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一部电影·恐袭波士顿

《恐袭波士顿 Patriots Day》的英文原名和中文译名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其实指向了同一个关键词,波士顿,以及这个城市历史上最悠久的马拉松赛和最惨烈的伤痛之一,发生于2013年的爆炸案。

波士顿(Boston)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也是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最大城市。该市位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由第一批抵达美国的英国清教徒创建于1630年9月17日,是美国最古老,最有文化价值的城市之一。美国历史上很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与该城有关,比如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最终引发了轰轰烈烈的的美国独立战争。

其他诸如波士顿屠杀,以及美国革命几个早期的战役——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战役,邦克山战役和波士顿围城战,都发生在该市或附近的地方。保罗·列维尔著名的午夜骑行也发生在这一时期。可以说波士顿的城市发展史是和美利坚合众国的建国史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而正是因为独立战争,才有了爱国者日。影片的英文原名Patriots Day,是一个马萨诸塞州州立节日,正是为了纪念1775年4月19日发生在列克星顿,英国殖民地军队和北美民兵之间的战斗,这场战斗同时打响了美国独立的第一枪。后来为了纪念独立战争,美国设定了每年4月的第3个星期一这一天为“爱国者日”,这也是本片片名的来由。

而波士顿马拉松,正是每年于爱国者日这一天在波士顿举行的马拉松比赛。这项赛事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9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催生了于1897年开始的波士顿马拉松,这是全世界最古老的马拉松比赛,也是世界六大马拉松之一。

波士顿马拉松沿袭了其古老的传统,优美的原野,点对点的快速赛道,热情的现场观众,一切都体现着这项运动无可比拟的魅力。但遗憾的是,很多业余选手都无缘体验波士顿马拉松,因为此项赛事对参赛资格有着严格的限制。而且由于赛道线路高低起伏,即使对于专业选手来说,在该项赛事中创出好成绩也绝非易事。迄今为止,尚未有任何一个男子运动员能够在该项赛事中创造当年度马拉松最好成绩就是作证之一。但正是由于有了这种高难度挑战,才大大增加了波士顿马拉松的魅力,以至于世界各国顶尖运动员都以在这个赛事中夺冠为荣。

每次波士顿马拉松比赛都是该城的一次全民集体参与的狂欢节,但正因为如此,一项原本为了体现体育精神的比赛成为了恐怖主义者的目标。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是一件发生于2013年4月15日北美东部时间下午的爆炸事件,发生地点位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科普里广场。事件总共有两枚炸弹爆炸,第一枚炸弹在美国东部时间2013年4月15日下午2时49分12秒于比赛终点线附近观众区引爆,第二枚炸弹随后在一家体育用品店引爆。此次爆炸共造成3人死亡,183人受伤,其中17人情况危急。

而整部影片的故事就开始于马克沃伯格饰演的警察桑德斯,在被内部降职处分后,奉命前往马拉松比赛现场维护治安。这里必须要说一说这位饰演男主角的好莱坞当红大叔。

其实他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波士顿当地人,1971年6月出生在波士顿多切斯特贫民区,作为家里老幺的他上有5个哥哥和3个姐姐。11岁时父母离异,14岁从学校辍学,沦为不良少年,经常做些不可言说的勾当,看上去这个无知少年的未来人生显然不是太乐观。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接下来开始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人生套路。

---为了谋生曾经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包括瓦工,甚至因几次违法而被判罪;

---后来独立组建Marky Mark andFunky Bunch乐队发行两张摇滚唱片并巡回演出。《人民的音乐》(Music for the People)和《你要相信》。其中单曲《完美摇摆》(Good Vibrations)赢得最佳舞曲,这首歌直至今天仍然很流行;

---1992年,他成为著名时装设计师凯文·克莱恩Calvin·Klein(CK)的内衣模特。摄影师赫伯里兹为他和超级名模凯特·摩丝在一起拍摄的几乎全裸的广告照片则令他备受争议的同时一炮走红,为日后的演艺发展铺平了道路;

---1992年之后马克·伯格开始投身电影业,但直到1997年才因主演了《不羁夜》而名声大噪(强烈推荐这部电影哦)。2000年的《惊涛骇浪》以及2001年的新版《猿人星球》让他正式成为巨星,接过了好莱坞新一代动作片男主角的旗帜,嗯,算是之一吧。2006年凭借《无间行者》获得第79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另外一部值得关注的影片是《孤独的幸存者 Lone Survivor》,当然如果你和我一样喜欢《泰迪熊Ted》,哈哈,恭喜你!至于迈克尔·贝的《变形金刚》系列,则说明他挑选剧本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有趣的是,一开始马克·伯格是拒绝出演这部《恐袭波士顿 Patriots Day》,直到仔细阅读剧本之后,态度才来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认为自己是出演该片的最佳人选。事实证明,这个结论还算靠谱。截止到目前为止,这部豆瓣评分8.2,IMDB评分7.4的电影是马克·伯格所有参演作品中的最佳成绩了。

很有趣的一点是在大波士顿地区,爱尔兰裔是该市最大的族裔集团,占人口总数的15.8%。同时,这种影响力之大甚至波及到了语言发音,拥有独特的不发r音的口音,称为新英格兰口音或波士顿口音,也有人干脆称之为波士顿英语。与此同时,哈佛大学(HARVARD)、麻省理工学院(MIT)、塔夫茨大学(TUFTS)、波士顿学院(BOSTON COLLEGE)、布兰迪斯大学(BRANDEIS)这五所私立顶级名校由于其蜚声海内外的精英教育,常年在美国大学US NEWS 综合排名中名列前茅,而被冠以“波士顿五大名校”。

这些点点滴滴的元素遍布全片,构成了波士顿独特的城市气质。而马克·伯格恰好是这座城市的最佳代言人,尤其是在这样一部弘扬爱国主义的美国主旋律电影中,这个原汁原味的当地人把波士顿那种身处困境之时,上下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天王老子也不怕的热血,坚韧,顽固渲染的淋漓尽致。

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是这座城市历史上最黑暗,最惨痛的回忆之一。

很多人会认为恐怖主义分子制造恐怖主义事件是为了尽可能多的杀伤目标,其实并不是。他们最主要的目的是在于于散布恐怖,制造恐慌,从而达到宣传其政治主张的效果,而并非具体杀死多少人。

让我们就以此案为例,略加分析。

时间:一年一度当地最盛大的体育盛事期间,各路媒体的赛事直播可以使得爆炸事件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转播,获得最好的宣传效果;

地点:马拉松比赛的终点处,那是人群最密集的地方,可以让恐怖主义气氛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武器:一个被放在高压锅内的自制炸弹,里面还塞满了铁钉和钢珠,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最后的统计结果来说,3人伤重不治,却有183人遭受不同程度的伤害,而由此带来的折磨和恐惧将会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伴随他们以及他们身边的人,这才是恐怖主义分子最想要的结果;

那么面对这样一种防不胜防,穷凶极恶的敌人,我们将如何面对?

个人认为这部电影,《恐袭波士顿 Patriots Day》,给出了现阶段最好的答案,同时也诠释了所谓的主旋律影片应该怎么拍。

自从911以后,美国国内面对类似的恐怖主义袭击威胁,普罗大众的心理其实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逐步转变过程,从一开始的惊慌失措,到后来的极度恐惧,以及随后的怒火中烧,奋起反击,在电影中都以一种管窥一豹的方式展现出来。

在影片结构上,导演采用了“纪录片+故事片”的形式,把当时的视频资料穿插在故事的逐步推进中,使得影片本身既具有了无可替代的真实感,又赋予了矛盾冲突加剧之后带来的强烈压迫感。另外,时间轴+字幕的叙事方式,配合多条人物线交叉展开,使得观众既可以从一个个微观的角度近距离观察罪犯,受害者,路人以及主角的心路历程,又可以从一个更高的位置俯瞰整个事件的推进,比如波士顿人民是如何在度过最初的慌乱之后,全城上下,齐心协力,在一百二十个小时之后就破获此案,比如美国政府是是如何应对此类突发事件,从而达到最快最有效的反应速度,又比如伊斯兰教极端主义是如何潜伏在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他们会以怎样的一种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诸如此类。

虽然片子的后半段,马克·伯格的主角光环略微强烈了一些,显得有点未卜先知,无所不能,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个人觉得倒是那些微不足道的配角,尤其是影片的最后十五分钟,完美诠释了什么是众志成城,其利断金。

一个遵守命令守护遇难者遗体直到最后一刻,尽忠职守的卫士;

一个马上就要退休,安度晚年,却不顾年老体衰,冲锋向前的老警察;

一个甫一出场,就气势逼人,词锋如刀,干净利落的女特工;

一个拎着把铁锤就要上前帮忙,见义勇为的好市民;

还有那个看上去有点内向木讷,但是危急时刻临危不惧,提供重要破案线索的华裔小哥;

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绿叶撑起了整部电影,使得这不是一部带着面具,充满说教口味,居高临下的宣传片,而是一部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感人至深的“主旋律”电影。

面对恐怖主义,最好的应对措施不是转身逃跑,也不是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而是勇敢的迎上去,干!就好像全片最给力的那句台词,This is our fucking city, Boston!

(0)

相关推荐

  • 马拉松比赛拍照可以,别真跑

    早上看到球王马拉多纳手术成功后不到一个月突发心脏骤停去世的新闻,太突然了. 这让我想到接下来的马拉松比赛. 普通人参加马拉松比赛拍照可以,别真跑完全程. 广州马拉松比赛每年差不多是12月举办,今年虽然 ...

  • 一部让人内牛满面的恐怖袭击纪录片

    最近看了两部关于2013年4月波士顿马拉松恐怖袭击事件的电影,同一个题材,一部纪录片,荡来的,一部剧情片,院线在放,重点推荐一下纪录片,鱼叔差点热泪. 纪录片叫<马拉松:爱国者日爆炸案>, ...

  • 自1985年之后第1位赢得波士顿马拉松的美国女性,她每天至少跑26公里,吃2次早餐

    自1985年之后第1位赢得波士顿马拉松的美国女性,她每天至少跑26公里,吃2次早餐

  • 什么才是战胜恐怖的力量?

    明天国内各大电影院线将上映美国电影<恐袭波士顿>.这部电影其实今年1月就在美国上映了,原名是<爱国者日>.美国马萨诸塞州把每年4月的第三个星期一确定为"爱国者日&qu ...

  • 一座城·一部电影·布加勒斯特

    1989年12月22日,发生了什么?   按照中国人的算法,这一天是冬至,冬至大如年,要吃饺子,吃汤团,吃羊肉.   不过这一天,地球上还是发生了一点不一样的事情.   这一天,深圳"锦绣中 ...

  • 一座城·一部电影·拉斯维加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国内突然流行起"丧"文化,种种标新立异的小确丧层出不穷.但是除去各种无利不起早的商家趁机兴风作浪之外,很多丧来丧去,丧个没完没了的把戏,大多可以用辛弃疾老人家的 ...

  • 一座城·一部电影·迷失东京

    东京,Tokyo,日本最大的城市,人口超过三千七百万,俨然已经成为超级城市的标志.高楼林立下车水马龙,灯红酒绿中纸醉金迷.银座,涩谷,六本木,上野,涩谷,新宿,每个耳熟能详的名字背后都有一个鲜明的标签 ...

  • 一座城·一部电影·极寒之城

    <极寒之城Atomic Blonde>是一部改编自安东尼·约翰斯顿(Antony Johnston)同名小说的动作片.冷战下东西对峙的柏林城内,由于一份至关重要的间谍名单遗失,从而引出美英 ...

  • 一座城·一部电影·安阳婴儿

    <安阳婴儿>是一部拍摄于2001年的电影,导演王超的第一部个人作品,并且凭借此片还拿到了第37届美国芝加哥影展国际影评人奖,不知道有多少人听说过这个电影节? 影片的故事结构很简单. 千年古 ...

  • 一座城·一部电影·在布鲁日

    对于国内引进的外文电影来说,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中文译名是一件非常有讲究的事情. 有的作品翻译的很好,比如<飘Gone with the wind>,<廊桥遗梦 The Bridges ...

  • 一座城·一部电影·早安,琅勃拉邦

    爱情最初美好的样子是怎样的?不妨看看这部老挝电影<早安,琅勃拉邦>. 说起来这部电影的全部拍摄周期虽然只有短短十三天,但是在老挝电影史上的地位却非同一般,因为这是该国历史上第一部剧情片. ...

  • 一座城·一部电影·铁西区

    第一次知道铁西区这个地名,是从这部纪录片开始的. 那还是在差不多十五年前.熟识的DVD小贩神秘兮兮的把我拉到一边,从一大堆不可言说的碟片下面翻出<铁西区>三碟装,压低声音急促的和我说,&q ...

  • 《恐袭波士顿》灾难从未与你无关,不经意间就在身边

    似乎每一天,都与昨天有些不一样,但与每一天相比,又都没什么特别.就像2013年4月15日的波士顿,有马拉松,有球赛,热闹的街道,喧哗的赛场,似乎每个人都沉浸于这些欢乐之中,度过生命中的又一天,直到一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