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文是象形文字,英文是表音文字?
一般说文字的起源都是从远古人的岩画开始,这个远在3万年前就有了。这个时期的岩画都是人或物的肖像画,并不一定是为了传递某种信息,可能只是绘画者随便画画。
之后的岩画就明显不是随便画画了,因为出现了很多抽象画(简笔画)。一旦某些抽象画被大家频繁使用,然后被大家接受可以代表某一个物品时,这些抽象画就成了最初的文字。
最早的可考的文字出现在6000年前(4000 BC)的苏美尔文明(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现伊拉克)。苏美尔人创造了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经过不断简化和定型,慢慢演变成了书写的符号。苏美人把符号写在黏土板上(黏土晒干后永久保存下来),就是最早的苏美人的楔形文字。
光看上面这些楔形文字已经很难联想到原来对应的物品了。人们开始逐渐把这些符号和发音联系起来,并用这套发音系统表达更多的新词。比如“国家”这个词,如果发音是matu,就可以用这几个符号来表示:
这样就可以用一套符号系统来表达很多词。
同一时期古埃及也出现了象形文字。到了公元1500年前(1500 BC),地中海区域的腓尼基人在苏美尔人和古埃及人的基础上发展了一套符号系统,有22个符号。古希腊人又借用这个系统发展了自己的符号系统,包含元音和辅音。古希腊字母又被罗马人演变成了拉丁文,这就是西方文字的起源。
而古代中国的文字似乎只走到了文字发展的第二步,产生了象形文字(符号代表物品),而没有走“符号代表发音——发音系统组成新的文字”,所谓的“表音文字”这一步。原因没人清楚。而事实上,用符号代表物品比较容易想到。而把符号抽象为一组音节,用来组合成任何单词的发音,本身就是一件很抽象的事情。真正创造这个的是神秘的苏美尔人,其他古埃及人、腓尼基人、古希腊人、罗马人都是借用了这个系统。中国可能是离这个系统太远了,等接触到这个文字系统的时候,自己的文字已经根深蒂固,很难改了。其实中文也有形声字,不知道是不是后来借鉴了表音文字的系统而产生的。
表音文字的简便性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很方便地把口语转化为文字,你只要懂音标,就能把口语转录为文字,如上文的例子matu,你只要知道那套符号系统,知道ma,a,tu分别对应的符号,就能把matu写下来。学习表音文字也相对容易,只要知道符号系统,看到文字即使不知道意思也能念出来。因此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包括很后来才形成自己文字的地区,都借用了表音文字的系统。
事实上,中国人在民国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问题:西方拼音文字只要会说就会写,故国民识字率很高,而汉字不是会说就会写,所以一般人学习汉字很难。中国的一批知识分子开始要求对汉字进行改革,甚至要废除方块字,改用字母文字。改革呼声在五四时期达到高潮,鲁迅甚至一度发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呐喊。
汉语拼音出现后,大大方便和加快了中国人的识字速度。1930年代拼音在解放区广泛推行,许多当地农民学会了这套拼音文字后,都能用它写信、读拼音报。一般农民15 到20 个小时就能掌握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识字,100 个小时就能识字1500 个。而一般人只要认识5000个汉字就足以应付大部分阅读了。
但是如果中文也改成表音文字会有很多问题。中国存在很多方言,如果也用表音文字,那么各个方言里同样的物品对应的发音和符号都会不一样,就会无法交流。事实上,中国的简体字有点类似于阿拉伯字母的符号。比如阿拉伯字母5,全世界的发音都不一样,但是全世界都知道它代表的意思。中文也是如此,“米”这个字的发音方言有很多种,但写法只有一种,大家还能通过写或者说普通话来交流。
日语受中文影响很深,日语中的很多名词是借用了中文,因此这部分是类似中文象形文字的系统。但是日语的动词是类似西方有各种形态的(第三人称、时态等等),而且日语有很多外来词,因此这部分借用了西方表音文字的系统。
韩语其实是一种表音文字。创造朝鲜文之前,朝鲜人是用汉字记录的。直到公元1446年,朝鲜王才用表音系统创造了朝鲜文,现在发展为有14个辅音和10个元音。辅音用比较大的方块组合,元音用各种长短线组合。元音和辅音共同组成单词。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英语发展到现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现在的英文拼写还停留在15世纪时期的英文(印刷术出现后拼写很少变化),而口语发音已经变了很多,导致很多单词的发音和拼写对应不上(比如debt这个单词,中间的b是不发音的,这就很容易引起写错或者读错),学者们抱怨这个导致孩子学拼写变得困难,呼吁一场“拼写改革”。而汉字由于字数众多,反而相对字母文字具有更高的输入和阅读效率。
了解这段历史,对我们学习语言还是有帮助的。比如学习英文不能光看,一定要注意听和说,因为英文发音和拼写是对应的。而中文识字一定要先学拼音,这样学习效率就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