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探秘(上)
血液,人体重要的液体成分。血液在人体内日夜不停地奔流,所到之处留下氧气和养分,带走人体产生的废气和废物,忠实地履行“运输大军”的职责。血液减少,生命也就日渐枯竭;血液停止流动,生命便宣告终结。
但血液在人体内究竟是怎样流动的?四百多年前,这个问题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图片来源:pixabay.com
人的心脏是如拳头大小的肌肉,一天跳动超过10万次,每分钟抽取超过5加仑的血液。血液流过身体,流经由动脉和静脉组成的复杂干道。按照当时盛行的理论,人体中有两种独立的血管系统——蓝色血管系统提供营养物质,红色血管系统为肌肉活动提供动力。血液散布到全身后,依靠不可见的“灵魂”将其推回,犹如潮水的涨落一般。
英国医生威廉·哈维也相信这种理论,他对心脏的运作非常着迷。然而随着在解剖台上对动物心跳的研究越深,他越明白公认的血流理论并不正确。在解剖时,哈维看到,心脏有让血液维持单向流动的瓣膜,有些瓣膜让血液流入,有些让血液流出。1628年,哈维发表了《血液循环论》,提出血液由心脏流出,经动脉流布全身,再由静脉回到心脏。哈维的发现改变了陈旧的医学观念,根据他的循环理论,血流可以携带液态药物送往人体各部治疗内部疾病,这也为科学家思考将血液输入静脉提供了线索。
▲图片来源:网络
1667年冬日傍晚,巴黎城完全黑了下来,寒风和阴冷让这座城市提早进入了休眠。疯子莫里又发病了,赤身裸体流浪在巴黎街头,一个好心的贵族将他带到了御医丹尼斯的住所。在科学还未昌明的时代,血液经常和精神、性格、灵魂等纠缠在一起。丹尼斯认为,治好莫里的“妙方”,就是给他输入小牛的血液,希望借由“温顺的小牛”血液治疗莫里的疯狂。两次输血后,病情确实有所改善,但没多久,莫里再度狂性大发,稍后便死去了。
疯人莫里之死,将输血疗法送到了显微镜下,供人们仔细打量,加上很多守旧的知识分子对输血疗法横加阻挠,最终,巴黎医生协会禁止了输血疗法。
输血理论150年的间歇也许是幸运的。防腐学、无菌学、免疫学等相互配合,避免了不必要的疾病死亡。
19世纪,输血疗法在死寂了150年之后复生了。令输血疗法“重振旗鼓”的,首推英国年轻的产科医生布伦德尔博士。1818年11月,他用黄铜制造的注射器从一名健康男子的体内抽出了一些血液,并利用专门设计的漏斗状的输血器将血液输入到产妇体内。这是世界上第一例人与人之间的输血手术,手术成功挽救了一名因分娩时大出血而生命垂危的产妇。
▲图片来源:网络
随着输血的方法和器械的各种改进,医生们觉得输血疗法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有一点却始终没变,那就是坏运气。在大量输血的临床实践中,事故接连不断:有的病人在接受输血后,会突然出现发冷发热、头痛胸闷、呼吸紧迫和心脏衰竭等症状,甚至会死亡。
为什么有的人接受输血后可以完全没有反应,而有的人却发生致命的反应?是种族差异、性别差异还是血缘差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输血虽然被认为是一种可以挽救生命的良策,却没有医生敢贸然使用,他们不知道死神什么时候会冒出来作祟,输血重新陷入了“黑暗时代”。
结束19世纪输血谜团的是奥地利医生、病理学家卡尔·兰德斯泰纳。1900年,在一次研究中,兰德斯泰纳发现,不同人之间的血液混合时,有时候血细胞会发生凝聚现象。为了找出原因,他设计了一系列精巧的实验。
他首先抽取了自己和研究所其他几个研究人员的血液。在为实验备血时,兰德斯泰纳去掉了血液的凝块因素,然后用离心机把血清和凝结的成分分开。他把血清放到悬浮在盐水溶液的红血球里进行试验。有的血清里滴入红细胞后,仍然均匀地分布着,呈现出均匀一致的淡红色,而另一些血清里的红细胞却凝结成絮团状。红色的血细胞凝块散布在淡黄色的血清里,形成鲜明的对比。各种血液样品似乎都有其独特的特征,这意味着,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两种不同人的血才能混合在一起。之后,兰德斯泰纳又用22个健康人的血液做了试验,证明这种不相容的反应是由于血液本身的特征造成的。兰德斯泰纳共鉴别了三种不同的血,他标明为A型、B型和C型,C型后来被改称为O型。
根据这些实验结果,1901年,兰德斯泰纳正式宣布:人类有三种血型,不同血型的红细胞和血清相混而产生的凝聚,是导致输血反应的真正原因。兰德斯泰纳还用A型和B型的血清,制成用来测定人类血型的标准血清,只要输血前预先测定血型,选择与病人相同血型的输血者,就可以保证输血的安全。
一年之后,兰德斯泰纳的助手狄卡斯德罗医生重复了老师的实验,发现有4个人的红细胞,除了和自己的血清不发生凝聚以外,对其他人的血清都发生凝聚。这意味着,还有第四种血型的存在。由于这种血型的人只占总人群的十分之一,兰德斯泰纳先前并没有发现它。狄卡斯德罗将这种血型称为D型,也就是现在的AB型。
▲图片来源:网络
1907年和1910年,捷克医生扬斯基和美国医生摩丝各自独立地发现了血型系统,由于没有统一的命名,一度产生了混淆。后来,国际上采用兰德斯泰纳的命名法,把血型统一划分为A型、B型、O型和AB型。扬斯基还总结了四种血型之间的相互关系:O型血无论输给哪一种血型的人,都不会发生凝聚反应,所以被称为“万能输血者”;相反,AB血型的人,除了同型血的人以外,不能输给任何别的血型的人,但他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输血而不会产生凝聚反应,所以被称为“万能受血者”。但临床上如果需要大量输血,最好遵循同型血液输血的原则。
埋没成果在科学界是常有的事。因为学科的不同,兰德斯泰纳关于血型的重大发现,在外科领域几乎无人知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临床输血仍然未能考虑血型相合的问题。输血疗法的大放异彩还得等上十年的时间。
好文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