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高质量提问的初级生成/统编四上第二单元/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教学启示备忘录

经历了漫长的文本解读自我训练后,意识到要让孩子深度走进文本世界,更应该想方设法地把课慢下来。首先,把课慢下来基于文本解读。把握文本的特质而决定学习的慢快,长文短文、散文小说,都有着其文字的体裁温度与速度。其次,把课慢下来要基于班级学情。不断接手新班级,在回归文本的阅读能力上有所不足,其中比较严重的是学习依赖性较强。把课慢下来,也是儿童阅读慢的特点所决定的。很多时候,孩子可能已经会背诵课文了,但是依旧不明白其中意思,又因此而说明了学生读懂一篇课文,需要不断回归文本。回归文本需要有效的推力,其中之一便在于提问。提问的质量决定回归文本的深度,这是思维形式的基本特征,是阅读过程的基本形式,也是学习品质保障的关键。

提问包含教与学的双方。教师的提问不可少,它是推动和把脉方向的关键,所有语文教师都在积极学会有效提问,高质量提问以及有思维触动的提问,以保障符合当前格局人才需求的语文素养。但教师提问多的弊病也有,学生会不断处于被动回归文本的学习状态,依赖性学情问题日积月累便产生学习惰性。事实上,当今高信息化时代,知识唾手可得,会阅读、会理解、会梳理、会判断的语文素养需求在不断提高。在优化教师提问作为学习辅助的前提下,呈现学生原生提问,引导学生理解提问,关注学生感受提问,在课堂中完全展现“原生到学会”的学习过程,是学会学习的有效手段。

在学习统编四上册第二单元《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时,通过交给学生充分的课堂话语权,让学生提出原生状态的提问,借助电子导图对所有提问作呈现,学生对这些提问经由色彩梳理,明确每个提问的指向,理解提问的价值,分析、分享提问的思维,从而理解和学会提问,这是一个从呈现到看见,从看见到梳理,从梳理到辨析,继而最后到达学会提问的深度学习过程。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1、  出示课题,学生对课题自由提问。

2、  电子导图记录:

  1. 为什么是一个豆荚?

  2. 这是什么豆?

  3. 为什么豆荚里是五粒豆?

  4. ……略

3、  梳理问题提示:题目上看,会写什么内容?

经过一轮自由提问,学生的所有原生提问被呈现,孩子的问题五花八门,唯独缺少了对于课题的语文敏感性。课题是全文内容的精炼,是写什么的浓缩,是点睛之笔,学生对于课题的提问,呈现的是语文敏感性,学生看到自己的问题被呈现在电子导图上,进行一轮自我比对后,自己发现了自己提问存在的问题。接着,学生统一认识到,在这个题目中的提问,最需要意识到,应该是怎么写这五粒豆。

4、  出示作者安徒生简介,学生继续对课题自由提问。

5、  电子导图记录

A.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会不会说话?

B.这五粒豆能够干什么事情?

C.五粒豆都要有作用,还是一粒豆比其他豆有价值?

D.五粒豆是什么颜色的?是不是一样的?

E.  略……

6、  一个作者有一个作者的特点,出示作者后的自由提问,则针对性更加明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到了一个童话作家的眼里,可能就会有个童话故事,童话故事则有着童话叙述的特点。如果到了吴承恩笔下,这五粒豆可能要去打妖怪救出唐僧,有着浪漫主义神话的特点。学生们提出的新问题,针对了作家安徒生的显著特点,提问有了针对性、方向性,这是进步,值得表扬。

相对于提出问题,找答案其实更简单。答案几乎都能够在反复阅读中寻找到,而提问要经过综合素养的共同参与。可以看到孩子原生的提问,有些是无用的,有些是有用的,有些是针对表层的,有些是深入骨髓的,还有些问题,根本没有答案,更有些问题需要经过反复的思考反复的阅读共同讨论,这些提问就促进了学习的生成。用电子导图完全呈现孩子的所有原生问题,孩子有了话语权,其学情得到充分体现,学生看到了自己提问的问题,在与同伴的比对中,看到提问的思考过程,这个学习的体现是有价值的。

在提问的学习过程中,首先用电子导图完全呈现孩子的所有原生问题,使其成为学生做好比对、分析、梳理的呈现平台,孩子在思维梳理与分析与比对中去理解提问的一般意义,则有可能获得在学习如何提问的深度理解与高度进步。所以,孩子们在这个单元中还将继续研究学习如何提问,其前提是必须保障所有孩子的提问权,作原生问题的有效展现,只有呈现了原生状态,新的理解产生就更有价值,它要优于教师的直接灌输,用学生的思维去梳理、整合、辨析,提问的进一步品质提升获得了来自于学生的力量。

END

载上孩子,骑上课本,共同自由前行!
满载收获,载满心情,看尽繁华盛景!
学习路上,一二酸楚,笔录百味心情!
翻翻过往,咀嚼回忆,人生无处不赢!

随卞说说,不求质量,随想随记!

欢迎分享!欢迎批评!

召集国内外小学语文界思维导图草根研究者;

汇聚小学语文课中运用思维导图的观点、策略、成果;

优化小学语文教与学的实践方式;

践行简约、快乐的“语用”课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