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是添II浅谈我零星的个人诗观【客都原创】
好诗的标准是什么?不仅读者,甚至诗人自己也同样困惑于究竟怎样的诗是好诗。
诗无定规,就像草有N种,其给人的韵味各有千秋。但好的东西,终究会给人留下阳光向上的感受;哪怕悲伤,也会令你的睫毛承受不住泪水的重量。所以,没必要去规范划分它的界线,仅需从优劣上区分其好坏就可以了。觉得好的,尽量多加吸收;觉得不好的,干脆跳过,别让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没有价值的东西身上。
闲暇之时读书,你会不会被某一出众的句子,直击心灵?甚至令你化学反应般产生某种心心相印的感受?!这时候的我,往往会拿起笔,将闪现于脑际的某些想法,用墨痕的绳索将其一一束缚规整,晾晒于砚田外洁白的稿纸上。朋友们有的将我这些分行的文字,谓之诗;有的说是分行的散文;还有的甚至将其归类为“披上了文化外衣的口水”,对于他们大相径庭的说法,我从不参与争辩,我只忠于我当下的感受。也许这些自娱自乐的情趣,小得实在拎不出桌面讨论,但只要它产生的是正能量的帮助人向上提振精神的作用,我就觉得我没有作无谓的努力;这些微的力量,常常成了我提笔写下去的理由。
古体诗也好,现代诗也罢,好与坏终究有一把“尺子”。可惜这把“尺子”并不是万能的“天平”,可以毫厘不差地轻易称出诗的分量。它缠绕在你的经验之上,让你看到好诗从句读里头冒出来的那些芽孢般鲜嫩、羽翼般透明、百灵般出彩的歌唱的隽永。但你的经验仅仅是你的经验,它代替不了别人的经验;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那种引起彼此共鸣,隐约盘旋在彼此心头的共识,就是好诗的尺子。我不想放大我的尺子,也无权缩小你的尺子。“当你带着尺子来到我面前/我该如何回应你呢/我又该如何回应你的尺子呢//如果你喜欢我/我并不以为喜/我只是不小心符合了你的尺子//如果你讨厌我/我并不以为恼/我只是不小心未能符合你的度量//你赞我/你判我/你厌我/都与我无关/只是你和你尺子之间关系的问题//愿谅我不能配合你的尺子摇摆/原谅我不能配合你的尺子舞蹈//”。不管我怎样摇摆或舞蹈,每个人对于好诗的尺子,都横竖架放在各自心的天平上。
好些诗人喜欢被人说“你的诗形成了某种风格”,而我最怕别人说我的诗固有我个人的风格。因为一旦形成了风格,往往说明你的诗就有了某一同一的倾向,间或说相对固定的格式化般的色彩。如果你沉迷于这样一种风格,你就被自己或他人标榜的风格束缚住了手足,你的诗作水平很有可能就将徘徊、或者停留于此一领域。这是幸运还是不幸,你心中自有一杆秤。只有时时调准攀援的对象,校准行程,你才会深入到万山圈子中,才会深入其境体悟到那种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愉悦。当然,如果你能独善其身,不沾沾自喜,自觉将一个个光临己身的风格化作一个个阶梯,也未尝不可。但关键是你要能跳得出风格的“粘人”,真正长袖善舞,真正让自己成为驾驭风格的杰出骑士,不过,此时节人们送给你的雅号,很有可能已然易了容颜,其前边要么冠有“风格多变的”这样一个定语,要么直接嵌上“多元化的风格”这类说来轻巧做来难的字眼。说到底你尽管抒发你的所思所想,风格也好,特色也罢,那都是写好以后时间赋予它区别于人的独立绰号。
作者:廖是添
作者简介:
廖是添,梅县王寿山下古村落黄沙村人,原名廖世添,笔名田力、老料、周溪、南子等。历任《世綵文化》《太平洋之声》《嘉信风华》《客都文学》《梅南乡情》等报刊杂志主编,《梅州信息报》记者,《侨乡月报》编辑,现为梅州市客家文史研究会副秘书长、梅县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梅江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梅江之声》执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