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代帝师”朱益藩书法
清“末代帝师”朱益藩书《洛神赋册》等
朱益藩书《洛神赋册》 朱益藩临褚遂良《倪宽赞》 朱益藩临黄庭坚书 朱益藩行书八言对联笺本 朱益藩(1861-1937),字艾卿,号定园,益浚弟,江西莲花人。光绪庚寅翰林,官至湖南正主考,陕西学政,上书房师傅,考试留学生阅卷大臣。曾任北京大学第三任校长、著名书法家。 朱益藩四岁就在他父亲朱之杰的指导下识字并习作大字,受到过严格的馆阁体书法的训练。早年学习欧、柳、赵诸家。中年兼师李北海、米襄阳等。朱益藩入值南书房时即以擅长书法闻名,经常承代御笔书写匾额、春牌、福、寿字等。居京期间,得以观览内府所藏大量的古代碑贴及名家手迹,并同当时的王公大臣交往过程,开扩了眼界,书艺有了很大的提高。加上他重视通过临摹承继前人的书学成就,习字勤奋,博取众家之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朱益藩受晚清学者、士人倡导碑学的影响,书法到了近代逐渐走上了碑帖兼容的道路。但这一结合却是在不断探索中完成的。一方面,许多学者长期受到“馆阁体”的束缚,尚不能放开手脚另立新的面目;另一方面,他们又受到了尊碑风气的熏染,有一种突破前人藩篱的冲动。这就自然而然地在他们的书法创作中体现出来。 朱益藩七十寿辰的时候,溥仪给他的寿诗中就有“善书健腕犹飞白,旨酒温颜自渥丹”的句子,对他的书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可以肯定的说,他是当时宫廷书法家中的最出色的一位。
朱益藩的字用笔妍丽遒劲,雍容冲和,宁静淡雅,法度严谨,充满文人气质和唯美主义的倾向。他和刘春霖等人固守着馆阁体的最后一块阵地,宫墙的外面,书法已经是碑学的天下了。书法的历史无情的走到了后科举时代,悲剧已经不可避免,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书法史上有一个朱益藩,尽管书法给他的生前带来别人难以想象的荣耀。在现代人的视野里,他书法的线条是那样的纤弱,单薄,但字里行间还是有着淡淡的诗意。是感伤的诗意?还是怅惘的诗意呢?可能只有他自己能读懂,他是那个时代最后的诗意、最后的一曲挽歌。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