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古迹】道州玉蟾岩:世界第一栽培稻标本遗址:

世界第一栽培稻标本遗址:道州玉蟾岩

陈瑜

永州之美,美在山水,美在文人,美在神韵,美在历史,美在神奇!说永州是全国少有的历史文化名城,甚不为过!出于对永州文化的热爱,我们驱车前往道州寿雁镇,去体验人类始祖的丰功奇迹——天下第一谷源玉蟾岩遗址。

中午的太阳很炽热,地上反射出的热浪蒸人,汗水顺着脸颊、顺着背脊往下流,可并没有阻挡我们探奇的脚步。车不能靠近,我们只能步行,走在山路,聆听鸟叫虫鸣,路旁的小草迎接着远方朋友的欢笑,几个突兀的山峦在太阳的炙烤下安详而静谧,我们的歌声似乎又将他们唤醒,伸伸懒腰,打个呵欠,睡眼惺忪的迎接着我们。

一座不算挺拔的山峦,山峦的底部露出一个大洞口,是玉蟾岩的前部,被杂草树木簇拥着,坐南朝北,洞口呈方扇形,上有莹白的钟乳石悬垂,活像青蛙之鼻,令人推想命名“玉蟾”之妙。岩内依次排着三个大厅,前厅紧靠洞口,东侧分为两层,上层平坦,恰似舞台;台中一石,俨如宝座。西南两侧,洞中套洞,类似今天剧院包厢。可供古人“演戏跳舞”之用。在平时,这当是酋长的内室了。唯其如此,才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厅中宽敞光明,可容数百人。洞顶布满钟乳,有如彩灯吊挂,把大洞装点如神话中的远古殿堂一般。二厅形似穹庐,左边岩洞中“神仙田”阡陌纵横,逐层接递。烟雾缭绕,一派瑶山春晓的光景,石柱林立,如玉树琼枝,千姿百态。整个溶洞,洞中套洞,洞洞相通,有如九扣连环,异彩纷呈。人游其中,步移景变,恍若置身神仙洞府之中。这里环境优美,远古先民逐水草而居,周边没有大江大河,而湖泊溪涧又随处可见,古木参天,芳草绣地,飞禽走兽,鸟语花香,自然是最理想的栖身之处了。

出洞直走前面羊肠小路,分开两旁的树枝,佝偻着身躯探进前洞口,爬上一个狭窄的小坡,就有一块碑被树木掩映着,上面写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蟾岩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字样,是国务院2001年公布的。再往上走,就是一道铁栅门将洞口封锁,从缝隙中往内看,就是一个很精致的洞,还留下很多专家考古留下的痕迹。遗址就是遗址,不是风景优美,而是其深厚的历史内涵。

20世纪80年代,道县在考古调查中对玉蟾岩的堆积物进行考证分析,初步判断为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的全新早期遗址。1983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袁家荣率领考古队到玉蟾岩进行首次考古挖掘。挖掘面积约12平方米,出土一些石、骨、角、牙、蚌、陶器制品及动植物化石、牙饰品等。其中,含3块原始陶片和2枚稻壳,稻壳颜色呈黑色。1995年,省考古队再次到玉蟾岩进行挖掘,挖掘面积约34平方米,出土2枚栽培稻谷壳(颜色呈灰黄色)、一堆约30×30厘米范围的陶片及一些其它已出土的遗物。1998年3月,袁家荣在日本稻作、陶器城市文明起源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题为《玉蟾岩遗址的主要收获》的学术报告。报告的鉴定结果主要有:遗存的文化面貌表现出一种由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的特征;遗址的生态环境与现代有较大差别,最突出的表现是当时有较大的水域分布;出土的稻谷是一种兼有野、籼、粳综合特征的从普通野稻向栽培稻初期演化的最原始的古栽培稻类型。中国农业大学张文绪教授通过电镜分析鉴定,定其名为“玉蟾岩古栽培稻”,栽培时间距今约10000多年;出土的陶器距今约12320(±120)~14490(±230)年左右,具有最原始陶器的初级形态。2001年3月,玉蟾岩遗址被中国社科院选列入中国20世纪100项重大考古现之一。同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由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以色列威兹曼科学院联合组建的“中国水稻起源考古研究”项目考古队,对玉蟾岩遗址的进行首次国际联合挖掘,历经1个多月,在玉蟾岩堆积层中又发现7颗古栽培水稻稻壳,经专家鉴定,其栽培年代距今约12000年。专家认为“玉蟾岩出土的水稻壳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栽培稻标本”。

玉蟾岩是道州绚丽多彩的远古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所辐射出的是农业文化的第一缕曙光。可以这样说,生活在一万多年前的玉蟾岩人,已经脱离了人类的婴儿期。大自然给他们以很大的恩赐。正如韩非子在《五蠹)中所说:“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人民少而财有余。”民以食为天,玉蟾岩人为了后代的生生不息,在千难万苦的环境中,拼死拼活地把水稻栽种成功,被专家们誉为人类水稻的第一次革命。被联合国授予“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教授,培育的杂交水稻称之为人类水稻的第二次革命。人类水稻发源和发展圣地都出自湖南这块神奇的土地,为世界农业的发生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不能不说是我们湖南人、永州人的自豪与骄傲。

尽管玉蟾岩的风景,算不上经典,可我们一行却特别快乐,因为我们感受了人类先祖的智慧与执着,远望周围的阡陌田舍,我们似乎看到了古人劳作的身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