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在众多的文章中汲取营养。以我之见,通篇文章能够有一句话对自己有用,能够让自己记住就算是好的了。看此文用
分
秒,分享朋友圈只需3秒!
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渊源深厚,以意领气、以气催形,追求天人合一,崇尚整体和谐。长期修炼太极拳,能从中感悟出超乎拳的哲理,进而潜移默化地提升人生修为。本文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思想,用以下太极拳动作要领剖析太极拳与个人修养的关系。太极拳修炼与个人修养
正松——塑造谦和中正的君子品格。
正、松是练好太极拳的筑基法门。“正”是为了“松”,“松”是为了“通”,气通则劲整。“正”包含重心对正、骨节对正、气路对正、劲路对正四个层面的含义。“正”取决于体内骨骼排布的空间结构,即骨架子。骨是承载身体重量的硬质支撑。“松”包含肌肉放松、内脏放松、关节放松、精神放松四个层面的含义。正、松是塑造君子品格的铺路基石。习练者时时反观自查,每每感受“正松”的妙境,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自己做个正人君子。君子人格要求做人正派,处事公正,光明正大,正理平治,养浩然正气,行正道坦途。所以,太极文化暗合君子养成之道。
有舍有得——抵达乐于奉献的人生境界。
练太极拳套路时要“舍”。舍弃身上的僵劲,让自己变得“羸弱”;舍掉先前所学,让自己变得“无知”;舍掉过往积累,时常为己“清零”。从零开始,怀着虔诚之心练拳。日积月累,运柔成刚。练太极拳推手时也要“舍”。舍己从人,引进落空,沾黏连随,随屈就伸。我们通过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能体会到太极拳舍与得的关系。先把身法调整端正,平心静气,然后长舒一口气(把一切烦心事全都放下),如释重负般地放松自己,会感到胸腔膈肌下降,心气沿着骨骼顺流下去,松沉渗入大地深处,此时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肉降而骨升的内动感。骨升的感觉实际是地球回馈给重力的反作用力,是反弹回来的力道。这股力道顺骨架上行而入于肌体,沿着经络而浸润四梢,让全身内外浑然一体。这股力道被称为真气(也称冲气、元气、清气)。一舍一松,真气自来。先舍后得,边舍边得,自然而然。所以,长期练太极,舍得成习惯,会把“舍得”铭刻于心,化作自觉行动,从而培养出习练者甘于付出、乐于奉献的精神。
脚踏实地——褒扬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
“脚踏实地”是用来褒扬一个人办事靠谱,做事实在,不玩花样。在太极拳中,脚踏实地更是一个重要的动作要领。陈全忠先生强调:“灵不灵在于脚,利不利在于脚,力不力在于脚,活不活在于脚。”太极拳中,脚踩实地十分重要,也非常关键。太极拳要求脚趾弹性抓地,像是在冰面上练拳一样,脚既要有吸附冰面的黏沾力,还要能随时获得冰面的反弹力,以便于静时稳定自身,动时弹射足弓。如果练拳时脚下飘忽、脚趾乱动、重心不稳、侧边翻起,或者脚掌像木屐一般僵硬死板,都无法有效发挥足弓的潜能。在练拳时,要反复检查自己是否做到了“脚踏实地”,是否实现了“腰松脚实”,天长日久,就会在不断纠正中将“脚踏实地”烂熟于心,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的品性,在现实生活中习惯性地脚踏实地,稳妥处事,扎实靠谱,不搞浮夸。
不翘尾巴——展现谦逊低调的君子品格。
自满、自鸣得意俗称“翘尾巴”,是应该戒除的陋习。练习太极拳时也不能翘尾巴。尾椎下梢端向裆内卷合,搭接长强、会阴,贯通任督二脉,一旦翘尾巴就会导致任脉和督脉连接不上,使内气断裂而无法形成周天循环。太极拳要求尾闾中正,骶骨垂直下沉,尾骨下梢端前合,束肋塌腰,只有这样才能使内气聚敛,出入于丹田,沿任督二脉循环。所以,练习太极拳要不断提醒自己改掉“翘尾巴”的毛病,从而潜移默化完善自己,做一个谦逊低调有内涵的人。
虚心——奠定成功的基础。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站在太极拳的角度上仔细品味,会发现毛泽东同志这句语录语义双关,妙趣横生。它不仅是提高个人修养的准则,还可以被直接当做打开太极内功之门的钥匙。从字面上讲,“虚心”是把心脏所在的胸腔腾空放虚。练太极拳时,胸口一含,心肺一沉,胸内密度下移,心气下降,“放心”而不“揪心”,就能让胸空腹实,气沉丹田,胸腔豁然舒畅,进而从太极拳“塑形”的初级层次上升到“导气”的中级层次,完成“招熟而渐悟懂劲”的嬗变。所以说,“虚心”能使拳艺进步。从做人而言,虚心会孕育出更大的包容性,提升人的修养。包容是大爱。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爱自然,以博大的胸怀,善待世间万事万物。
不卑不亢——培养有礼有节的待人态度。
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是人的气节。现实中,不管面对什么对手,既不自卑,也不自傲,不卑不亢,平等对待,态度得体,分寸恰当,有自信才能有自尊,才能彰显中定气节,展现君子人格。练拳时要求立身中正,内心笃定;不偏不倚,不贪不欠;上下对正,内外三合;刚柔相济,随遇平衡。练拳时,低头弯腰则为卑,挺胸鼓腹则为亢,卑亢均为失中。不卑不亢,方可身正体松,内气调和。君子人格也如此,既包含逆境时不沉沦堕落,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也包含顺境时不骄傲自满,不自我膨胀,不得意忘形。卑,会显出奴性。亢,则显出兽性。只有不卑不亢,才算完美人性。
心平气和——养成淡定从容的处事风格。
有一个网络热词叫“淡定”。它奉劝人们戒焦戒躁,遇事冷静处置,先别脑袋发热、一时冲动。练太极拳同样需要淡定,需要心平气和,感受“扫除妄念,卸净浊气,先定根基,收视返听,含光默默,调息绵绵,操固内守,注意玄关。功久则顷刻水中火发,雪里花开,两肾如汤热,膀胱似火烧,真气自足。任督犹车轮,四肢若山石,一念之发,天机自功。每打一势,轻轻运行,默默停止,惟以意思运行,则水火自然混融。久之,水火升降如桔槔之吸水,稻花之凝露,忽然一粒,大如黍米,落于黄庭之中”(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的美妙景象。长期修炼太极拳,还会对“心平气和”一词有新的认识。“心平”与“气和”不仅仅是一般的并列关系,更有逻辑上的递进关系。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地修复自己爱冲动、易焦躁的性格缺陷,做一个淡定从容的大智之人。向善若水,静水流深;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舟。
坦荡无私——培养胸怀天下谦谦君子的品质。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论语·述而》)。孔子认为,君子做事坦坦荡荡,光明磊落,心胸像大海一般宽阔;小人经常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总认为别人在算计自己,时常夜不能寐,生活难以安宁。法国作家雨果有句名言:“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太极拳运动是一个相对运动,运动时空胸实腹、松胯圆裆,就会给内脏和关节运动提供更宽阔的空间,让气息坦荡运行。路越宽,气越通。《老子》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无私则不争,不争则顺遂。太极拳运动在坦荡、无私、不争的心境下轻轻运化,则能通灵达慧,浑然天成。
心如止水——养成举重若轻波澜不惊的心态。
心如止水既是一种心态,也是练拳的要领。《金刚经》云:“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十三势行功心解》亦曰:“发劲须沉着松净,专注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练拳要戒除三心二意,专注一方,心无杂念,外不受物欲之诱惑,内不存情虑之激扰,在清静无为、恬淡虚无中感受阴阳相生、开合互易的精妙转换,感受物我两忘、大道同一的超然境界。
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不一定代表公众号意见,亦不一定完全正确,请客观思考,不盲从,不排斥。评论处大家可以补充文章解释不对或欠缺的部分,请勿谩骂。这样下一个看到的人会学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枰(6)凖(7),活似车轮,偏沈(8)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