大致的了解以及掌握,而有一部分情感则隐藏得更深,教师要实施情感教育就需要将教材中的相关情感因素进行延伸和升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与教师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情境创设中渗透情感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可采用情境创设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情境中渗透情感教育内容,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情感教育,提升情感教育的实效性。情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十分普遍,在课堂导入部分,通过充满趣味性的课堂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到语文学习状态,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部分,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差异性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课文文本情感,促使学生感受作者传递的主旨与情感。在课堂结尾部分,教师可用情境教学法来升华课文主旨,总结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再次感受到课文中的情感因素,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中,该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故事,为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作品的情感,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小女孩一次次擦然火柴时的幻想场景,使小女孩饥寒交迫的现实与幻想的美好之间产生鲜明的对比,以更好的唤起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然后还可以再播放《卖火柴的小女孩》这首歌曲,使学生在低缓的旋律中,在带有淡淡感伤与哀愁的歌声中,与原文相对比,以更深刻的凸显出小女孩那惹人怜爱的形象,加深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

同时,《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也非常适合于组织学生表演。通过让学生上台表演小女孩擦然火柴时的幻想,并配合以音乐,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对该文章学习的兴趣,又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怀,感受到了作品中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以及对统治者的不满。

(三)朗读指导中传递情感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文本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实乃语文教学之佳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或通过深情并茂的朗读、感受表演式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或通过对关键词句、重点段落的反复诵读,领悟其中的思想感情内涵。

例如,在朗读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望岳》时,该诗的创作正值诗人20多岁,对未来充满憧憬,且胸怀壮志、雄心勃勃,学生在反复朗读时,应着重体会诗人当时的豪情壮志的气概,尤其是最后一句的朗读,在“一览”的后面应稍微停顿一下,以突出“众山小”这三个字;又例如,在朗读《苏武牧羊》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以低沉、平稳的语调朗读,让学生体会到苏武留胡十九年那忍辱负重的情感,体会到期坚贞不屈、不辱使命的可贵精神。

(四)课外活动中领悟情感

在课堂外,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课外阅读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所以教师要抓住课外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效应,帮助学生筛选课外读物,组建阅读兴趣小组,召开读书心得交流会。各种丰富的语文课外活动同样如此。开展与语文教学相关的各种演讲、朗诵、语文知识和作文竞赛、课本剧的表演,同样能够渗透情感教育。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对已有的作品内容会有深刻的理解,对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也有深刻的体验。在此基础上,学生定会融入自己的情感加以演化,真正达到作品与学生、作者与学生的高度对话,和谐统一。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理念提出之后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之一。对于丰富小学生的情感认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都有良好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内容、丰富教师的情感因素以及创设有情感的语文教学情境等。提高小学生的情感认知,为小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彩红.对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赤子,2016(11).

[2]黄倩.小学语文课堂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J].新课程(中),2017(8).

参考资料;http://a.shayumeichuang.com/index.php?c=show&id=616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