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古村落】宁远大阳洞村:古韵与时尚交相辉映
【永州古村落】宁远大阳洞村:古韵与时尚交相辉映
据说,宁远大阳洞村是周敦颐祖先居住的地方,最早的镇南将军周如锡、周如缇葬在大阳洞,直到唐朝末年,周敦颐的祖父才搬迁到道县。他祖父周智强死后仍葬回到大阳洞,大阳洞至今流传与周敦颐有关的故事……
正因于此,多次产生探究的欲望,选定时日前往,导航走宁远县城往天堂镇十多公里就到了大阳洞村,下车眼前一片迷蒙,这不是一个村,似乎是一个镇,道路两旁店铺林立,人们或在忙活生意,或在“跑胡子”,向村民打听,古建筑还在内面,顺着岔路前进,又进入一个一大片楼房的地方,一片宽阔的水塘映照在村前,一座新建的门楼矗立在水塘对面,倒影在水塘中。
奔古建筑而来的我,心境很茫然,这哪里有古建筑的踪影?一位村民指点我,老房子都在楼房后面。我背着相机半信半疑地走过水塘边的水泥路,钻进新建的门楼,后面又是一座红色琉璃瓦的翻新礼堂,门楣上挂“张氏宗祠”。
很大很深的礼堂,吊扇密布,估计是村里办大事的场所,祠堂分两部分,前半部是摆酒席的地方,后半部横梁上挂“百忍堂”,估计是行礼仪的地方,颇感“百忍堂”的诧异,后查询得知,百忍堂,张姓堂,唐代时号,据史书记载,当时的郓州有人曰张公艺,九代同居,竟和和睦睦,相安无事,唐高宗甚是好奇便问其故,张公取出一张纸写了一百个忍字,唐高宗十分赞誉并亲书"百忍义门"四个大字,从此各地张姓大都以"百忍"为堂号,并列为祖训,其后人以此为堂号。后院开一拱形门,单独一庙宇,供奉着张氏祖先牌位。
出张氏宗祠侧门,就是一条条青石板路四通八达,成网格状,延伸在古建筑与新楼房之间,据说,历朝历代拓建,建有三街36巷,宗族五大门楼,呈八卦图中的离、兑、乾、巽、坎位布局。整个村落地形南稍高、北略低,街巷和民居皆有阴阳水沟相通,雨污水向北汇聚十亩古塘。现还保存元朝时期的张氏宗祠、清光绪甲申年的文星楼,明清时期的清明堂,建于1886年的包公殿,明清时期的教堂和清朝的五常门楼。
古民宅,结构独树,粉墙黛瓦,栋梁门柱,卯榫结构,飞檐斗拱,巧夺天工,青砖瓦房马头墙,层层迭落,明朗雅素,砖雕、石雕、木雕和壁画,山水人物和飞禽走兽,无不栩栩如生。漫步于此,时而惊喜,时而迷离,始终处于穿越古韵与时尚的境地,既是反差,又有落差。
大阳洞村名的由来,据说是此地四面环山,远眺像一个很大的洞,像太阳一样圆,便取名大阳洞。《张氏族谱》的《村居记》解释说:“因四围田畴旷衍而名也。”也有人说源于舜帝,舜帝一个别称叫大阳,舜帝南巡到苍梧,司马迁沿潇水过大阳洞到九嶷山寻踪。徐霞客从江华过道县经大阳洞到九嶷山探迹,“又五里,而至大洋,其处山势忽开,中多村落”。名人的足迹踏访过大阳洞,留下了许多传说故事。
大阳洞村坐南朝北,村前是潇水河,九嶷山下来的木排,途经这里散往中原,河岸的一片田畴中央就是太阳洞村,四周环山成为一个盆地。“此谷央之地,东有天驹守万岗,南为舜源龙涎水,西有山庙锁邪气,北见麒麟驾彩云”。民国元年六月张村一位号琴沧田先生写的《村居记》这样描述大阳洞村:“前环潇流,后法堂密倚,西则兰若层垒,高耸一楼,古木浓郁,大合双抱倚,东则三峰远峙,挹翠成屏,万顷连阡,穷岸无际。非自诩平泉之名胜亦不忘,先忘控之经营也。”
大阳洞村大多张姓,据张氏家谱记载, “吾族远祖盛郎公于宋末从江西鹅井塘迁徙宁远九嶷山下由村洞”,始祖盛公(宋1191-1269 )生元隆,元隆(1217-1291)生鋕灿,綕灿(1246-1311)生翼,翼(1275-1349)生二子正朝,正钢,正朝(1301-1372)生一子;玄贵,正钢无子,玄贵(1331-1402)生三子;万一公(1349-),万二公(1353-1434),万三公(1356-1423)。盛公居于邑南九疑山麓之由村洞,安居乐业,已历七世。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龚廷虎,李孟九,胡万中,李孟十等兵变,兄弟分诀,万一公卜居零陵卫接履桥,万二公卜居大阳洞,万三公卜居大陂洞。
“万二公生平勤奋,秉性慷慨,具有百忍风格,力行以农兴家,以忠厚启后,以理学传世,代代相传,六百余年来子孙繁衍服畴食德,才俊继起,村庄永兴”。张村的布局设计以学校环抱村居,表达出张姓人氏对传统礼仪文化的追求,和传统的“耕读为本”的生活观。
现在的大阳洞村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村民安居乐业,富足有余,亦或是秉承得天独厚的位置,肥沃平整的土地,也亦或是秉承了先祖的厚德,亦或是借时代东风的新农村建设的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