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因不堪忍受母亲控制而消失,给所有家长敲响警钟!
近来,一篇名为《大家都来八一八父母当初强烈控制的事迹》的帖子火爆网络,里面的一篇帖子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
主人公小晴有一个不幸的家庭。在她初一时,父亲出轨,父母离婚时她选择了跟随母亲。
不知是因为受了打击还是内心满怀愧疚,小晴妈妈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到了女儿身上,好吃好穿一应俱全,除了学习什么也不让女儿做。
小晴很懂事也很争气,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高考时,小晴想考新疆的学校,但小晴妈妈却十分激动:“我的女儿我最清楚,她不想离我太远,这么多年都是我在照顾她,她没法自立……”无论谁来劝,小晴妈妈都会歇斯底里的怼回去。
最后,小晴妈妈以自杀相要挟,小晴最终报考了离家很近的大学,她也以高出录取分数线203分的成绩轻松考进大学……事情到这里或许就结束了,但谁知,一年之后,小晴便离开了大学,彻底从妈妈的视线里消失了……
大家都听过“性格决定命运”,那什么决定性格呢?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我们童年遭遇的亲子关系会内化到孩子的心里,并成为内在的关系模式,这一整套内在的关系模式就形成了我们的性格,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壹
孩子需要关注,但不需要控制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逐渐增强对“存在感”的渴望。如果孩子对妈妈笑,妈妈没有反应,孩子就会不知所措。如果孩子的各种行为都得不到母亲的回应,那么孩子就会感觉这个世界是不完整的。
最简单的回应方式便是重复对方所表达出的情绪并加以加强或确认,比如孩子说:“妈妈,这个小动物好可爱啊!”你可以回答说:“嗯,是啊!它真的好可爱!”这种方式不仅简单,还能让亲子双方都感觉到幸福。
平时家长忙于工作,有时候难以顾及孩子的情绪,但是如果长期如此,孩子就会觉得和别人沟通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从而变得冷漠、孤僻。
当然,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注,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愿意接受父母的控制。
比如,有的孩子在1岁后还会有乱摸东西、乱闻东西的习惯,从科学上来讲,这有可能是孩子还处于探索期,家长要加以允许和引导,而不是一味的制止。
教育不是流水线,不宜过度矫正,让天下的孩子千篇一律。我们最应该给孩子的是呵护,而不是改变。
贰
和孩子一起成长,才是教育的姿态
教育的过程中,大多数家长都会或多或少的焦虑和困惑,因为孩子的成长往往很难和家长的想象同步。
因为家长和孩子的认知、观念、想法、追求等都不尽相同,家长所认为的“为你好”孩子未必会领情,也未必真的对孩子好。其实,孩子比家长想象中的更了解自己想要什么,信任孩子也是非常必要的。
为什么说要信任,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寓言——
干旱时节,小树为自保把叶子蜷缩起来。一个园丁看到这种现象,以为小树要枯萎了,便总是补水;另一个园丁什么也不管,小树熬到雨季也活了下来;第三个园丁学了很多知识,认为树叶伸展才是健康的表现,于是他不辞辛劳的把每一片叶子掰开,结果可想而知。
教育不是书本知识,没有定则可以依循,家长也不必非要成为心理学家才能要孩子,但是我们要保持一颗想要学习的心,和孩子一起成长,该引导时引导,该放手时放手,相伴同行,这也是Professor经常给大家分享教育文章的原因,希望能给各位爸妈一些有用的建议,帮助大家更好的教育孩子。
Professor说:
教育的本质,其实是父母的自我进步。
我们对自己的反省有多深,给孩子的成长空间就越大,如果我们凡事要求孩子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只会限制孩子的成长,最后的结果就是让孩子成为第二个你,这不是教育,而是复制。
董进宇博士说:“父母是孩子一切问题的根源,爱与自由是唯一的答案。”大家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