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渡舟五味药小方子,肝火没了、耳鸣停了、怒气消了

       在这里啊,我还是给你说个小医案吧。我总觉得,只有拿例子说话,讲故事,才能让读者朋友易于接受。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年70岁。
       有这么一次,源于儿女家庭琐事,他和人大吵一架。
       吵完之后,坏了,开始头疼。两侧头疼为甚。如果右手扶脑袋,头皮也跟着疼。
       与此同时啊,耳鸣不止、胸闷气短,说话前总要叹气。
       脑袋疼,耳边响,这人可受不了了。怎么办,赶紧就医。
       幸运的是,接待他的,恰是我国经方大师刘渡舟。
       刘师,生于1917年,卒于2001年,一生致力于对《伤寒论》的研究,是中国当代经方医学领域的集大成者。
       刻诊,见患者脉弦,叹气时作,舌面紫暗,舌苔白,血压高达194/94毫米汞柱。
       刘师没多想,立即给写了一张配伍。方见——
       夏枯草、益母草各10克,龙胆草3克,白芍10克,甘草6克。水煎服,分2次温服,每日一剂。
       结果如何?用药后,诸证大减。后来凭此方加减,血压降到170/90毫米汞柱。头痛、耳鸣等症几乎消失。
       这个小配伍啊,挺有名气的。老早年,我们国家有关部门,出了一套小集子,叫做“中华名医名方薪传”。刘师的这张配伍,就位列其中。这是调治气郁化火的一张配伍,很典型。
       其实啊,文中医案里头的患者,在现实生活中挺常见的。这类人呢,往往有点高血压,脾气比较急躁,遇事容易争吵。发怒以后啊,就头痛、头晕、耳鸣、迷糊,胸闷、气短。看脉象,往往弦脉。这说明什么啊?说明这个人本身有肝郁气滞的毛病。气郁日久则化火。肝火往上走, 气血郁滞于头部,所以就有上述症状。
       这个时候怎么办啊?刘师的这张配伍,给出了一套答案。其中的夏枯草,性味辛苦寒,入肝经和胆经。它善于清肝泻火、散结消肿。其中的龙胆草,很多人都知道,性味苦寒,入胆经和肝经,善于清热燥湿、泄肝胆之火。它对于肝火上炎所致的头痛、耳鸣、口苦、胁痛、目赤肿痛等,都有很好的作用。这两味药,负责往下降火。
       其中的益母草,能降泄、利尿、活血通经。你不是有气血郁滞于上吗?那好,用益母草给你通一通,往下降一降。
       白芍,柔肝、平肝、敛阴、止痛。它和甘草配合在一起,止痉止痛,改善头部症状。它配合夏枯草、龙胆草,增强平肝之效。
       这个就是基本意图。当然,在此基础上,有不同的加减。配牛膝,则阴火下行,配石决明,则平肝潜阳,配牡丹皮,则凉血,配钩藤,则平肝阳。配茯苓和泽泻,可以利水利湿。
       所以说,这配伍,是一个基本配伍,对原发性高血压,正属气郁化火上炎之人,比较合适。主要表现 ,就是我前面所说这些。
       我把这个写出来,供我的读者朋友参考吧。您要是觉得不错,不妨收藏起来,日后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借鉴应用。我相信,它的实践意义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在气郁化火上炎症候刚出来的时候,此法可以较为有效地改善症状,稳定血压。当然,必须是在中医师的科学指导下来应用。杏林同道,看到此文,希望您能有好好琢磨一下。这是刘师的经验方,挺有借鉴意义的。(文君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