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仁”懂孔丘

一个字,一个人,一段历史,网友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昊德居的小屋,昊德居好的屋,昊德居的小屋,一个咬文嚼字,“排闲话儿”的地方,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仁”这个字。

“仁”是孔老爷子的核心思想,也许真的是“见仁见智”,对“仁”这个字,目前通用的解释是:仁者爱人,从人,从二,东汉的大学问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就是这么解释的:二个以上的人在一起,就要彼此包容,互相关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乍一看,好象挺有道理,尤其是最后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不是孔子的原话嘛。可据当代一个大学问家——王东岳考证,此言谬误久矣!许慎当年,没见过甲骨文,民国以来才重新认识甲骨文。仁字在甲骨文中,从人,会意字,这没异义,有异义的只在对右边“二”的理解。甲骨文对“二”的解释应该为“上”的意思,下边一长横代表桌案,上边一短横, 指示祭品,综合起来就是“高高在上”的意思,再把“人”字旁结合起合,就应解释为“坐在高位的人”,再参考孔子所处的春秋奴隶制礼崩乐坏的乱世,以及孔子所极力推崇的“天下为公,选贤予能”的大同社会,如果在当时当下,要是说讲“仁者爱人”,只能是上等人要爱护下等人,要是反过来,平等要求,且不说奴隶主心里会咋想,单说奴隶这头,连人身自由都是人家上等人的,哪来能力和资格去对等付出,并要求回报?由此推想,主张“克己复礼”的孔大夫子,在“求仁得仁”的时候,决对不会白痴到去要求奴隶主和奴隶要对等回报,要非说仁者爱人,只能是指上等人要爱护下等人。

知道了孔子讲“仁”时的立场和态度,我们回过头再来说说孔子其人其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出生年月大概是公元前551年。孔子思想主张是仁爱之心,其最高理想是克己复礼,我毕竟理想归理想,孔老夫子本人也活得很明白:周公旦“制礼作乐”的年代,距离孔子出生已经过去了将近600年。六百年来的春秋时代早已礼崩乐坏,新兴的封建新贵族,废井田开阡陌,人独亲其亲,子其子,争名夺利,己渐入人心。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一个词儿叫刻舟求剑。说起这个寓言故事,很多人都说,我知道这事很荒唐。可人总爱怀念过去的人和事儿,总是喜欢活在过去,而不是活在当下,面对事实。老子就是这样子的,天天在那儿神神叨叨的说:小国寡民好啊,无为无不为!孔子虽然嘴也这么说:吾从周,但身体却很诚恳,知道昨日之日不可留,今日之事好烦忧,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所以说孔子不认命,但也不任性,年轻时代的孔子,两次入周问礼,向老子虚心求教,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中年时代,周游列国,推销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四处碰壁之下,幡然悔悟,晚年重新回到鲁国,专心从事教育,开创私学,有教无类,弟子3000贤人72。著书立说,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遂成“万世师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