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诸将五首》试析

沧海未全归禹贡,蓟门何处尽尧封?

朝廷衮职虽多预,天下军储不自供。

稍喜临边王相国,肯销金甲事春农。

这首是承上首“胡来不觉潼关隘”,接写安史乱平后,其余党并未真正归顺朝廷。

首联:“洛阳宫殿化为烽,休道秦关百二重。”“洛阳宫殿化为烽”,这是指洛阳两次被兵火所毁。一次是天宝十载(755)毁于安禄山,一次是乾元二年(759)再毁于史思明。“秦关”,指潼关。“百二重”:“百二”,是说潼关二万兵足以当敌百万。“重”,险固。“洛阳”二句是说,宫殿都保不住,不要夸口说秦关兵二万足以当敌百万。

次联:“沧海未全归禹贡,蓟门何处尽尧封?”

“沧海”,即现在的河北、山东东部。“蓟门”,即今河北北部。“禹贡”、“尧封”:这里是指国家版图。这两句是说,沧海、蓟门一带,仍被归降的安史余党李宗臣、田永嗣、薛嵩、李怀山、李正已等所盘据,他们拥兵割据,自设将吏,不向朝廷缴纳贡赋,实际并未归顺朝廷,所据地区未归入国家版图。

三联:“朝廷衮职虽多预,天下兵储不自供。”“衮职”,朝中大臣。“预”:参与。当时朝中大臣多兼地方节度使重任,将相不分。“兵储”,指军需供给。“朝廷”二句是说,虽然朝中大臣兼任地方节度使的重任,但他们不屯田积粮,而加重赋敛和扣留朝廷粮饷。所说“天下兵储不自供”。这实际是指出朝廷用人不当所致。

末联:“稍喜临边王相国,肯销金甲事春农。”“王相国”,即王缙,作过相国,迁河南副元帅。“事春农”:指让军队屯田以自给。“稍喜”二句,说稍微可喜的是王相国还能注意让边军屯田,以减轻一点朝廷的负担。

这首表面上是责诸将不知屯田积粮以解决军食,实际上也是指责朝廷无能。

其四

回首扶桑铜柱标,冥冥氛 未全销。

越裳翡翠无消息,南海明珠久寂寥。

殊锡曾为大司马,总戎皆插侍中貂。

炎风朔雪天王地,只在忠良翊圣朝。

这首承上一首的朝廷用人不当,进而写宦官专权。

首联:“回首扶桑铜柱标,冥冥氛 未全销。”

“回首”:杨伦注:前三首皆北望发叹,此首方及南望,故曰“回首”。“扶桑”:泛指南海一带。唐时岭南道有扶桑县,属禺州。“铜柱”:东汉马援所立,以为汉之极界;玄宗时,何履光以兵定南诏,曾复立马援铜柱。氛 :妖气,指战乱叛离之气。时南诏背唐,与吐蕃连结。广德元年十二月,官市舶使吕太一逐广南节度使张休,纵兵大掠(见《旧唐书·代宗记》)“回首”二句是说,回首看到铜柱标志的南方疆界,战乱之气未歇。“越裳”:南方国名,地接交趾,《后汉书·贾踪传》载:交趾土多珍产明玑、翠羽、王毒瑁、异香、美木之属。南海明珠:《太平御览·珍宝部》二,引《邹子》:“珠生于南海。”“越裳”二句,说南方各地,因战乱离贰,贡赋皆绝。

三联:“殊锡曾为大司马,总戎皆插侍中貂”。“殊锡”:特殊的宠赐,犹异宠。“大司马”即太尉。“总戎”,总兵,即元帅。这里指一般将帅及节度使而有“侍中”之衔的,没有例外,所以说“皆”。其冠以貂尾为饰,所以说“总戎皆插侍中貂”。但最受异宠的是宦官。如宦官李辅国,因拥立肃宗、代宗之功,判元帅行军司马,专掌禁军,又拜兵部尚书;宦官鱼朝恩,因吐蕃攻占长安,代宗幸陕,卫队逃散,有奉迎代宗之功,被任命为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专掌神策军;宦官程元振,因与李辅国一起拥立代宗有功,而任骠骑大将军,“尽总禁兵,不逾岁,权震天下”(《新唐书·官专》)。后来鱼朝恩不仅控制了军政大权,而且兼判国子监,控制了文教大权。朝中公卿无人敢諫。事实证明,从玄宗开始,唐朝的皇帝一代代传下来,认为最可靠的是他们的奴才——宦官。但这种“奴才哲学”却毫不留情,他让“主子”们吃自己酿成的苦酒。这就是唐朝中期以后愈演愈烈的“宦官之祸”的由来。

末联:“炎风朔雪天王地,只在忠良翊圣朝。”

“炎风”,指南边疆土;“朔雪”,指北边疆土。“天王地”:春秋时称周天子为天王,以借指当代君主,即《诗经》所谓:“普天之下,奠非王土”。这又联系到上一首中的“沧海未全归禹贡,蓟门何处尽尧封”即祖国领土不容分裂、不容他人盘据任何一方。要做到这一点,那就“只在忠良翊圣朝”,只有靠忠良的诸将来辅佐圣朝了。这两句,是勉励诸将为国效命,恢复国家旧有版图。

这一首,主要是指责朝廷失控,军政大权为宦官所左右,诗人正为此心忧。

其五

锦江春色逐人来,巫峡清秋万壑哀。

正忆往时严仆射,共迎中使望乡台。

主恩前后三持节,军令分明数举杯。

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须仗出群材。

首联:“锦江春色逐人来,巫峡清秋万壑哀。”“锦江”,借指成都。“巫峡”,指瞿塘。“锦江”二句:言自己已由成都来,心中犹带锦江春色;而今清秋,身处瞿塘,痛悼严武之死,觉万壑生哀。

次联:“正忆往时严仆射,共迎中使望乡台。”“仆射”:指严武。永泰初,严武卒,赠尚书左仆射(从二品)。“中使”:天子的私使叫做中使。“望乡台”,在成都之北。“正忆”二句是说,回忆在严武幕府时,曾同至望乡台迎接中使。见得严武谦慎尊君。

三联:“主恩前后三持节,军令分明数举杯。”“主恩”,皇恩。严武幸蒙皇恩而受到重用。“三持节”:严武一镇东川,两镇剑南,故三持节。“节”:符节,官员出使时,持以为信。“军令分明数举杯”:指严武军令既严,而复开雅宴,赋诗酬唱,具有儒将风度。

末联:“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须仗出群材。”“安危须仗出群材”:“安危”,使危转安。“须仗”,必须依仗。“出群材”,才干超群的人。这两句也就是杜甫在《奉待严大夫》诗中所说的“重镇还须济世才”之意。762年,严武初镇蜀而罢,高适代之,即有徐知道之乱,及松、维、保三州之沦陷;765年,严武再镇蜀而死,郭英乂代之,不数月即有崔旰之乱,英乂反为旰杀,这两句是从这些事实中总结出来的理论—安危须仗出群材。

这一首赞严武,责镇蜀诸将平庸。

《诸将五首》的内容主要是以安史之乱以来的军政大事为中心展开议论,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忧虑;他极度希望君主明智有为,文臣武将用得其人,语言慷慨蕴藉,诲人良多。因每首都与诸将有关,故以“诸将”为题,实则笔锋指向当时皇帝,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安危须仗出群材”,这即是第五首的结语,也是《诸将五首》的中心论点,也是诗人对安史之乱以来军政大事的感愤。

《诸将五首》是政论诗,在议论中深含诗人自己强烈的爱国感情,不仅使读者明其理,而且激动着读者的心灵。千秋以来,诲人多矣,感人深矣!

(作者单位:重庆市奉节师范进修学校)

[来源:http://www.010fl.com/shisheng/201208/8155.html ]

(0)

相关推荐

  • 高适的最后一天:临终作诗怀念杜甫,想起李白满脸鄙视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正月初七,寒风刺骨,浮云遮日,长安城一片萧瑟,天街行人寥寥.这天是"人日",相传女娲于此日造人.长安城百姓纷纷戴人胜(用彩纸.丝帛等制成小人形状戴于头上, ...

  • 杜诗七律赏(89)杜甫·诸将五首其三

    杜甫·诸将五首其三 洛阳宫殿化为烽,洛阳宫殿曾化作战火熊熊, 休道秦关百二重.不要夸我潼关坚如百二重. 沧海未全归禹贡,沧海尚未完全归属大唐版图, 蓟门何处尽尧封.蓟门又有何处皆由皇上掌控? 朝廷衮职 ...

  • 看图识唐诗(209)杜甫·诸将五首其一

         杜甫·诸将五首其一  汉朝陵墓对南山,汉朝君王的陵大臣的墓与终南山相对, 胡虏千秋尚入关.但异族侵略者不管多久仍会侵入萧关. 昨日玉鱼蒙葬地,昨日玉鱼金碗还埋藏在葬地里, 早时金碗出人间.早 ...

  • 看图识唐诗(210)杜甫·诸将五首其二

                        杜甫·诸将五首其二 韩公本意筑三城,韩国公张仁愿于河北筑三座受降城的本意, 拟绝天骄拔汉旌.是想杜绝异族入侵让我们的国家永保安宁. 岂谓尽烦回纥马,怎料多烦外邦 ...

  • 看图识唐诗(212)杜甫·诸将五首其四

                                                                        太监挂帅 杜甫·诸将五首其四 回首扶桑铜柱标,回望铜柱标识的南方 ...

  • 看图识唐诗(213)杜甫·诸将五首其五

    杜甫·诸将五首其五 锦江春色逐人来,昔在锦江春色无边总是萦回脑海, 巫峡清秋万壑哀.今在巫峡清秋萧瑟万壑也似同哀. 正忆往时严仆射,正在想起往日与严武共事种种, 共迎中使望乡台.曾经陪着他同迎中使在望 ...

  • 杜诗七律赏(91)杜甫·诸将五首其五

    杜甫·诸将五首其五 锦江春色逐人来,昔在锦江春色无边总是萦回脑海, 巫峡清秋万壑哀.今在巫峡清秋萧瑟万壑也似同哀. 正忆往时严仆射,正在想起往日与严武共事种种, 共迎中使望乡台.曾经陪着他同迎中使在望 ...

  • 杜诗七律赏(90)杜甫·诸将五首其四

           南方铜柱标识之地 杜甫·诸将五首其四 回首扶桑铜柱标,回望大唐立下铜柱标识的南方疆域, 冥冥氛祲未全销.迷茫而难辨的战乱妖氛仍然未全消. 越裳翡翠无消息,越裳那边的翡翠很久没有消息, 南 ...

  • 杜诗七律赏(88)杜甫·诸将五首其二

        回纥骑兵 杜甫·诸将五首其二 韩公本意筑三城,韩国公张仁愿要在河北筑三座受降城, 拟绝天骄拔汉旌.本意是想杜绝异族入侵永保国家安宁. 岂谓尽烦回纥马,怎料全赖外族回纥的番骑士, 翻然远救朔方兵 ...

  • 杜诗七律赏(87)杜甫·诸将五首其一

                                        陕西终南山一角  杜甫·诸将五首其一 汉朝陵墓对南山,汉朝君王的陵大臣的墓多在终南山附近, 胡虏千秋尚入关.但异族侵略者千年以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