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皮紫釉——是妩媚的美!
茄皮紫釉瓷器”
茄皮紫釉高温颜色釉品种之一,又名“毡泡青釉”,明代景德镇窑所创。以锰为呈色剂的釉料中混入适量的碱,铁和钴起调色作用。经高温烧成,釉层坚硬,呈现一如茄皮般的深紫色,故名。茄皮紫釉:始烧成于明弘治朝景德镇窑,以清康熙朝制品为最好,并有浅、浓、老三种色调,以螭耳瓶,胆式瓶,盘口瓶等式样居多。茄皮紫釉虽然很厚,但没有开片纹,釉色均匀肥厚,乌亮泛紫,十分美观。茄皮紫釉瓷很少,故十分名贵。
茄皮紫釉创烧于明代早期,它是一种以氧化锰为呈色剂的高温釉,釉料中的铁、钴等其他金属元素则起调色作用。其釉色有深、浅之别,深者如熟透的黑紫色茄皮,常施于尊、罐、大盘、大碗等器上;浅者则似未熟的茄皮呈淡紫色,多施于小件盘、碗之上。
茄皮紫釉,是一种低温色釉,烧成温度800至850℃。清蓝浦《景德镇陶录》卷三载:“紫色釉,黑铅粉末加石子青、石末合成。”可知紫釉的主要着色剂应为锰,釉料中的铁、铅起调色作用。紫釉呈色有深浅茄皮紫、葡萄紫、玫瑰紫等色。茄皮紫釉器除素面无纹外,还有锥花器。唐英《陶成纪事》载:“一仿浇紫器皿,有素地、锥花两种。”
茄皮紫釉双龙赶珠纹碗
碗撇口,深斜曲腹,高圈足。内壁及外底施白釉,釉色滋润光洁,白中微微泛青,清澈典雅。裹足刮釉,圈足足端漏胎处可见胎色细腻洁白。外壁暗刻云龙赶珠纹,五爪龙神态威武,鳞须毕现,线条流畅,纹饰清晰,刻工精美。下腹部暗刻海水纹一周,圈足外壁饰以回纹,蕴含着'富贵不到头’和'福不到头’之意。碗底以青花书'大清道光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此碗可谓道光官窑的精致之作。
茄皮紫釉始烧于明代弘治时期,此时的茄皮紫釉釉质肥厚光润,紫中泛蓝,色彩绚丽。正德不见茄皮紫釉器。嘉靖时期,紫色可分深、浅二色,深者呈黑紫色,浅者色如未成熟的茄皮,清新淡雅。万历茄皮紫的烧造技术不及嘉靖,釉色淡紫而泛黑。清代顺治时的茄皮紫釉色泛蓝。康熙时的茄皮紫,釉色分浅、深、老三色。浅者鲜艳,主要为配合彩器使用。深者比一般茄皮紫色深,釉面发亮,多用于单色釉器。老者亦作配合三彩等器之用。釉色均匀无开片纹的为上等,虽有开片但片纹紧密者次之。雍正、乾隆时期,茄皮紫釉瓷器釉层肥厚,无开片纹,器型有瓶、罐、盘、碗等。
声明:本着传播收藏文化为宗旨,文源网络古董收藏,同行转载请注明藏友网编辑整理,藏友网的传播需要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