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眼中的东京

东京……

新宿声色犬马,明治神宫静谧深邃,竹下通潮流文化火星四溅,神保町古书墨香扑面......

可正是这摩登与古老光影交错中投下的,才是东京的真实面貌。

东京也是一个千面伊人,淡妆浓抹总相宜。

几个不同年代的日本作家 来描摹当时的东京 在贴近与游离中抒发着他们与一座城的情怀。

虽然那个时代无法企及,在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芥川先生对躁动巨变的东京的不安,还有太宰治对东京的那份复杂心情。

[日]芥川龙之介、太宰治、幸田露伴|著

涂三月 薛子猫|译

【作品简介】

本书包括芥川龙之介的两篇关于东京的小品文,太宰治的《东京八景》以及幸田露伴的《水之东京》,一共四部作品。不同的作家,不同的角度,用各具特色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不同时期的东京百态。

【作者简介】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日本大正时期著名小说家,日本著名的芥川文学奖就是以他命名。芥川龙之介以短篇小说著名,一生写了超过150篇短篇小说。作品大多关注社会丑恶现象,文笔简洁有力。由其代表作品《竹林中》改编成的电影《罗生门》)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太宰治(1909-1948)本名津岛修治,青森县人,是日本“无赖派”文学的代表作家,思想消极、灰暗,不满现实。一九三五年,他的短篇《逆行》入围第一届芥川奖后开始受到关注,之后也创作了不少佳作。一九四八年,他开始创作《人间失格》,书成之后投水自杀。

幸田露伴(1867-1947),本名为幸田成行,别号蜗牛庵。生于东京,以《五重塔》和《命运》等作品确立了在文坛的地位。

【精彩段落】

让我说出对东京的印象是不可能的。理由就是,要留有印象的话,无论是对什么印象深刻,或是能够被人感记在心的,新鲜感都是不可或缺的。可是,我生在东京,长在东京,住在东京。因此,感应东京的神经于我而言可以说是彻底麻痹了。所以,要我谈论对东京的印象之类的,实在是无话可说。

可是,庆幸的是,东京是个剧变的大都会。比方说半年前,京桥上还有传统的石制宝珠状装饰,可现在,已经完全变成西式的桥了。因此,要说东京印象的话,也不是完全没得说。只是,像我这样的粗鄙之人,动不动就惊讶于各种变化,讲起来就没个完了。

    住得憋屈的地方

总的来说,现在的东京实在说不上是一个能让人住得舒畅的地方。比如说,大川地区在我的孩提时代,河里还散乱着些柱子,沙洲附近一侧长满了芦苇,可现如今不过是普通的城市河流罢了,变得了无情趣。特别是最近拔地而起的美式庞大建筑,也实在是多的看不下去。另外,电气火车、咖啡馆、行道树、汽车,没有一样让人觉得值得佩服的。但是即使在这样令人不快的街道上,像玻璃窗上的一缕反光,建筑物的蛇腹状装饰投下的阴影之类,还是颇具美感的,不过像我这种人要是连这种都市之美都感受不到的话也不会有安身之处了。

    广重的情趣

不过,即使在现如今的东京,也不是说彻底丧失了昔日浮世绘版画中的风情。我曾经在一个夏天的傍晚,去了本所一桥附近的一个公共厕所。从那个厕所出来的时候,刚开始下起淅淅沥沥的雨。那时,一桥和一旁河川的色调,正如同广重的画一般。可是,这般景致,实在是可遇不可求啊!

郊外有感

顺便说说郊外的话题,一言以蔽之——我讨厌郊外。要说到厌恶的理由,首先就是因为那种地方充满微妙的旅店感和新开发的味道,就像在武藏野那样的地方,它所充斥着的廉价的感伤主义令人厌恶。不过话说回来,我住的田端也是在东京的郊外,所以实在说不上愉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