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彩流芳——张鸾连环画艺术研讨会暨作品答谢会”在天津南开区图书馆举行

11月12日,“鸾彩流芳——张鸾连环画艺术研讨会暨作品答谢会”在天津南开区图书馆举行。

11月12日,“鸾彩流芳——张鸾连环画艺术研讨会暨作品答谢会”在天津南开区图书馆举行。

    天津美术网讯 11月12日,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市连环画研究会、天津南开区图书馆、天津通俗美术采风团、津文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天津美术网协办的“鸾彩流芳——张鸾连环画艺术研讨会暨作品答谢会”在天津南开区图书馆举行。本次活动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原社长刘建平题字“鸾彩流芳”,天津美术学院教授陈冬至题写“美是一种力量”。天津市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主任、著名油画家王书朋画像,哈铭制印。著名女画家萧惠珠老师为作品集的题字。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陈冬至,天津文史学者、服饰学专家、书画家何德骞,天津市美协原副主席、天津市美协油画艺委会主任王书朋,著名油画家何莉,天津市美协原副主席、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前社长刘建平,天津市文联委员、天津艺术史学会创会会长刘恒岳,《书报文摘》总编、文化学者倪斯霆,《天津日报》文艺副刊高级编辑、文化学者罗文华,著名画家尚金声,民俗学者、画家王志恒,著名连环画艺术家张鸾女士的长子陈汉,已故老画家张玮先生女婿、国画家哈铭,已故女画家陶琦先生之子何立及其夫人李麓洁,已故老画家赵兵凯先生之女、新蕾出版社编辑赵千红,天津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主持人楚娜,文化学者王焱,连环画收藏家、学者刘震,连环画收藏家、研究专家吕明,连环画收藏家、出版人陈军,连环画收藏家、摄影师张永利,本次活动组委会成员、连环画爱好者王垚等参加了此次活动。研讨会由天津艺术史学会会长齐珏担任学术主持。94岁的天津著名连环画家、国画家张锡武,天津资深记者、编辑、作家徐礼娴通过视频与现场连线,深情回忆了他们与张鸾先生的友谊与交往。

    连环画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蕴含着大智慧与丰富的艺术内涵。建国后至六十年代中期,以及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后期,是中国连环画辉煌灿烂的黄金时代,也代表了世界连环画的最高水平。连环画在各个时期都有不少代表作品,同时也涌现了刘继卣、贺友直、王叔晖、华三川、程十发等著名连环画人,他们为连环画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张鸾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研讨会上,与会嘉宾纷纷发言,充分回顾了他们所认识的张鸾,多角度地还原了一代连环画名家充满传奇的艺术人生。

张鸾 (油画)王书朋 作

    张鸾,别名张米玫(1924-2009),天津人,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自幼极具绘画天赋。其父张国忱,早年被清政府选送到俄国学习,后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供职,“九一八事变”后,任天津市财政局长,喜爱绘画。其姐张鹭,辅仁大学美术系毕业,后长期从事舞美设计。1940年,天津永安饭店举办了张国忱父女画展,影响很大。张鸾时年16岁,其艺术才华得到展现,开始绘画创作。解放前后,与上海兄弟图书公司和三联等书店签约,为之绘制连环画和插图。1950年,出版了《陶行知画传》连环画,共66幅;她为兄弟图书创作的另一部作品为1950年1月出版的《咱们的老高》。此两部为张鸾最早的连环画作品。她也是津门最早的连环画创作者之一。

  1952年春,天津中联书店正式成立。张鸾应约为这家私营连环画出版机构先后创作了多部连环画,如《小胜儿》、《小笛和水罐》、《牧师和工人巴尔达的故事》等。1954年8月,天津美术出版社成立,后公私合营,中联书店并入津美社。为了加强出版社的创作和编辑力量,1959年张鸾调入天津美术出版社,到1966年“文革”前,她编辑、创作了一批优秀的连环画和年画(包括为其他兄弟省市出版社创作的),主要有连环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宝葫芦的秘密》、《危险的恋爱》、《红色保险箱》、《小华》、《甘蔗田》等。“文革”结束后,她又迎来了艺术创作新的春天,年过半百的张鸾又创作了连环画《人鱼公主》、《老爷爷的悄悄话》等;晚年的她主要从事年画创作和培养青年画家。重要的年画作品有《春江花月夜》、《英娘》、《好宝宝》、《霍元甲打“大力士”》等。张鸾被业内视为津门女连环画家群体中的优秀代表,她一生主要从事通俗美术创作,即连环画、年画和宣传画,共创作连环画近三十册,发表在画报刊物上的短篇连环画几十套,年画数十种。

94岁的著名国画家张锡武先生也是连环画创作大家,研讨会上现场视频连线,回忆与张鸾先生的友谊与交往。

研讨会现场视频连线张锡武先生,回忆与张鸾先生的友谊与交往。

    研讨会上,94岁高龄的张锡武老先生以视频连线的方式与现场嘉宾一道回顾了与张鸾先生的交往。他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天津市美术工作室的创立讲起,回顾了张鸾先生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后津门女画家中的领军人物,为天津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他说,那时的张鸾风华正茂,她以西洋画的元素融入传统连环画绘画中,风格鲜活细腻,独具特色,多次在国内多项大展上崭露头角。

资深记者、编辑、作家徐礼娴与现场视频连线,回忆与张鸾先生的友谊与交往。

研讨会现场视频连线徐礼娴先生,回忆与张鸾先生的友谊与交往。

    天津资深记者、编辑、作家徐礼娴是张鸾先生一起共事和交往20余载的老朋友。她在视频连线中说,张鸾人美、心美、画更美。张鸾的作品纯真、静美。这种美是天生而来,是张鸾骨子里爱美的心灵再现。除连环画之外,张鸾还参加了当年“新年画”的创作工作。她也不负众望,由她出新的杨柳青年画《五子爱清洁》、《三打白骨精》,几十年过去,仍然是杨柳青新年画的标志性经典,尚无人能够超越。

    连环画收藏家、研究专家吕明在《致敬新中国连环画先行者之一的张鸾》一文中写道,张鸾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有11年之久,她是新中国最早从事连环画绘画的画家之一。张鸾先生的起步,应该是不晚于新中国的成立,到1949年底,党和人民政府开始“新连环画运动”时,她已经有多部新连环画完成或出版。这样的创作速度和沪上圈内的影响(包括全国),甚至早于现在被誉为连环画大师的一些画家。随着时间的推移,连环画历史研究的深入,张鸾的名字和作品,越来越引发研究领域的注意和收藏家的关注。这充分说明先生的艺术才华与创作高度,是具有连环画历史地位和影响的。

    与会嘉宾认为,连环画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有着强烈的时代特征。作为曾经的连环画“生产重镇”,从《劳动模范赵占魁》开始,《聊斋》《创业史》《敌后武工队》《血溅津门》等都给几代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对于天津连环画历史的研究,深入挖掘、梳理老一辈连环画艺术工作者的艺术之路与成就,对于传承、发展津派连环画弥足重要。

    近年来,天津连环画民间收藏研究人士在致力于天津连环画史料发掘整理上取得了斐然成就。天津通俗美术采风团队十几年来采访了200多位老一辈连环画工作者及家属,初步完成了天津连环画史的编写。天津连环画收藏家陈军先生非常喜欢津门老一辈连环画家的作品。经吕明牵线,在得到画家张鸾先生家属的支持和授权后,陈军精心策划,并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张鸾连环画作品集》。现场,陈汉代表张鸾家属分别向南开区图书馆、天津美术网捐赠作品集。(包仲川、刘俊苍)。

11月12日,“鸾彩流芳——张鸾连环画艺术研讨会暨作品答谢会”在天津南开区图书馆举行。

11月12日,“鸾彩流芳——张鸾连环画艺术研讨会暨作品答谢会”在天津南开区图书馆举行。

研讨会由天津艺术史学会会长齐珏担任学术主持,并代表天津市文联委员、天津艺术史学会创会会长刘恒岳致辞。

本次活动组委会成员、连环画爱好者王垚介绍“鸾彩流芳——张鸾连环画艺术研讨会暨作品答谢会”情况。

天津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主持人楚娜现场朗读徐礼娴文章《美殇——记女画家张鸾》。

天津市美协原副主席、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前社长刘建平在研讨会上发言。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陈冬至在研讨会上发言。

天津市美协原副主席、天津市美协油画艺委会主任王书朋在研讨会上发言。

天津文史学者、服饰学专家、书画家何德骞在研讨会上发言。

《天津日报》文艺副刊高级编辑、文化学者罗文华在研讨会上发言。

国画家哈铭在研讨会上发言。

著名连环画艺术家张鸾女士的长子陈汉在研讨会上发言。

连环画收藏家、出版人陈军在研讨会上发言。

连环画收藏家、研究专家吕明在研讨会上发言。

陈汉代表张鸾先生家属向南开区图书馆捐赠作品集。

陈汉代表张鸾先生家属向天津美术网捐赠作品集。

陈冬至、刘建平在研讨会现场。

王书朋、罗文华、齐珏在研讨会现场。

何德骞、王志恒、哈铭、吕明在研讨会现场。

陈汉、哈铭、陈军在研讨会现场。

何立、李麓洁在研讨会现场。

王焱、周海云在研讨会现场。

孙力、梁世和在研讨会现场。

油画张鸾像的作者王书朋先生与张鸾先生的长子陈汉在研讨会现场。

左起:王书朋、陈冬至、刘建平、尚金声在研讨会现场。

左起:王书朋、陈冬至、何莉在研讨会现场。

左起:齐珏、王书朋、陈冬至、何莉在研讨会现场。

左起:齐珏、刘建平、尚金声在研讨会现场。

刘建平、陈军在研讨会现场。

左起:陈汉、梁世和在研讨会现场。

左起:赵千红、何莉在研讨会现场。

陈冬至先生为《张鸾连环画作品集》题词:美是一种力量。

陈冬至先生为张鸾连环画艺术研讨会题词:张鸾是我敬佩的老师和大姐,永远怀念她。

刘建平先生为《张鸾连环画作品集》题词:鸾彩流芳。

刘建平先生为张鸾连环画艺术研讨会题词:连友最公平,连友给老连环画家获得感。

何德骞先生为张鸾连环画艺术研讨会题词:鸾彩流芳。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张鸾连环画作品集》(6册)书影。

张鸾连环画《牧师和工人巴尔达的故事》书影。

张鸾连环画《人鱼公主》书影。

张鸾连环画《小华》书影。

张鸾连环画《甘蔗田》书影。

张鸾连环画《不巧的巧遇》书影。

张鸾连环画《红色保险箱》书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