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总是不给武则天面子,为何他死后,女皇也“生不如死”?

武周久视元年,西元700年,一代名臣狄仁杰,去世了。

久视这个年号,乃长生不老之意。武则天希望自己长生不老。如果说,上天真能给她长生不老药,且还可以让她在世间再选一人陪她,她选的,绝不会是那些张易之、薛怀义之类的男宠,而是狄公仁杰。

可惜,就在年号改久视这年冬季,狄仁杰,弃武则天而去。

武则天为之嚎哭泪下。她心中那个痛啊,实在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资治通鉴》里的四个字,或许最准确——太后泣曰:“朝堂空矣!”

满朝大臣,难道真的没一个,能比得上狄仁杰吗?

清朝编著了《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的蔡东藩,对此有精辟评论——当日者嬖幸擅权,盈廷芜秽,无一非武氏家奴,惟娄狄二公,以功名终,颇有重名,然娄师德只务圆融,不知大体,所差强人意者,惟狄仁杰一人。

众人皆醉他独醒,众人皆谄他独谏,众人皆自甘为武氏之奴,而他却保持独立人格。

狄仁杰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专门给武则天添堵。

略举几例——

武则天为了武家天下能够万万年,欲以侄儿武三思为太子。然改立太子,乃是大事,牵涉朝野内外,并非想立谁就能立谁的,至少,在程序上,得做齐一些,让人揪不到小辫子。于是她召集宰相们开会,把自己的想法给大家讲了,让大家拿个主意。大臣们能在武氏暴戾之下生存且身居重位,大半都是久经考验的人精。是故,就算心里有话,也绝不表达出来。“众莫敢对”,没人一敢说话,愿说话。

唯狄仁杰不管那么多。

——臣观天人未厌唐德。比匈奴犯边,陛下使梁王三思募勇士於市,逾月不及千人。庐陵王代之,不浃日,辄五万。今欲继统,非庐陵王莫可。

他的理由是充分的,敌人来犯,武三思去招兵,一个多月,竟然不到一千人报名;李显一去,不数日,竟然有五万人愿意效死。天下百姓之思念李唐,还用得着说吗?既然如此,除了庐陵王来继位,还有谁能保证之后的江山稳固?

此话虽然以事实举例,实际上带着些威胁的性质——若让你们武家人继统,嘿嘿,他们又没有您老这等威望,只怕难服天下之心,迟早是被掀下台的命啊!

太不中听了,难怪“后怒,罢议”,长袖一甩,怒冲冲地下朝了!

武则天走后,我们可以猜测一下,当时留下的几个宰相,会说些什么话?做些什么动作呢?或许,他们不敢说话,因为武后一朝,密告者众,比起数百年后朱元璋之锦衣卫,只强不差,怕会落下把柄,但眼神表示一下钦佩,应该还是必须的。

武则天好佛,想要造一座顶天立地的佛陀大像。但要钱啊,算了算,需数百万,国库里,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然则,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自然就有人给武则天出主意,“诏天下僧日施一钱助之”。日施一文,难道要每个和尚每天跑官府去交一文钱吗?明显不能。为提高效率,那就先征个三年五年吧(这是我猜测的),一次性多收点,反正,也是造佛像嘛,和尚尼姑以后来京城玩,可以参观,可以围坐念经,这可是民生工程啊!

但狄仁杰又看不过眼了,上奏说——工不役鬼,必在役人;物不天降,终由地出。不损百姓,且将何求?今边垂未宁,宜宽征镇之傜,省不急之务。就令顾作,以济穷人,既失农时,是为弃本。且无官助,理不得成。既费官财,又竭人力,一方有难,何以救之?

大意就是现在边地不稳,民非富足,那些不急的事,就不要做了。若做,受损的必定是老百姓。和尚尼姑又不事生产,他们的钱,还不是从民众那来的吗?若修这东西,官府的钱没了,民间也空了,还费很多人力——打仗都会征不到人啊!皇上,三思!

讲得挺有道理是吧?正因如此,武则天也就采纳了他的谏言,“由是罢役”,但心里,肯定是很不爽的。

然则,就是这样个添堵的大臣,却让武则天在朝廷有大事讨论,却没法整出个结果来的时候,仰天长叹,“天夺吾国老何太早邪!”

若说奸佞们的溜须拍马,能让武媚娘周身舒坦,如沐春风;真正能让她满足自己做个名垂青史女皇的理想的,却还是如寒风般凛冽的直言之人狄怀英——千金亦得,知己难求。

狄公一死,武则天也是“生不如死”,愁坏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