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63岁的楷书大作,惊艳700多年!
楷书,又被称为“正书”,因其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所以有了楷书的称谓,这种书体始于汉末,通行至现代,长盛不衰。
在书法史上,将楷书写到出神入化、超凡入圣的人有四位,就是人们常说的“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还有赵孟頫。
这四人的楷书各有各的特点,欧阳询的欧楷在平正中见险绝,颜真卿的颜楷气势庄严雄浑,柳公权的楷书一丝不苟,一字值千金,赵孟頫的楷书华丽精到,如谪仙临凡。
四人之中,唯赵孟頫不是唐朝的人,但是他却是唐朝之后的扛鼎书法家,凭借着“诸体皆通”的高超技艺,以及美到让人如痴如醉的书法,成为了公认的楷书大家。
据《元史·赵孟頫传》记载:“赵孟頫,篆、隶、楷、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
赵孟頫的书法,在元朝初期算得上是独领风骚,他高举“复古旗帜”,提倡书法要回归晋唐,他本人更是对“二王”书法十分推崇。
据赵汸《东山存稿》记载:“公(赵孟頫)初学书时,智永《千字文》临习背写,尽五百纸,《兰亭序》亦然。’”
赵孟頫之所以,对智永和尚的《千字文》以及王羲之的《兰亭序》这么痴迷,是为了追溯东晋之风,同时也是对以王羲之为代表的艺术、伦理、情操、人格的古典之美的追求。
而且,他自己也曾在《论书》一诗中写道:“右军潇洒更清真,落笔奔腾思入神。裹鲊若能长住世,子鸾未必可惊人。苍藤古木千年意,野草闲花几日春?书法不传今已久,楮君毛颖向谁陈!”
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王羲之的尊崇,以及他本人将复兴古法作为了一种历史责任。
他笔下有一楷书大作,名为《寿春堂记》,此作是他在延祐三年,63岁时候所写,这幅楷书作品融合了王羲之和李邕的精髓,写得方正谨严,纵横疾速,潇洒隽秀,劲健遒媚,影响了无数后世人。
更是达到了人书俱老的境界!
赵孟頫在转向“二王”风格的时候,他笔下的书法就已经是炉火纯青,而这幅《寿春堂记》就正好是赵孟頫书法大成时,所写的作品,细细观看,让人回味无穷。
清四家之一的书法大家铁保曾评价道:“是卷胎息大令, 而兼北海之恣纵,一洗平生流媚之习,真人书俱老之境!”
到现在已经过去了700多年,但是此作仍然惊艳着无数后人,让许多许多的书法家,视为珍宝! (书法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