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学3
柴 葛 解 肌 汤《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 葛根 黄芩各 9克 甘草 芍药 羌活 白芷 桔梗各 3 克(原方未著分量)
加石膏9克 生姜三片 大枣二枚 水煎服。原方水二盅,姜三片,枣二枚,槌法加石膏末一钱煎之热服。)
【功用】辛凉解肌,清泄里热。
【主治】邪传三阳证: 恶寒渐轻,身热增盛,头痛肢楚,目痛鼻干,心烦不眠,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 本方为外感邪传之三阳之证而设。感冒风寒,初起恶寒较甚、以后寒郁化热,则恶寒渐轻,身热增盛;阳明之脉络鼻狭目,热郁阳明,故鼻干且痛、又阳明胃不和,故心不眠;少阳属胆、胆热上逆,故口苦咽干;太阳表邪未尽,故寒热无汗,头痛肢楚,脉浮之症仍在。治宜温散太阳之寒,凉解少阳、阳明之热,三阳同治。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和解少阳之邪,葛根解肌清热,为阳明之表药、用清阳明之热,故二味为主药,并以名方;羌活、白芷外散太阳、阳明之邪,并可宣痹止痛;黄芩、石膏清热泻火,其中黄芩善清胆热以治口苦咽干,石膏善解胃热以除烦止渴;桔梗能升能降,能导能宣,使诸药以达表里内外;芍药、甘草、生姜、大枣养营和卫,协柴葛以解肌,与桂枝汤用此四味协桂枝解肌者,其义相仿。诸药合用,既可解太阳未尽之寒,尤可以泄初犯少阳、阳明之热,使邪不继续深入,仍从表解之意故方名"解肌"。
【临床运用】
1.本方证为风热袭肺,邪入三阳,表里俱热所致;除见发热重,恶寒轻之主症外,应以头痛,肢楚,目痛咽干,口苦而渴,苔薄黄为使用要点。
2.本方证无恶寒头痛者,可去羌活、白芷;热盛伤津而口渴,舌苔干燥者,可加知母、天花粉以清热生津;若兼咳嗽痰稠,可加瓜萎以清热化痰。
3.凡风热牙痛而见上诸症者,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使用注意】
1.凡病属太阳,未入阳明者忌用,以免引邪入里。
2.若病入阳明之腑,有便秘腹痛者忌用。
【附方】
程氏柴葛解肌汤∶柴胡 葛根 甘草 芍药 黄芩 知母 生地 丹皮 贝母 水煎服。心烦加淡竹叶;谵语加石膏。治春温夏热,发热头痛,与正伤寒同,但不恶寒而口渴,与正伤寒异耳,此方主之。(《医学心悟》)
【方论选录】
《医宗金鉴》:“陶华制此以代葛根汤。不知葛根汤只是太阳、阳明药,而此方君柴胡,则是又治少阳也;用之于太阳、阳明不合也。若用之以治三阳合病,表面邪轻者,无不效也。……此方得之葛根、白芷解阳明正病之邪,羌活解太阳不尽之邪。柴胡劫少阳初入之邪。佐膏、芩治诸经热,而专意在清阳明;佐芍药敛诸散药而不令过汗;桔梗载药上行三阳;甘草和诸药通调表里。施于病在三阳,以意增减。未有不合者也。”《删补名医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