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头 | 是秋日美丽的蓝紫花,也是致命奇毒

乌头是一类相当厉害的有毒植物。

在古代,乌头常常被用来制作毒箭。据日本北方少数民族阿伊努人传说,中了乌头毒箭,棕熊跑不了十步就会毒毙。另据考证,《三国演义》中关羽刮骨疗毒,所中的毒箭就是乌头制成。[1]

乌头在植物分类上属于毛茛科,乌头属。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据《中国植物志》,我国有167种乌头。

每到秋天,北方山区和草原上乌头花遍野,在浙江千米以上的高山草甸里也能见到乌头。西南地区的种类就更多了。

各种乌头花朵的样貌大同小异,很容易辨识。花朵大都为蓝紫色,形态非常奇特,神似头戴帽子的西藏喇嘛的形象。

我们所看到的“帽子”为乌头的花萼。花萼内侧,是成簇的花蕊和一枚难以看到的细长花瓣。

一连串花朵组成大型总状花序,草原上的乌头甚至能比我人都高。花序下方,乌头叶子基本上是掌状分裂的。而再往下,地下块根,就是乌头毒性最强的部位。

乌头块根中富含乌头碱,口服乌头碱0.2毫克就会中毒,3~5毫克即可致死。[2]  也难怪被用来制作毒箭,乌头制成的毒膏被称为“射罔”,是我古代最常用的箭毒。[3]

图自《本草图谱》

不过,药、毒是一家,往往是毒性越大,药性越猛。因此乌头在传统医药里有多种多样的用途。乌头在中药里有许多称呼,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可能是“附子”。乌头地下块根每年秋冬季会分株,分出来的小块根就是“附子”。

图自《本草图谱》

附子“性大热”,被一些地方的人用来冬季进补、驱风寒风湿。尤其是云南那边,居然彪悍到生吃附子。我有一个云南朋友向我描述过吃附子的感受。

按照他家里的习惯,冬天要吃附子。一口咬下去,如果觉得舌唇发麻,就喝一口姜汤。吃附子不能受凉,所以要赶紧钻到被窝里。不过几分钟,就会感到胃里发热,很快全身都火热火热的。

”虽然是冬天,感觉就像是七八月一样。“

”再热也要裹紧被子,那个感觉可太爽了。“

...

如果网上搜,能看到每年都有不少人吃附子致死,或是因为处理办法不当,或是因为体质原因,光19年就有至少40个人中毒身亡。我朋友所描述的口舌发麻、身体发热毫无疑问就是轻度中毒症状。即便这样,他们还是年年吃。我再一次被云南人知毒而上的精神震惊。

作为一般人,我们在野外看到乌头还是退避吧,看看花就行。

参考资料

[1]李零.药毒一家[J].读书,1997(03):77-84.

[2]《中药大辞典》

[3]霍斌. “毒”与中古社会[D].陕西师范大学,2012.

特别声明:请勿将本文内容视为用药建议,如需用药指导,请联系执业医师、药师。

作者:蒋某人
图片:蒋某人(除注明外)

本作品采用 (CC BY-NC-ND 4.0) 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4.0/deed.zh
转载请务必保留以上声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