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究竟谁走漏的风声,导致秘密押送生辰纲的杨志一伙被劫?
杨角风谈水浒第46期:
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传》中相当精彩的一个片段,大家在为吴用、晁盖等人的计谋得逞喝彩的同时,也为杨志的悲惨遭遇而感到惋惜。
而整个生辰纲被劫事件,最诡异的一点就在于,杨志一伙人不仅是乔装打扮出行,而且行踪也是严格保密的。况且当初闲汉刘唐跑到山东郓城县晁盖家中,汇报此事时,杨志一伙还没有出发呢。
那么,究竟是谁泄露了押运生辰纲一事,以及杨志一伙的行走路线和时间呢?
杨角风谈水浒第46期:水浒传:杨志是乔装打扮秘密押送生辰纲,为什么还是走漏了风声?
一、
要想解释清楚这件事,我们首先要搞明白,他们抢夺的生辰纲究竟是啥玩意?
其实,小时候看《水浒传》不明所以,一直以为生辰纲就是类似于花岗岩的石头,当时还纳闷,一群人抢石头干嘛?
实际上生辰纲啊,不是石头,也不是钱,而是比较值钱的物品,一共装了十一担,价值十万贯,是梁中书送给老岳父蔡京的生日礼物。
梁中书之所以这么大费周折的给老岳父过生日,其实也是家中的蔡夫人,催得紧。当时梁中书刚刚收了杨志,正是志得意满之时,结果这一年的端阳节,蔡夫人发话了:
“相公自从山身,今日为一统帅,掌握国家重任,这功名富贵从何而来?”
梁中书一听就明白夫人是何意了,一方面是自己自幼读书,颇知经史,有当官的基础。但光有这些不管用,历史上抑郁不得志的人海了去了,还不是老岳父蔡太师提携,才有今天嘛。
蔡夫人进一步提醒:
“相公既知我父恩德,如何忘了他生辰?”
就这样,引出了生辰纲的来历,但这些玩意并不是梁中书生产不出来的,而是他买的:
“下官如何不记得泰山是六月十五日生辰。已经人将十万贯收买金珠宝贝,送上京师庆寿。”
一旦涉及到公开买卖,那么,给蔡太师过寿的事,也就不再是秘密,而是尽人皆知。
二、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梁中书即将把一批价值十万贯的宝贝,运往京师(汴梁)送到蔡京的府上。
这个问题,其实也很好理解,假如你是梁中书府上的人,还恰巧接了这个差事。手握十万贯钱,去采购金珠宝贝,怎么解释这种行为?
难道说,老爷就是喜欢这些东西,特意让小的前来采购?
别搞笑了,你家老爷的喜欢也挺奇怪的,间歇式发作,每年到这时候都喜欢一次,骗鬼呢?
别忘了,去年,梁中书也是这时候采购了一大批金银宝贝,运往了京师:
“上年收买了许多玩器并金珠宝贝,使人送去,不到半路,尽被贼人劫了,枉费了这一遭财物……”
所以,正常的操作应该是这样的:
手下人怀揣十万贯巨款钱去采购,怎么采购物品倒是其次,关键是怎么通过这次采购,肥了自己的腰包,这才是最重要的。
有了之前购买的经历,他不可能挨家店的去转,而会事先放出话去。说梁中书要采购一批金银宝珠,给蔡太师贺寿,大家若是有好东西,可以来找我卖。
也只有这样,才有暗中操作的可能,才能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让店家主动凑上来找你做生意,这回扣想不拿都难!
但是,这样一来,必然是满城风雨,毕竟有钱不赚,那是傻子,这也是刘唐为什么能得到消息的主要原因:
“小弟打听得北京大名府梁中书收买十万贯金珠宝贝玩器等物送上东京与他 丈人蔡太师庆生辰。”
三、
也就是说,梁中书要给蔡太师送礼的事,整个北京大名府必然传得沸沸扬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是梁中书的手下人办事不利吗?
也不是,实际上梁中书根本就没有对自己的送礼行为进行保密,这一点他确实不如杨志谨慎。在他点名让杨志负责押运之后,说了自己的押运打算,当时杨志脸色就变了,要撂挑子不干:
“着落大名府差十辆太平车子;帐前十个厢禁军,监押着车;每辆上各插 一把黄旗,上写着'献贺太师生辰纲’。”
尤其是最后这句,每辆车上都插上黄旗,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押运的是什么,还专门提醒一下:
“献贺太师生辰纲!“
由此,有一批价值十万贯的生辰纲即将运送到京师,这个信息是确定无疑了,可是,什么时候运,从哪条路走,吴用和晁盖等人,又是如何得知的呢?
这个问题,也不难,只需要知道蔡太师的生辰便能大体推断出,这批生辰纲的运送时间。
实际上,在当今朝廷,要想知道蔡京的生日,简直不要太容易了。毕竟他手握大权,想巴结他的人海了去了,若真有心,看看他家门口哪一天轿子多了,也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说不定就有有心人专门制作小册子,里面记载了朝廷各个大员的生辰八字,专门卖钱。
况且,梁中书派人采购的时候,可能也会特意强调,务必在哪天之前采购完毕,别误了蔡太师的生辰。
四、
所以,这条信息,也是被刘唐在大名府蹲街的时候,打听到了,并告知了晁盖:
“今年又收买十万金珠宝贝,早晚安排起程,要赶这六月十五日生辰。”
分析到这里,我们先来总结一下,刘唐给晁盖等人都带来了哪些信息?
一是,梁中书要送一批价值十万贯的生辰纲,从北京大名府运送到东京汴梁;二是,去年梁中书也安排人运送了一批生辰纲,但半路被劫了,所以,我们今年也可以干一票;三是,这批生辰纲,是必须赶在六月十五之前,运送到。
至于,杨志等人几号出发,走哪条路,这些信息,刘唐是不清楚的,毕竟他从大名府过来的时候,杨志等人还没有出发呢。
也就是说,刘唐所带来的信息,其实换个别的大名府的人,也能说出个一二来,并非什么绝密情报。
那么,吴用等人,又是如何算出来,杨志会走黄泥岗这条路呢?
实际上,他没算出来杨志走什么路,为此他们还特意安排刘唐,再去探探押运生辰纲的那伙人究竟走哪条路?
“前日所说央刘兄去探听路程从那里来,今日天晚,来早便请登程。”
这句话是吴用说给公孙胜的,意思就是讲,正打算派刘唐再去探探路呢,只是今晚太晚了,让他明早出发。
结果公孙胜嘿嘿一笑,不必去了:
“这一事不须去了。贫道已打听知他来的路数了,只是黄泥冈大路上来。”
五、
这就奇了怪了,难道公孙胜真的懂占卜之术,他怎么知道杨志必然会走黄泥冈那条路?
实际上,走黄泥冈这条路,并不难猜,因为从北京大名府到东京汴梁,若是走旱路,只有这个地方是必须要经过的点。
不仅公孙胜这样说,连押运生辰纲的杨志,在出发前也是这样跟梁中书说的:
“此去东京又无水路,都是旱路。经过的是紫金山,二龙山,桃花山,伞盖山,黄泥冈,白沙坞,野云渡,赤松林,这几处都是强人出没的去处。
书读到这里,也让人不得不感慨,堂堂的大宋朝,估计遍地是贼寇了。看看杨志说的这条路,二龙山和桃花山,我们后来得知,这里是有一伙强盗的,李忠和周通就在这里。
结合上次生辰纲被劫一事,若是那伙强盗还有想法的话,杨志等人也走不到黄泥冈。
当然,《水浒传》写到这里,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这些地点是有矛盾的,但并非我们要讲的重点,不展开解释。
而公孙胜为什么判定他们必然经过黄泥冈呢?
就是因为,他可是从蓟州府来的,蓟州府还在大名府的北边呢。公孙胜要想到济州府郓城县东溪村,是必然要经过大名府,可以说,他是一路走,一路探寻生辰纲可能要走的路线。
结果走到黄泥冈的时候,他发现,要是生辰纲运往开封府,这个地方是必经之路,怎么绕也绕不过去!
果然,五月半的时候,杨志一伙出发了,要赶到六月十五之前,到达开封府。
六、
可是到这里还没有完,他们又怎么知道杨志在哪一天到达黄泥冈,又怎么识别出他们就是押运生辰纲的人呢?
其实,他们并不知道杨志一伙哪一天到黄泥冈,他们能做的就是守株待兔,在黄泥冈附近找了白胜,住在了他家,吴用就说了:
“只这个白胜家,便是我们安身处。亦还要用了白胜。”
至于吴用一伙怎么认出了乔装打扮的杨志一伙,这简直不要太简单了,举个例子吧:
在便衣警察的眼中,大街上的小偷都是自带标签的,一认一个准。同样,在晁盖这伙人眼中,谁是便衣,他们也是一眼就能认出来,毕竟杨志的随从,可是他从军士中挑选出来的:
“行货也点十个壮健的厢禁军,却装做脚夫挑着。”
真正挑担的,都是些穷苦人家,哪有这么壮健,一看就是练家子的?况且他们身边,还站着一个凶神恶煞的杨志,动不动就拿藤条要抽挑担的?
果然,走到黄泥冈的时候,任凭杨志怎么抽,大家也是不肯走了:
“杨志拿起藤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无可奈何。”
所以,他们走到这里的时候,想不暴露都难,吴用等人为此还专门派人近距离观察,这一伙究竟是不是押运生辰纲的?
谁曾想,杨志自己就不打自招了:
“杨志却待要回言,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在那里舒头探脑价望……撇下藤条,拿了朴刀,赶入松林里来……”
由此,杨志等人没跑了……
当然,这里面也有变故,要是杨志一伙不肯喝加了蒙汗药的酒水咋办呢?
其实也没问题,当初吴用出主意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两种对策:
“我已安排定了圈套,只看他来的光景,力则力取,智则智取。”
意思就是说,若是来智的不行,那咱就强取,毕竟杨志一伙,除了他本人厉害一点外,其余人战斗力都不高,晁盖一伙是可以灭掉他们的。
综上:
生辰纲被劫,真不是吴用他们的计谋多么高超,而是因为杨志坏了事。本来按照梁中书的说法,用一支军队压着生辰纲运送,若真是如此,晁盖等人还真不好下手。
而且,杨志这个人太晦气,长得也晦气,对待手下人又太凶,想让人认不出都难。毕竟作为大名府到开封府的必经之路,沿途那么多客商,怎么就偏偏劫了你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