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不单是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瑜伽中的呼吸还需用作启动身体中的能量

在瑜伽体位法的练习中,练习者身体有一个外在的表达:一个成熟的练习者的体位法练习优雅,甚至充满了诗意。但是在身体的外在表达的同时,练习者让自己的觉知深深地走入内在,练习者就像进入自己身体这样一个广袤复杂的疆域,一个完整的宇宙,在内在的世界探索各种力量的平衡。在不同的瑜伽体式中,身体的各部位,有的变得稳定,有的变得充满流动性。一个基于vinyasa的瑜伽就是找到相对力量的并列,训练身体让身体更加敏感和具备延展性。
类似阿斯汤加瑜伽这样的Vinyasa瑜伽除了身体的外在表达和动作之外,其实精髓主要还是在呼吸。Vinyasa (戳我了解什么是vinyasa)瑜伽就是呼吸主宰,建立在呼吸之上,和被呼吸驱动的一种瑜伽练习方法。这就是为什么上师Guruji Pattabhi Jois 说:除了懒人,任何人都可以练 - 无论男女老少病残。其实这句话可以翻译成除了喘气都懒得喘的懒人,只要是可以呼吸,就可以练习阿斯汤加瑜伽。因为阿斯汤加瑜伽只不过就是呼吸的练习而已,而那些看起来让人印象深的高级体式,也只不过是帮助呼吸的工具而已。最重要的是在练习中,我们学着去了解吸气和呼吸的内在品质,去探索这些品质是怎样和一个身体的姿态和运动相关。不管你体式的外表呈现如何,做到了关注呼吸的内在品质,你就是在做一个强大的瑜伽练习。
根据阿汤的前辈Richard Freeman的讲课内容,吸气和呼气都有着各种的内在品质和特性;这些内在的品质和特性可以有比较粗矿的身体肉身呈现,也有比较精细的能量和情感呈现。根据瑜伽的典籍:人的身体有5中“能量流” (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不是今天文章的内容);吸气,相对应的能量流是这5中能量流的prana - 上行气;呼气相对应的能量模式是apana - 下行气。前辈大师的对阿斯汤加这类vinyasa瑜伽的解释是:体式练习的目的就是要交织这两种能量流 - 让这两个相互对立的反向的能量流交汇在一起,这样它们彼此之间抵消相对的运动和对身体的影响从而达到一种身体和大脑的静止 (平定和专注)。
能量
交汇
而在体位法练习的时候,每一个身体的体位和进入退出的身体动作,都伴随着一个特定的prana和apana的关系。比如,前屈是下行能量apanic性质,主要和呼气相关联;而大多数后弯是上行能量性质pranic,  主要和吸气相对应。
上行能量Prana, 或者是吸气模式,带来扩展,建设,轻盈,和刺激... 如果你忽然有一个新的点子,或者看到一个让你兴奋的东西,人一般的反应是先大大地吸一口气;所谓的英文中的“Aha moment”, 中文中的“心动一刻”伴随的肯定都是吸气。
下行能量Apana, 或者是呼气模式,带来减少,收缩,固定,和根基。Apana是向内的;当你开车被警察拦下,警察又说:走吧,没你事儿了;这个时候你一般是深呼一口气,伴随着精神上的放松。
前辈理查德大师说,最最有意思的是在一个体位法练习中,这两种能量模式通过练习者的呼吸展开了一场对话;大师说:“prana loves apana and apana loves prana”, 上行气Prana和下行气Apana是彼此相爱的,而你体位法练习就是用呼吸为这对恋人提供了一个让她们彼此相会的“鹊桥”,特别是你在体式中侧重于呼吸的时候。你可以尝试你在Apanic下行主导的体式中,要特别注意一下你的吸气,在根基稳固的基础上添加轻盈和刺激;而反过来在Pranic上行主导的体式中,也要特别注意一下你的呼气,在坚实的根基上找到升华。只有找到这种能量交汇交错交织的模式,瑜伽练习者才能够真正地进入“移动中的冥想” - 体位法练习的真实意图。
感受到能量(气),一个瑜伽练习者可能需要5-10年的自律练习(或者超有天赋和前世业力的只需要很短时间,这个我不好说反正我不是这类幸运儿),我们也可以把觉知力先放在肉身层面 - 也就是解剖学能够解释的层面;在解剖学肉身层面,前面讲的Prana模式和Apana模式也是可以找到比较粗犷的肉身对应形式;这里关键的觉知部位是吸气和呼气所对应的脊柱的运动,和肢体的旋转性的运动。上行能量Prana (吸气)伴随脊柱的延展,下行能量Apana (呼气)伴随脊柱的屈曲。从能量角度解释上轮式urdva dhanurasana,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非常上行气Prana的体式经常发生的一种情况就是练习者过于兴奋(Pranic)导致脊柱的延展超标,腰椎受到挤压;如果在练习中灌注更多下行气Apana和Prana形成对冲的话,身体层面就会自动调整骨盆和尾骨顺位,激活盆底肌,稳定住腰椎,这样这个体式才能更加平衡。
如果我们可以把体式的练习变成能量的对话,我们就可以打开对能量的觉知的大门。而随着练习的精进,瑜伽人对能量的感知变得越来越敏感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呼吸这个工具来管理能量。这样当我们走下瑜伽垫走入生活的时候,这种用呼吸来平衡上行气下行气的能量管理就可以贯彻在日常生活中。比如,我个人的感觉是,我每天的日常用脑过多,脑子比较倾向创造力的层面。同时我个人也有一些轻微的焦虑;这样容易上行“过热”,所以会经常感到疲劳,特别到晚上就会“frame out” - 烧断片儿。认识到这些,我给自己处方了一个很简单的解决方案:有意识地慢一点地呼气,呼气的时候呼完整。实际上,说了那么多,神叨叨的;其实,瑜伽的最美妙之处是:它真的就是这么简单,像吸气,呼气那样的简单。
(文章完)

2020年打卡你瑜伽练习的足迹

《阿斯汤加瑜伽之路》公众号为您提供了一个打卡的平台(免费使用),您可以用这个工具来打卡你每天的练习, 并且用文字,图片和音频的方式记下您每日习练的日记。在这里不仅仅是您一个人,有很多自律的瑜伽练习者都在这里打卡 - 相互分享自己的练习和练习心得。快来识别以下二维码记录2020年你自律练习的每一天吧!打完卡不要忘记发圈和小伙伴们分享你的练习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