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帆视点】星汉:叙事用韵,步武先贤

【云帆视点】

叙事用韵,步武先贤

作者:星汉

作者简介

星 汉,姓王,字浩之,1947年5月生,山东省东阿县人。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华诗词学会发起人之一,第二届、第三届副会长,现为顾问;新疆诗词学会创建者之一,现为会长。出版著作有《清代西域诗研究》《天山东望集》等二十馀种。

叙事用韵,步武先贤

作者:星汉

笔者发现,某些诗友的古体诗,特别是较长的叙事诗,用韵过于宽泛,且用韵外的奇数句的平仄不甚讲究。本文就此,略陈浅见。一孔之见,未必是一得之见,还请方家不吝指正。
笔者以为,当今作诗填词必须严格用韵。押韵必须有依据,要么用平水韵,要么用《中华通韵》,因为这是“国标”。《词林正韵》和平水韵一脉相承,因此也可以看作“国标”。在《中华通韵》正式发布之前,笔者作诗填词一直用平水韵和《词林正韵》,除了“习惯成自然”外,再就是《中华通韵》发布之前的各种新韵韵书、韵表都是民间组织操作或是个人行为,缺少权威性。
无论诗、词,在今天都不宜用方言押韵。一般说来,作诗填词的人,都希望自己的作品流传越广越好。以方言押韵,也只是使用这个方言的人读起来美听,那毕竟只是使用汉语人的一部分,其弊病显而易见。
有些领袖人物,在艰苦奋斗的岁月里,没有韵书,在马背上作诗填词,用方言押韵,倒是情有可原。今天再用方言押韵,就大可不必。
叙事诗就是用诗句讲故事的诗。因为要讲故事,叙事诗往往篇幅较长。叙事诗不一定都是古体诗,但是诗要“叙事”,当以篇幅不受限制的古体诗为宜。
中国古代叙事诗滥觞于《诗经》,三百年后的楚辞,扩充了篇幅,初备叙事诗的艺术特征,汉魏时期叙事诗完成了人物形象的描摹和性格心理的刻画,产生了《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和《木兰诗》继往开来的名篇。
诗词为什么要押韵,可以说出很多道理,最主要的只有两个字:好听。一句一韵,就等于没有押韵。笔者对于前人古诗中的一句一韵,总怀疑其有误。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这种一句一韵的情况颇多。如“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诸句中的“篌”“书”二字,一句一韵,殊不可解。一个“书”字作为韵字,夹在中间,实在不论不类。《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通常根据《玉台新咏》所载“小序”,认为是汉末之作。民间乐府本为集体创作,在流传中总会经过不断的修改,其用韵亦复如是。中国最早的韵书是三国时期李登编著的《声类》和晋代吕静编著的《韵集》,但这两书早已亡佚。因此,对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的用韵无从考稽。笔者尚不知音韵学家们如何解释。
语音总是有继承性的。倘从后来的《广韵》对照,笔者愿别置一喙。以上数句中,“衣”,《广韵》于希切,平微;“诗”,《广韵》书之切,平之;“书”,《广韵》伤鱼切,平鱼;“悲”,《广韵》书之切,平之;“移”,《广韵》弋支切,平支。因此,笔者以为,“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当是传抄误写。应作“十五弹箜篌,十六诵《书》《诗》”,如此,流畅美听。诗,指《诗经》;书,指《尚书》。
后来文人的独立创作的叙事诗,用韵更有规律。杜甫《石壕吏》人们都耳熟能详。全诗是: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其中三四句,中学语文课本均作“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全唐诗》卷217,作“老妇出门看”,双行注为:“一作看门,一作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唐诗选》,在《石壕吏》此处注为:“'看’,寒韵,与'村’(元韵)、'人’(真韵)在古诗里是通叶的。又作'出看门’、 '出门首’、'出门守’等(详见毛奇龄《西河诗话》卷七、施闰章《愚山别集》卷二),似仍以'出门看’为优。”社科院本,此注释所谓“在古诗里是通叶的”,当是臆测。唐人作诗应用成书于隋文帝仁寿元年的《切韵》,或是经过增修的《唐韵》。《唐韵》虽是私人著述,却带有官书性质。《切韵》《唐韵》二书亡佚。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陈彭年等人奉诏作《广韵》。《广韵》继承了《切韵》、《唐韵》的音系。请看:
村,《广韵》此尊切,平魂。人,《广韵》如邻切,平真。看,《广韵》苦旰切,去翰。门,《广韵》莫奔切,平魂。
在“以视线接触人或事物”这个义项上,“看”是去声。在老杜诗里,去声的“看”是不可能和平声的“村”“人”押韵的。即便是把“看”(《广韵》苦寒切)用作平声,笔者尚未见唐诗中有《广韵》中“真第十七”与“寒第二十五”押韵的例证。
看来此处“老妇出看门”才是原文。马茂元《唐诗选》作“老妇出看门”,霍松林等编《唐诗精品》亦作“老妇出看门”。看来均是考虑到押韵的合理性,选择了“看门”。
倘如此,那么《石壕吏》这首叙事诗,在用韵上凡六组。每组之中一、二、四三句押韵。如果单就形式来看,每组颇类古绝句。
我们看看《木兰诗》的用韵情况: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这首诗的起韵为仄声,其后偶数句全为仄声,奇数句全是平声。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以上8句为一韵,偶数句子全是平声,奇数句子3句用仄声,一句用平声。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以上6句为一韵,换韵处和偶数句,全是平声,奇数句全为仄声。
《木兰诗》全诗62句,凡6换韵,偶数句押韵处与前一句奇数句(首句和转韵例外)平仄相反者18句。也就说,占了绝大多数。
唐诗受崇实尚俗文学思潮影响,叙事诗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长足发展。杜甫、白居易、元稹、李绅、刘禹锡、柳宗元、韩愈、杜牧、韦庄等人,均有名篇传世。在用韵上,受到律诗的影响,诗人们更加自觉地把偶数用韵的句子和奇数不入韵的句子,在平仄上加以区别。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那就是50句,全部押入声韵,但是奇数句子30句平声,当是老杜有意为之。韦庄的《秦妇吟》全诗200多句,更是注意用韵的句子和不入韵的句子在平仄上的区别。
偶数用韵的句子和奇数不入韵的句子,在平仄上加以区别,后人的叙事诗更趋精致。如王安石《明妃曲》(其一)是这样写的: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诗中有明妃初出汉宫,君王回宫,明妃入塞,家人传书的情节,当然是在叙事。如果读者不理会“君不见”这种乐府中常用的夸语,可以将此诗分解成四首七言绝句。还能看出除了“咫尺长门闭阿娇”外,其余句子的形式都能在律诗里出现。每换一次韵,即是一个情节的完成。平声韵的一组,第三句末字必是仄声;仄声韵的一组,第三句末字必是平声。每一组的用韵,平仄交替使用。这当是王安石受到律诗的影响,有意而为之。
这种诗作,在朗诵的时候,肯定好听。当今创作古体诗叙事,似可效法。
清代的叙事诗,吴伟业的《圆圆曲》最为著名。全诗过长,兹不录。全诗凡15换韵。或四句、或六句,或八句。换韵的第一韵,后面跟着全是这个韵目或是韵部的字。平声韵处,除首句外,奇数句全是仄声;仄声韵处,除首句外,全是平声。很有规律。这里要说明的是,此诗的第10次换韵,韵脚是“进”“定”“印”“乘”“镜”五字。吴伟业,太仓人。以今日普通话而论,前后鼻音不分,乃在意料中之中。《圆圆曲》为歌行体,歌行体用韵相对自由。此诗用韵即在后来的《词林正韵》内。既然是“曲”,理论上就是让人唱的,和宋词还有曲调的时候是一样的。以宋词而论,地不分南北,人无论男女,地位不管高低,词风兼及婉约、豪放,都有今天看来前后鼻音不分的现象存在。前后鼻音韵字通押的现象,元曲中也存在。杂剧有,散曲也有,用韵的情况也超出了周德清《中原音韵》的范围。兹不举例。倘如是,吴伟业《圆圆曲》这一组诗的用韵,也就可以“原谅”吧!
步武前贤,笔者在叙事诗的押韵方面,颇为谨慎。《癸巳春千佛洞见为小童驱鬼事,感赋》一诗是这样写的:

吉木萨尔西,山势连不断。一岗高而平,野塔脏又乱。巫婆黑且肥,手持铃铛串。豪车城里来,威风杂傲慢。车主仰油头,太太露粉面。自称级别高,做官非本县。小儿方四龄,今年染病患。夜间话尤多,白日特捣蛋。母子蒙红绸,巫婆施手段。闭目头频摇,咒语口中念。铃声满虚空,神水喷弥漫。夫妻甚虔诚,磕头如捣蒜。冥纸冲天烧,火焰掠荒甸。孩童已受惊,依人全身颤。从此一生中,心理难康健。闻道请大神,花钱须过万。台上讲话时,此举谁曾见?雪山荡回声,是我发浩叹。

栾睿教授《星汉〈东天山诗稿〉述评》(载《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一文评论此诗的用韵:“此诗在形式上,星汉极费心思。全诗凡34句,用仄声韵,一韵到底;但是奇数句子收尾处,全用平声字。”
笔者《移摩古道行》,四句一换韵,平韵、仄韵交替使用。用平韵时,第三句为仄声;用仄韵时,第三句为平声。没有例外。笔者另外一首叙事古诗《携研究生游怪石山》,栾睿教授在同一篇文章《星汉〈东天山诗稿〉述评》里,作了评论:
我们不难发现,这首诗6个段落,用韵颇有规律,每个段落6句,句句押韵。每个段落之间的用韵,又是平仄互换。最后一个段落又是仄声韵的入声韵,且全在平水韵“十药”之内。每一段落犹如“柏梁体”,但是又只有6句。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每三句一换韵,文学史视为变调,此诗却是岑诗的倍数。节奏急切有力,别具一格。
《移摩古道行》和《车师古道行》,都曾侥幸获中华诗词学会举办的第三届和第四届“华夏诗词奖”的一等奖。我想这两首的用韵,大概在获奖时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笔者提到本人的古体叙事诗,文字过长,本文无法全部引用。《路石集·星汉卷》均载,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笔者可以负责任地说,所作古体诗多为叙事诗,除上文提到的数篇,还有《渼陂行,同仙侣同舟诗会诸诗友》《天山日光城浴雨》《登环县西山文昌阁》《土豆吟》等,在用韵上,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在有些诗友看来,可能有些拘泥。星汉是以此来表示用韵的主张,此文纵有老王卖瓜之嫌,也顾不得了。

声明

本文由新疆诗词学会选送,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赞赏不返还作者,部分图片转自网络,仅为欣赏、交流、分享使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版权人有异议,请联系编辑删除。

【重磅】云帆 || 2021金秋·庐山名家笔会

【云帆诗友会】微刊投稿须知

参看往期精彩:

【云帆·2021】父亲节 诗词大会

【云帆辛丑端午诗会】云帆诗会总第472期

【云帆】2021 母亲节诗词大会

【云帆】青春诗会 || 2021

【云帆】2021 女神节诗词大会

【年度盛典】云帆·辛丑迎春大团拜

【云帆】庚子重阳节诗词大会

今月曾经照古人 || 云帆·庚子中秋节诗词大会

【云帆】庚子·七夕诗词大会

【云帆】2020·父亲节诗词大会

2020·云帆女神诗词大会

【云帆】2020·母亲节诗词大会

【云帆】2020 || 迎新诗词大会

【年度盛典】云帆·庚子迎春大团拜

【年度盛典】云帆己亥迎春大团拜暨平台创建三周年特辑

首届“云帆诗友历年佳作评选活动”获奖作品公示

【诗事快讯】云帆诗友会2019年会在庐山召开

己亥金秋·云帆庐山年会雅集(一)

己亥金秋·云帆庐山年会雅集(二)

己亥深秋·云帆庐山年会雅集(三)

己亥暮春·云帆庐山工作室雅集

已无峰可仰   且喜道能居 ——匡庐仰止八家吟

打开如下接,可赏读星汉先生更多精彩作品:

【云帆头条】星汉 沁园春词选

【云帆视点】星汉:王亚平西域诗浅说

【云帆头条】星汉:庭州韵语

【当代诗人咏春天·第三季】星汉 卷

【云帆视点】星 汉:诗词创作,要有自信

【云帆头条】星汉:齐楚合纵吟

【当代诗人咏冬天】星汉 卷

【云帆视点】星 汉:高考应有创作传统诗的题目

舞旋霜叶落,歌起白云流 || 星汉:江油行吟

极目楚天舒 || 星汉:庚子仲秋鄂州行吟

【诗视点】星汉:我说《中华通韵》

【云帆头条】星汉 || 历年所作沁园春词

【云帆头条】星汉 || 东坡去后吟

【头条名家】星汉丁酉七律选

星汉 || 九寨沟诗词

星汉:岁月送君回两宋,山河许我到三吴

冯仲平:纵横古今,蕴藉遥深——简评星汉诗三首

【云帆名家】星汉:丁酉五律选编

【云帆名家】星汉:丁酉绝句选编

星汉:但得心胸皆剔透,高低都是好风光

【诗词名家】星汉·大风歌后题诗客,我在玉关西更西

【诗词名家】星汉·火烧山上红霞落,是我登临手一挥

【首发频道】星汉·风云借我三千里,更向心头筑石城

【名家诗论】星汉·从一首新作谈诗词创作的感受

【大观园】“自是一家”说是非

【云帆名家】星汉:丁酉绝句选编

【首发】星汉词选:老去骨犹硬,能握笔如椽

【云帆名家】星 汉·南辕北辙吟

【云帆名家】星 汉·垂柳迎风频蘸水,多情代我写春光

【云帆视点】星 汉·我说诗词热

【诗词名家】星汉·竹隐唐诗摇白日,风生古曲下青云

【云帆头条】星汉 || 达坂城小唱

【云帆视点】星  汉:诗品未必尽如人品

云帆团队

顾问(以接受邀请时间先后为序)

熊东遨 熊盛元 杨逸明 李树喜 钟振振 周啸天 邓世广 张海鸥 周燕婷 星汉 江岚 抱朴书生 方伟 丁欣 段维 林峰(香港) 胡迎建 魏新河 陈仁德 刘能英 南广勋 马建勋 周达 杨子怡 王玉明 凌泽欣 唐双宁 黄友富

法律顾问

李清安

策划(排名不分先后)

南国风笛 罗琦 扈超峰 李军 何其三 李静 韦树定 邢涛涛 韩保汇 小乙

诗教

阿朱 段维

外联(排名不分先后)

吴瑾 静如 左启顺 袁晓宏 陈兴 孙文 曹江宁 非也

编审(以年齿为序)

安全东 崔德煌 半隐庐 抱朴书生 宋善岭 萧雨涵 郎晓梅 崔杏花 唐颢宇

美编

张小红 牛应萍

收稿

牛应萍 木兮 邹志洪 雷彦 赵文涵 翰墨童 可观

执行主编

璐雨诗

云帆诗友·个人专辑集结号(不断添加中)☟

熊东遨  杨逸明 范诗银 李树喜 周笃文 陈永正 刘梦芙

熊盛元 钟振振 胡迎建 魏新河周燕婷 郑欣淼 钱志熙

方伟 林峰 高昌 段维 丁欣 江岚金水 星汉 苏俊 无名

刘庆霖 刘能英 陈仁德 邓世广 蔡世平  张海鸥赵京战

萧雨涵 王蛰堪 半隐庐 崔德煌 崔杏花 唐颢宇 韦散木

抱朴书生 沈华维苏些雩 张红果 武立胜  徐晋如屈杰

潘泓 李子 阿朱 金锐 天许 深南 谢郎 罗伟 崔鲲 千山

周啸天 包德珍廖国华 姚泉名 刘道平 郎晓梅 李葆国

安全东 何其三 孟依依 何智勇 吴化勇 萧剑勇 渠大白

唐双宁 张智深 陈逸卿 戴霖军 徐中美 李兴来 李宗原

宋彩霞冉长春 林丫头 凌泽欣 耿立东 师红儒廖海洋

杨强 雍平 鉴水 燕河 曹辉 曹阳 何静 吴瑾宁静 赵英

莫真宝 李伟亮王纪波 王海亮 莫雨涵倾一阁 黄飞鹏

王玉明 何永沂 张家安 张晓虹 孔繁宇 王守仁 周泽安

汪冬霖赵秀敏 曾俊甫 王连生 王超群 冯仲平 李增山

闫震 何革 李静 月白 楚成 慕白郭七 郑杰 张栋 何强

楚家冲陈思明邢涛涛  黄友富 程运钦 李荣聪 陈晓敏

杨子怡 陈楚明 李俊儒 楼立剑 徐俊丽孔祥庚 马旭升

唐云龙 陆玉梅 刘曙光 杨森翔 国印周赵义山 张银华

马建勋 祁丽岩周维芳  韩倚云 郭定乾 姚晓明东阁茶

刘泽宇 董学增 扈超峰 张明新 林看云 胡文汉 刘南陔

史外外史 观棋不语 落雪听禅 眭谦晋风 胡晓明曾真

梦烟霏 杨春杰 汪良忠 刘英明  李梦痴 白秀萍 许洁华

倪昌盛 张芳君 李昊宸 马峥嵘 周路平 蔡红柳 曹树友

杨新跃 韩保汇 蒋世鸿 王善同 张庆辉 邓荣森 曹继梅

楚凌岚 时玉维黄爱和 刘希波 查筱英 左启顺 张建章

风清 孙文 尤悠 梅庐 龙佩 匡晖姜彬  黄莽 小雨枫叶

染清尘 朱思丞 戴爱琴 彭中文 王映锦 邓寿康 沈鉴宇

南广勋 胡水莲华慧娟 侯兴黉 海天风 马建华 张力夫

张海燕 杨勇民 夜轻寒风马驴 郑晓京杨景乔 王柳华

黄金辉 陈志文 冯恩泽 程良宝 熊华禄 周吉潭孙临清

南风 非也 木樨 玉蟾 何鹤曹谦 潘松桐荫安儿 月儿

王海娜 毛谷风 程裕祯 李如意 蒋有亮 哈声礼陈雅国

周学锋 周向东 严锦尧 蒋昌典刘太品 杨益安 傅筱萍

巴晓芳柳金虎 汪时健 郭亚军 李正安 陶永德王惠玲

孙才张奕 雨虹 老胡文裳陈越 刘燕晓梦眉卿 王琼

傅占魁 褚宝增 邵天柱 冷迎春 刘红霞 段兴朝 孔祥金

辜学超 朱泽民 陈少聪 晏水珍 王惠玲 邬小香 刘秦文

顾青翎 王瀚林 苏小隐 武建东燕雁无心 天然 泰然

梦欣文弱 卢星马征张琳 樊令 大凡高寒 郑毅 于勇

王悦笛 翁寒春 杨名忠熊天锡 黄启深 詹三霞 李晓明

潘乐乐 江合友 郭宝国 阮莉萍雷海基 张正清 刘金平

王永江 沈尘色 程章灿许建军 涂宏飞 姚从新 王红娟

李海彪 张彦彬 刘清天周逢俊 钟子邦 张岩山 张伯晋

张和平 胡平贵横道子 陈麦岐 陈显赫 闫双时 杨宝翔

李清安余秀玲 罗小娟 李瑞河黄小遐 洪君默 宋晓光

陈少平 林志雄康永恒 吴汉林何乃政 诗影同春 郁犁

周达 潜斋南风 杨敏 樵风 田茂李兵 梁风 刘军 周晶

静如瘦竹玲珑 吴楠苏燕 文森 秦凤苏声 秋宝 周秦

范义坤 布凤华金嗣水 李云桦 杨世龙 王继权 牛应萍

谢少承 梁二白 叶兆辉 蒋永桢方跃明 张金英 陈金如

唐龙 胥奇 张洋 天放静云、微灯武斌 张雷 土土 小乙

安洪波 朱宁 玉启 蒿峰 鹿红丽 章剑钧 曹淑贞 曾继全

张青云 高语含 毛薆松 狐公子 紫菩提 卢金伟 袁绍藻

成文生 杨立新 赵清莆 梅玮峰 陈秋莲 魏丹 相看不厌

郑力 王一舸 六也 饶惠熙 韩开景 王惠维 曹国祥 吴容

胡长虹 向咏梅梅凤云 蒋继辉 张颖娟 石晓玲 邱晓林

蒙显鹏 崔秀春 高志文雨季 王聪颖 王改正 卓玉郎 

陈竹松 于虹霞 阙东明 徐吉鸿 吴长龄 周继舟 张建中

宋善岭 慧质兰心 芳芳 丰云 胡彭 紫筠 左云 戴庆生 

李文朝 吴洪滨 庄辉 健 李红星 刘正中 周红平 刘刚 

王国钦 云裳 青石 阿岑 祁连雪 方建飞 朱昌元 赵瑞松 

吴硕贤邢建建 储昭时 郑登平向志平 史耀华 陈金梅

马斗全 高朝先 何阳义 钟庸庸 肖芳珠 廖润昌 张幼鸣

卢冷夫 王少刚 郑安 楚雪 谢南容 王啸林 严秋林 秋词

张伟新 郭顺敏 蔡雨红 金越 程志远 卢竞芳 光头阿来

归樵 韩夫子 邓玉柱 郭子华 岳贵春 汪俊辉 杨树林

陈海洋 马星慧 周佐福 拾雨斋 徐中秋 李轶贤 周磊

石厉 詹强 文曦 高友群 曹新频 小鹿哟哟 虎岩三少

周坚桥 楚白起 陈姝棠 郑小粤 吴文彦田成才 李歌甫

周文彰 孙和平 郭羊成 刘文 陈静 鲍海涛 毛瑞花 鸿雁

刘鲁宁 张志坚 龚晴宜 冰心无尘 翟向杰 牛能 赵秋凯

黄海涛 叶永新 白发科 王海燕 张小红 璐雨诗 曹初阳

【云帆视点】

星汉:叙事用韵,步武先贤

收稿:天风海雨;编辑:璐雨诗

本专辑由云帆诗友会独家呈献,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