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认识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
本文节选自《电力电缆工程》(原书第三版)第六章 电缆绝缘材料电气性能(有删减和调整),进一步介绍了表征高分子绝缘材料电气性能的参数:介电常数、损耗因数。
为了方便阅读,变更了题目,调整了部分章节序号。完整部分,请阅读原书。
我们可以了解到:
1.介电常数的定义;
2.介电常数的测试程序和影响K值的因素;
3.介质损耗、损耗因素、功率因素。
本文约1450字,阅读时间约10分钟。
介电常数与聚合物结构密切相关。聚合物绝缘材料(如聚乙烯)中少量的偶极子区域会存储微小电能,K值也很小。当聚合物中存在极性键(注: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由于两个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较强的原子一方,因而吸引电子能力较弱的原子一方相对的显正电性,这样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时,K值会变大。包含永久偶极子(注:假若,一个分子内的几个原子的电负性差异很大,电负性较大的原子会吸引电子更接近自己,因而使得所占据区域变得更具负性;另外电负性较小的原子的区域会变得更具正性。这样,就形成了永久电偶极子)的聚合物(如包含乙酸乙烯酯或丙烯酸乙酯的乙烯共聚物)比聚乙烯(或XLPE)可存储更多的电能,介电常数值也更大。极性显著的聚合物介电常数更高;例如聚酰胺类材料[尼龙或海帕伦(氯磺化聚乙烯)]。K值随频率变化,在频率为50~60Hz时数值较小。介电常数是一个比例(聚合物与等尺寸真空存储的电荷之比),没有单位,只是一个无量纲数值。
2.介电常数的测试程序和影响K值的因素
基于上述原理,随着聚烯烃绝缘电缆的老化和氧化(如形成水树),其K值会略微增加。
3.介质损耗
从上节的讨论中可以看出,电缆绝缘类似电容。在交流电场下,多数电容会损失部分电能。每个周期内,绝缘体消耗能量与存储能量的比率称为损耗因数,或者(绝缘系统承受正弦交变电场时的损耗角正切)。这种能量损耗转化成热量,因此损耗因数可作为衡量绝缘效率的参量。
损耗也可用功率因数表示,它是损耗角的正弦值。功率因数与损耗因数不同,但<0.1时,两者的数值很接近。低损耗绝缘与此类似,一般总是小于0.1(因此两个因数的数值差异可以忽略)。随着损耗增加,和的差异变大。
这里谈到的损耗由聚合物移动产生,相关机理参见《运行场强下绝缘材料的响应:极化》。对于K值,损耗与频率和温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