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编者的取稿判断标准(兼评一篇写人范文)

《 写手梦 》扶持写手,圆你所梦

提示:关注后到文章最下方写留言(看文章的人都能看到,对作者的支持力度更大)

我做编者的取稿判断标准

(兼评一篇写人范文)

作者:星之原

(一)

开篇之前,我先来一些闲笔,主要是想说,能品评判断别人的文章,不代表本人写作水平特别高,就好比品酒师,不一定能做出好酒一样。

我这个人,有个缺点,藏不住话,发现群中某些诗文的问题,就会直言去说。

有一次在某群中,发现某律诗存在较大的问题,就忍不住指出来。马上遭到反驳:有能耐,你也写一个高水平的律诗呀?让我们看看。

我当时的回答是,好比我到饭店吃饭,我指出这个饭菜的某种问题,却有人跳出来说,有能耐,你来做一桌满汉全席呀?

现在我想说,有的人天生就是美食家,可以品评别人的东西,但是自己由于某个环节弱项,可能就做不好美食。

对格律诗,我本人对平仄掌握不好,不愿意受拘束,写不好。但是,由于小时候喜欢看对联,对律诗三四五六句的对仗,词性语法就比较敏感,从这个角度看,就会发现别人的很多问题。

同样道理,写散文,我思维懒惰,一般都是单纯场景,单纯刻画,主题点到即止。但是,这并不妨碍我欣赏别人的不同类型文章。我真的挺佩服某些作者,一下笔就能词句华丽,妙语连珠,洋洋洒洒,下笔千言。

很简单,我做不好也做不了演员,但是我喜欢看影视剧呀,喜欢对影视明星评头品足啊,哈哈。

我曾经对人说,我是天生的裁缝,自己写文章费劲,删改别人文章却特别狠,很顺手。有人说我宝刀未老,我说我老了,自己写东西激情不足,刀都用来砍别人了。

(二)

但是呢,要说到我对文章品评的标准呢,却不能特别说的清楚,基本上是靠感觉。

有时候,装模作样,给别人做点简评,用了点术语,也是为了随大溜,假装专业一点,其实自己都不知所云。

一般的感觉是,就算是名家,写多了,上百篇中,也总会有几篇没劲儿的文章。就算是普通作者呢,众多文章中,也会有几篇让人眼前一亮。

我编辑平台呢,名家呢,咱们小平台没机会,靠不上。优秀作者呢,文章被好多平台抢着要,能约到几篇是几篇。实在不行,就在争得对方同意的情况下,用已经发过的旧作,掐头去尾或者改头换面,重新组合,甚至大删大改,形成新的原创。

更多的时候,咱就只能在普通作者中,挑好的呗。为了鼓励积极性,虽然有时文笔弱一点,但只要写的有特点,真诚、感人或有趣即可,有了动力,下次可能就会写得更好一点。

这次写东西啰嗦一点,是为了说清楚来龙去脉,不是我的风格。下一节,还是直接入题吧!

(三)

对于文章,最基本的文通字顺,结构合理,主题清晰,这算及格,在这基础上再好一点呢,我凭感觉分出三个等次。

稍微似乎良好一点,写的歌功颂德,慷慨激昂,追随形势,口号震天响。让某些人看的也似乎很厉害的样子。但可惜有些喜欢细品的读者,会感觉味同嚼蜡,千人同唱,华而不实,心中无回响。实在没稿子的时候,如果能改得接地气一点,也可能勉强可用,应景呗。毕竟在气势上,也能有部分少量的读者群。

或者虽然整体粗陋,但其中含有真诚感人有趣内容,适当删改一下,去掉废话枝叶,也挺好的,可用。

优秀一点的,写的语言优美,自成风格;情真意切,结构精巧;主题深入,意蕴深厚。当时读着可能会催人泪下,或者哑然失笑,或者情趣盎然。

特别优秀的呢,除了具有上一个特点外,还会形成更深的刻画,形象立体鲜活,过几天几个月,甚至更多时间,回想还是印象深刻,余味无穷!这种就难得一见了。

(四)

一篇难得的写人范文

——读陈建辉老师《喜欢父亲的风采》

这篇文章,就我的感觉来说,就符合上一节所说的,特别优秀。甚至发到国家级、省级的报刊上,我觉得都相当够格。虽然当时只是匆匆一看,但至今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那是五天前,陈建辉老师的文章,《喜欢父亲的风采》,发到群中,大家一片赞扬声。我匆匆去看了一下陈老师的文章,但当时我把自己的旧作小说正在打字,准备连载发出,沉浸其中,思绪好像就被牵住了,再加上还有其他几个文章需要排版,就很难跳出来写出自己的评议。

于是就暂且放下,先匆匆排版自己和投稿的文章,弄完后再发出,然后与其他作者沟通文章效果,之后几天,沟通几位作者,设置原创作者赞赏号等等琐事一多,就把对这篇写点评议的事忘了。

今天,偶然看到群中陈老师发言,突然想起这篇文章,虽然当时只是浮光掠影的一看,但仍然回想起,他对父亲描写的片段情节和关键词!正直的脊背,锐利的目光,永远的中山装,万人批斗,兄弟俩弹弓护父被罚站,三打九龙杯,帅警察敬礼,英雄牌钢笔。。。历历在目!

我真的很奇怪,与其他写人文章比,这篇文章表面上看,好像也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开头总领,中间回忆,结尾点题。但为什么对这篇文章如此印象深刻呢?于是忍不住再看一遍,粗粗总结起来,此文区别于平常文章,也许至少有以下三点。

一是细节刻画传神,层层映衬加深

开篇笔力不凡,请看“笔挺的身形,正直的脊背,从不凌乱的修饰良好的黑发。还有剑锋般锐力的目光,步行时有一种斩钉截铁的稳健”,一个正直、斩钉截铁的形象就立了起来。

接下来,马上不惜笔墨,集中两段,分别详细刻画描写中山装,以及兜上两个耀眼的物件,英雄牌钢笔和金币型荣誉勋章,突出了父亲的气宇不凡和特别形象。把读者的印象进一步加深,脑海浮现了一个烙印。

在万人广场批斗大会上,进一步通过细节,突出了父亲的正直和传神细节。请看:父亲“从容地挺直了身体,目光无一丝沮丧,无力。这次,我看到了父亲中山装上的那枚闪烁着金色的勋章,还有那管英雄钢笔。只是父亲那始终如一的良好的发型,已经凌乱不堪,中山装的领口裂开着,吊在脖颈上的红砖沉重地压迫着父亲”。

批斗后,精疲力尽的父亲,回家后那种风趣幽默的言语,更突出了父亲的坚韧和乐视,这里就不摘取了,读者可去文章中细品。

尤其是父亲,通过绘声绘色讲周总理接见外宾、三打九龙杯的故事,让看管负责人心生敬佩,躲过广场批斗会,体现了父亲的百折不挠和自身的智慧。

在重获自由的时光里,作者依然突出描写“父亲那件历经磨难的中山装由深灰变成浅色了,领口也有了磨破的痕迹,但是,父亲还是非常的喜欢,那种沧桑之感,更显示出父亲的气势如虹的风采魅力”,并神奇赢得了警察帅哥的注意,遇见时,经常远远的向父亲行举手礼!

结尾,作者写到:“最后的送别,我们按照父亲的嘱托,为父亲整洁地穿好了最重要的中山装,别上了那管笔尖已经秃了的英雄牌钢笔,擦去了那枚记载着父亲荣誉勋章上的所有锈迹,安放在了父亲的宽阔的胸前”,力透纸背,直刺内心。至此,通过不同情境下,层层不时刻画细节,一个独特、鲜明、立体的父亲形象,深深烙在读者的脑海里。

二是围绕主题取舍,避免笔墨分散

很多年轻作者写文章,好犯的毛病是,面面俱到,各种好情节都一古脑放进去,各方面都想写好,又哪方面都写不透,笔力分散,让人印象不深。

尤其是写完后,舍不得删去与主题关系不大的某些情节。既便这些情节,单独看,也可能很精彩,但由于与主题关系不大,会分散对文章主题的注意力。

陈老师父亲经历不凡,其优秀特质和优秀事迹必然极多,作者只选取与线索和主题最相关的,集中笔力刻画和描写,让人更加印象深刻。

比如,作者同窗好友净修,就此文写读后感,补充描写了作者父亲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等其他优秀品质,尤其是老人会双手同时打算盘(珠算),而且动作娴熟,精准“惊人”。若是我来写,这么精彩的本领,恐怕也会忍不住写入文中。但作者却勇于舍弃这些描写,避免了笔墨分散。

三是语言练达晓畅,段落衔接自然

部分作者,在语言方面,为了显得高大上,写文章出现两种极端倾向。

一种是写起来排比句连片,对偶句成堆,引用名言警句随处可见,描写极尽华丽洋洋洒洒。当然,把文章写成这样,也是一种能力,总比那些干干巴巴的好。但过度了,就感觉飘飘荡荡,虚写的词句淹没了实在的内容。就好比一个漂亮的少女,涂了太多的脂粉,戴了太多的饰品,反而影响了美丽的展现。

另一种是语言过度特色或凝练,猛一看似乎水平挺高,但读起来与现实语言脱节,只是某一时代或某一区域的人可能完全看懂,尤其是文白夹杂那种,别别扭扭,让人感觉是与年轻读者做对,不知所云,成心让人看不明白。这里声明一下,我不反对文言文,能全文彻底通用文言文,也是一种本领,可传承传统文化。我反对的是功夫不到家,文言和白话来回穿越。

陈老师这篇文章,没有过多华丽词藻,语言练达畅畅,同样精准传神。一位作者写散文喜欢引用名人名言,我开玩笑说,你看陈建辉老师写文章就很少引用名言警句,因为,他也许自信,认为自己写的本来就来名言警句。

同时,这篇文章段落之间,按照内在脉络自然联结,娓娓道来。许多作者,生怕读者看不明白,段落之间用了不少过渡句和联结词,是一种不必要的笔墨浪费和拖累。

总之,作者这篇文章,人物形象扎根心中,过目难忘,意蕴悠远。堪称写人范文。

到了最后,有读者可能会讽刺说,你开头不是说,喜欢给文章挑毛病吗?说两句听听。品评文章不一定非得找毛病,文章太好,只顾欣赏妙处,找不出毛病也正常。如果硬要说点问题,就是三打九龙杯那段,太精彩,入进去可能一时出不来,也许会稍稍淡化主题。

(五)

(0)

相关推荐

  • 四种主题表现方法,让构思更加精巧

    在立意和题材确定之后,选择主题表现方法就成为当务之急.仔细斟酌主题表现的方法,是动笔前构思工作的主要任务. 同一类题材,立意也大致相同,如果表现方法不同,主题表现的深度.文章的感染力和教育作用也会大相 ...

  • 汪万涛:浅谈记叙文中的抒情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人们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开口 ...

  • 子欲养时

    文:曾钰 聂传安 虽说这段时间有许多孩子的文章以唐诗宋词为主,但仍然有孩子在写日常生活. 而他们笔下的日常生活,也显得与年龄不一致的厚重. 今天先看一班曾钰同学的一文,名为<子欲养时>. ...

  • 植树的到底是“牧羊人”还是“男人”

    文:聂传安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七上第13课为<植树的牧羊人>,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让·乔诺. 这篇文章为让·乔诺1953年写的一篇小说,讲的是一个离群索居的牧羊人通过近半个世纪坚持不懈地植树 ...

  • 【狂人攻略】特蕾莎进月度了反而不知道做不做?其实判断标准很简单

    特蕾莎进月度 栏目名称 先说说对中低v特蕾莎的一些建议 首先大家要明白特蕾莎这个英雄要怎么样才能发挥他的最大战斗力-速度 那就是需要快速的先出手去封印对面给队友创造良好的输出和保护,所以判断标准 一: ...

  • 案例: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判断标准

    来源:人民法院报,作者:王梦茜 7岁的豆豆是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然而在邻居和老师的眼里,这个看似活泼开朗却又过早懂事的女孩"挺可怜的".睡地板.做家务.吃不饱.经常迟到.旷课直至 ...

  • 如何给茅台估值?(兼评李剑的选股4个标准:产品独一无二、产品供不应求、产品量价齐升、产品永不过时) ...

    深圳牵牛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剑先生从产品角度选择投资企业的四个标准:一.产品独一无二:二.产品供不应求:三.产品量价齐升:四.产品永不过时. 符合这几个特征的公司,在全世界范围里寻找,也是廖若星 ...

  • 【法学期刊】行政诉讼重复起诉判断标准的类型化建构

    2020-07-22 来源:北大法宝 行政诉讼重复起诉判断标准的类型化建构 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106条规定的再思考 期刊名称 : <行政与 ...

  • 房产出租租金明显偏低的判断标准如何定?

    本文发表于2月1日中国税务报第7版税收实务,后附原文. 房产税是否明显偏低咋判断 近年来,由于电商的冲击,很多位置不佳或经营不善的商场,采取降低租金的方式吸引商户入驻.在此背景下,应结合市场价格和企业 ...

  • 中式装修的判断标准

    目前随着装修行业的兴起,中式装修公司满大街,让人不知如何下手,找谁做?那么如何判断一家公司是否能把中式装修做好呢?小编在此归纳几条判断标准: 专业做中式装修还是大杂烩.用什么样的结构方式做中式. 3. ...

  • 要不要离开一个男人,最重要的判断标准

    By冷爱 01 关键词:原谅他出轨,却逃避我 问:从校服到婚纱已经18年,我37岁,他36岁,结婚13年,一儿11岁一女13岁. 目前他上班年收入25万,家中独子:我创业年收入30万,孤儿. 疫情期间 ...

  • 息肉是癌症的前兆?到底要不要切?收好这份判断标准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大众健康管理意识的提高,息肉的检出率越来越高,比如:胆囊息肉.肠息肉.胃息肉.声带息肉.子宫息肉等. 而一看见体检报告上出现"息肉"这两字,有些人就紧 ...

  • 防卫挑拨的违法性根据与判断标准

    --以功利主义与罗尔斯的对立为视角作者简介:蔡燊,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来源:<甘肃政法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因本文篇幅较长,已省去注释.摘要:防卫挑拨问题的核心是怎样的挑拨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