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耕地质量建设工作目标与措施
(一)工作目标
围绕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创新思路,高起点定位我市“十三五”耕地质量建设的新目标,以“促增产、提效率、保安全”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做到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决心不动摇,扩大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力度不减弱,加快提升“耕地质量”的工作不放松,全面推进耕地质量建设。力争“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增高标准农田100万亩,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350万亩以上,新增节水农业技术应用面积5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覆盖率全覆盖,全面提升土肥水三大要素对粮食和农业发展的基础支撑能力;力争肥料利用率提高3-5个百分点,提高土肥水资源利用率和单位产出能力;力争有机肥资源利用率提高20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秸秆还田率提高10个百分点,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主要措施
1、各级政府要提高合理利用耕地的认识,制定具体的培肥措施并抓好落实。
农村土地虽是集体土地,但关系到农民的生存和国家的稳定,目前农民不积极培肥地力,不愿意进行长期投入,种田成为短期行为。政府应主动将培肥地力的担子挑起来,把地力培养作为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列入镇、村领导的工作责任制中。
建议各级政府从财政拿出部分资金设立地力培养专项资金,用于农田基本建设和培肥能力,并加以具体落实,保障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取之于土,用之于土;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培肥措施和验收标准。
2、努力改善耕地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耕地资源,必须加大耕地的保护改良和开发力度,根据资源优化配置的原理、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改善耕地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要从治水和改良土壤等多种治理措施入手,实现水、田、林、路等综合治理。积极争取申报耕地质量保护项目,旱节水、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有机肥产业开发利用等项目,做好秸秆还田等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应用。推广秸秆还田,通过政府补贴调动农民养地的积极性。
3、完善全市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
结合我市工作实际,扩大市、县两级配套监测点规模,实行常年定位监测,实现对全市耕地质量进行实时、动态、长效、有效监管。加快中低产农田改造,在完善田间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灌排水设施的防御洪涝能力和抗旱能力的基础上,利用用地养地相结合,培肥地力的有效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4、推广土肥适宜新技术及肥料新产品应用,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和耕地质量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因地因作物引进、研究、试验、示范与推广肥料新产品、新技术,合理运筹施肥比例,科学配置肥料资源,全面提高科学施肥技术的到位率,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以达到节本增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目的。进一步加强我市的宣传、贯彻和落实力度,确保农业部门的职责履行到位,全面推进我市耕地质量管理工作向良性方向发展。构建我市主要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和施肥指标体系,完成全市耕地地力评价体系建设。搞好全市肥料信息网络、施肥科技入户培训工程及新型农化服务联合体建设,加大肥料配方研制及新型肥料的推广力度。
阜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