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的经济学逻辑

本文主要对社会中一些有意思的问题加以讨论,部分案例与观点来自书中,加之我的经验、思考、整理与拓展,从而形成本文的框架。

深度思考是我们最有力的武器,然而生活中很多习以为常的事件,我们往往忽视了其背后蕴含的深刻的社会学与经济学规律,我在文中引用了大量案例,并把最有趣的放在前面,以图避免行文枯燥,希望这些案例可以让你感受到事物背后的逻辑魅力。

第一部分 孤立无援的爱情

女朋友与科斯定律

一个男孩喜欢一个女孩,但是这个女孩已经有男朋友了,男生心中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坚持去追求,还是祝福她们?

如果用克斯定律定律来分析,理想情况下,无论这个女孩现在在和谁处朋友,她最后都会和合适的人在一起。因此,她和现在的朋友如果合适,她们就一定会在一起,如果不合适,则不会在一起。而她会不会和男主在一起,这是另一个问题,如果合适,就会在一起,如果不合适就不会在一起。

现实生活中,很多明星都经历几次婚姻最后和合适的人在一起,比如汪峰和章子怡。而也有很多人即使不合适却选择了默默忍受。是因为他们思想不够开放,也不够勇敢,宁愿忍受后半生的不快乐也不愿遭受别人的非议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因此做出了那样的选择。当然,在亲密关系中,宽容与理解也非常重要的。

科斯定律的一个重要含义是:

一项有价值的资源,不管一开始他的产权归谁,最后这项资源都会流入到最善利用他、能最大化其价值的人手里。

在制度设计中,我们应该尽量让这种资源的流动和分配更方便、更容易,从而提高各项经济资源被重新分配的使用的效率。

比如用户在Kindle中做的笔记数据,应该属于谁。按照科斯定律,应该属于亚马逊公司,因为它们可以让这些数据发挥最大的价值。国家是不是应该制定法律干涉呢,为保护隐私让用户的笔记只有自己可以看到?最好不要,制度最好给予资源灵活的流动性,让市场去决定谁来使用,因为资源最终会流向能发挥最大价值的一方。可以简单理解为,谁用的好,就属于谁。

为什么社会中出现:成功男性娶比自己小很多的女性这一现象

首先社会评判男性的标准普遍是事业成功,拥有足够多的财富。社会评判女性的标准普遍是容颜、身材(虽然我个人及其不认同)。而根据这样的标准,男性最具魅力的年龄往往在三四十岁,而女性最具魅力的年龄会在二三十岁,因此,处在最成功时期的男性与最具魅力的女性在一起,便会出现年龄相差巨大这一社会现象。因此,从理性的角度来讲,这是很合理的。

当然,站在我的角度来看,与容貌相比,个人修养可能更为重要一些。

事实上,从统计学的角度上来讲,世界上唯一真爱的人相遇的概率几乎为零。因此,婚姻最终的真相是,多数人都是在身边找一个相对比较合适的人结婚了。

第二部分 优美的制度

制度的制定,要鼓励人们创造财富,社会才会越来越好

一个经典事例:

古代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因此马路上经常会积累下很多无人清扫的马粪。一个人在马路上收集了10堆马粪,然后去找车来拉。第二个人路过看到这么多堆马粪,问附近的人是否有主人,附近的人说不知道,于是他把这些马粪运回到自己田里。第一个人回来后发现马粪被人运走,于是把第二个人告上法庭。

此时,案件有多种判法,比如标记说,堆起马粪的人如果做了标记,才能证明其属于他,否则就是公共财产;

再如,劳动说,谁把他堆起来就属于谁;

再如,搬运说,谁运走就属于谁。

最终法官采用的是劳动说。即,谁进行了劳动,就属于谁。而这一判决有着深远的意义。

如果判给第二个人,预示着法律认可那些轻易可以把别人东西据为己有的行为,长期发展的结果是,会有更多的人不靠自己的劳动来获取财富,更希望窃取别人的劳动成果;

若判给第一个人,则意味着认可那些用自己劳动创造财富的人。这样,每个人会更加积极的自己创造财富,因为法律会保护他们创造的成果。

而现在社会中,知识产权,发明专利等等法律法规的建立,均是同样的道理。执政者应该鼓励那些发明创造者的成果,并允许他们获利,而打击那些想要不劳而获窃取别人研发成果的行为,这样才有更多的人和企业愿意创新、创造,从而使国民和国家更有活力与希望。

公正背后,是社会长远的效率的考量

交通肇事者应该负责,否则就不公平。

表面来看,是肇事者伤害了他人的生命,因此要接受惩罚。而长远的效率考量是,如果不对肇事者进行惩罚,那么,大家避免事故的意识淡薄,交通混乱,整个交通体系效率下降,道路将失去其本来的价值。

义务征兵政策中的机会成本

一个青年被征去当兵后,就不能从事社会中的其他职业,于是社会中可能因此失去一位化学家,一位物理学家。

我们可以看看使用货币激励机制来解决这一问题。

当国内政府给一百元酬劳征兵时,没有人愿意。当给一千元酬劳,这时来的第一个人,则是在其他地方能获得的工作机会比一千元酬劳少的人。因此,这样的机制筛选下来,愿意来当义务兵的基本不是最优质的人力资源,而义务士兵本来也并不需要选用社会中最优质的人来担任。这一做法,准确的筛选了目标人群,不会浪费在其他领域有更好发展优势的人,机会成本最小。

经济学视角下的中间商赚差价

先说结论:中间商把商品从厂家所在地运到各地门店,降低了消费者单独去厂家处购买的物流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了社会效益。

我们所说的中间商,其实指的是传统零售中的经销商。以下问题均在传统门店零售的范围内讨论,即不包含电商销售的情况。

经销商从厂家购买一批商品,通过物流运回其所在地,销售给消费者,由于经销商自己先承担了物流费用,因此,他在销售这一批商品时,会在厂家供货价的基础上加价,加的价格包含两部分,一是他运输这批货的物流成本,二他预期获取的利润。最终这部分加价会平摊到商品单价上进行销售。所以,比如一台奥克斯空调,经销商从厂家拿货的价格是每台1000元,但他运回门店销售时,可能每台售价1500元。

我们都不喜欢中间商赚差价,会想,如果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就好了。

但实际可能并不是这样的。

试想,如果没有中间商将商品从厂家处运回到消费者所在地,每个人自己找物流去运回购买的空调,那样所有消费者的物流成本总和将会比中间商一次性运输成本更高。

于是我们可以发现:

中间商其实降低了整个社会的物流成本,提高了消费者全体的购物效率。

上面说的是传统门店零售情况下的经销商。而在电商模式中,经销商成为众多的电商卖家,他们所起到的作用是帮助厂家(或品牌方)传播商品信息给更多的消费者,他们不能再降低物流成本了,因为厂家发货和经销商发货,物流成本没有太大差别。因此,在电商模式中,经销商在社会效益方面贡献的价值下降了。

第三部分 竞争的逻辑

供给侧竞争与需求侧竞争

先说结论,供给侧竞争使大众受益,需求侧竞争则造成资源的浪费。

供给侧竞争的例子如,外卖行业中美团、饿了么是供给侧,消费者是需求侧。美团与饿了么在外卖业务上的竞争,导致外卖价格下降,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

需求侧竞争的例子如,一项政府福利政策准备给某家企业发放总额100万的补贴,此时,政府是供给侧,企业是需求侧。可能有十家企业为了得到补贴都花费了20万元来打点人脉,加起来花费了200万,最终某家企业获得了这100万,其他企业花出去的打点费用都打水漂了。从整个社会资源的角度来看,所有企业加起来花费了200万,最终获得100万,因此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而这个浪费,由需求侧的竞争造成。

再如各种竞价的场景,如亚马逊、百度、微博的竞价广告,需求者的竞争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但总体来说,我相信竞争比垄断更利于世界文明的进步。

竞争需要有一个规则

社会的很多规则是围绕竞争设置的规则,如以前分配粮食,按人头计算分配。而现在你要用货币去购买,这是大多数场景中解决竞争的规则。而通过高考成绩来决定谁去读什么大学,也是国家制定的一种竞争规则。

对于同一事物的分配规则,历史的社会中可能有过多种尝试,而现在留存下来的,基本是经过历史探索后发现的最有效的解决方式。

而无论哪种规则,都会有某些人具备优势,做不到绝对的公平。如果用暴力作为标准,强壮的人有优势;用智力做标准,聪明的人有优势;用金钱做标准,富有的人有优势。

是竞争就会有成本

一旦把竞争的规则确定下来,人们就会朝着那个方向去努力,这个努力的过程,耗费资源,时间,金钱等成本。

比如,以暴力为标准,人们就会耗费时间去锻炼身体,甚至不惜花钱请教练指导;以考试成绩为标准,人们就会去花时间解更多的题让自己更聪明,或者花钱找辅导老师辅导;以职位做标准,人们就会花钱托关系让自己升职,这也是一种成本。

因此,规则本身就带来成本。

哪种竞争规则是有积极意义的?

按照出价高低来竞争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人们为了购买更优质的商品或服务,就会努力赚钱,而赚钱就要为其他人制造商品或提供服务,从而促进社会的繁荣。当然它的弊端在于,富有的人可能占有大量资源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如果问:价格为竞争标准的规则下,穷人怎么办?

价格为竞争标准就是让富人比穷人享有更多,从而激励所有人创造财富。如果富人享受不到比穷人更优的生活,那么这套机制也就没有意义。因此,穷人也应该积极参加创造和生产活动,而不是仅仅依靠政府救济。

在软件产品机制设计,薪酬绩效设计,公司架构设计中都有着相同的底层逻辑,即通过激励机制与竞争机制来约束生态,从而寻求最优解。

竞争升级

一家公司把另一家公司收购了,那么,整个生态中,竞争程度会下降吗?答案是不会。因为收购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竞争力,将来进行更大范围的竞争,与更强的对手竞争。竞争升级为更激烈的竞争。

第四部分 孤独的价格

价格筛选的不是贫富,而是需求

有两条道路,一条近的道路,一条较远。近的道路需要收费200元,从而,有急事赶时间的人,即使他不富有,也会愿意花费200元走近道,而不赶时间并或价格敏感的用户,则选择远的道路。

收费可以将需求较弱的人劝退,从而,通过价格区别出了强、弱需求背后对应的用户。

再如国内电商平台,拼多多与京东,有人对时效、质量要求高并且对价格不敏感,希望上午买下午就可以收到,那就用京东;有人对价格敏感并且对时效、质量要求不高,那就用拼多多。价格其实不是筛选贫富,而是筛选了需求,只是需求一定程度可以反映出贫富,因此表面看来价格筛选了贫富。

再举个例子,互联网公司的价格歧视,像美团,滴滴的APP,当检测到你的手机是苹果手机,你点外卖或打车的结算费用就会高一点,当检测到手机是安卓手机,则结算费用会低一点。我没有做过支付业务,因此不知道这是否是因为苹果手机支付时苹果公司会收取服务费所致,如果是的话,那便不算价格歧视,因为这个支付服务费,消费者不承担就要平台或商家来承担,按逻辑应该由消费者来承担,因为是消费者自己选择用苹果手机的。

价格管制造成供给短缺

一个有趣的案例:一座城市发生地震和火灾,导致40万人失去住所,那么,这座城市会不会出现住房紧张的情况呢?这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答案是不会。

地震后,房屋短缺,房租价格上升,于是,原来不愿把房子租出去的人也想借此机会大赚一笔,于是有房子的人基本都愿意出租房间或者床位。这时的市场表现是供给上升。同时,受灾人群中不愿花费这么多钱租房的,都快速的逃亡到其他城市寻求亲戚朋友的救助。

因此市场没有出现房屋短缺的情景。

而之后,政府希望帮助穷人,于是对房租的价格进行了管制,即要求出租者降低房租。此令一处,有房子的人看到无利可图,于是都不再愿意租房给别人住了。因此,市场出现了房屋短缺的情况。

政府本想帮助穷人,没想到最后导致他们无房可住。

价格管制会直接导致短缺。

第五部分 社会百象

”贼“有什么错?

贼的行为,通过不创造价值的体力劳动,强行将物品归属权发生了转移。

贼的行为有两方面的危害:

第一,如果不打击,则会使更多人只想窃取,而不去创造。最后整个社会失去创造动力,阻碍社会发展。

第二,贼增加了人们安装锁与防范贼的成本。如果没有贼,造锁的成本就可以节省下来,用到其他地方创造经济价值。

廉租房带来的一个社会问题

结论是:社会流动性降低,上升渠道收窄。

分到廉租房的人,即使他们以后生活改善了或者外面有个更好的机会,他们因不愿放弃房子而不会离开,子女也在当地受教育,即使有机会到更好的地方就读。于是导致社会流动性降低,上升渠道收窄。

虽然我对此结论持怀疑态度,但这是至少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原材料价格,商品价格,需求量,三者到底是谁影响谁

结论是,需求影响商品价格,从而再影响原材料价格。而不是相反,原材料价格影响商品价格。

当然,原材料涨价了,商品也涨价,但这里说的是最根本的起决定性因素的是什么?即原材料的涨价不是起因,而是结果,起因是需求上升了,导致原材料涨价。

同理,为什么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学费比其他专业要高?原因是社会中企业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需求大,然后导致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薪资普遍也较高,然后导致学校培养其的学费也提高。

而土地价格,房价,房屋需求,三者之间的关系也类似,不是土地价格决定房价,而是需求决定房价和土地价格。

需求决定价格,是最为朴素的法则。而根据政治经济学的理念,其价值则是不变的,用其蕴含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来衡量。

一种思考问题视角:外部矛盾内部化

比如一辆火车经过一片农田,铁轨的火星点燃了农田,农田主人将铁路公司告上法庭,这时案件应该怎么判?这似乎很难决断。

但如果把这个外部双方矛盾的对立内部化,即假设火车和农田都是属于同一个人的,那这个人会如何处理?估计他会在铁路与田地相接的地方设立一小段屏障,或者田地边缘不种植作物。因此,这个案件的矛盾瞬间变得简单了。当然,这里提供一种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并不是说案件应该判铁路公司不承担责任。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是指“新增”带来的价值下降。比如你在沙漠里很久没有喝到水,当遇到一个绿洲,喝到的第一口水是最甜美的,而喝第十口的时候,可能已经没有那么甜美了,当你喝够了再让你喝,这水不仅不再美好甚至让你排斥。这就是水带来的幸福感边际效益递减。

如何分饼,决定饼能做多大

利益分配机制,决定着参与各方的积极性,好的利益分配机制能够带动各方积极性,从而把事情做大。

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是向正在工作的人征收一笔钱,直接把这笔钱给已经退休的人。是一种同一时期、不同人群之间进行财富分配的策略。而不是你缴纳的钱政府帮你存着,等你退休再返还给你。

但这个制度有个缺陷,当一批人退休后,必须有相当量的年轻人补上,这样退休的人才能获得养老金,因为当时他们缴纳的钱已经被当时的退休人领走了。所以,国家的就业人数要稳定,不仅仅影响生产力,对退休人群的生活保障也有影响。

贸易的顺差与逆差并不重要

比如中国向美国进口的产品,多余向美国出口的产品,则对中国而言,货币净流出,则中国出现贸易逆差。

对一个国家出现贸易逆差没有关系,即单边的顺差或逆差不重要。比如,中国向美国进口时,货币流入美国;美国向印度进口时,货币流入印度;印度向中国进口时,货币流入中国。世界各国的贸易中,每个国家有自己擅长的工业或消费品或原材料,因此,某一国家来说,一般可以达到一种平衡。

这种国际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使得每个国家生产自己国家最有优势、成本最低的产品、效率最高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可以使每个国家都受益。从而达到世界生态的效益最大化。

自由贸易对消费者是件好事,它给我们带来的益处是,可以享受到其他国家的成果,否则,我们国内消费者只能享受国内的生产的产品,汽车企业没有来自德国的发动机,制造企业没有来自德国的机床,最后导致我们的生活质量下降。但自由贸易的弊端也昭然若揭, 每个国家出口商品的利润不同,造成各国之间贸易收益不同。

将高品质商品与低品质商品区分出来

卖假冒伪劣产品的商人,不仅伤害消费者的利益,也伤害到卖高质量商品的商人,可能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最终导致交易系统混乱。

我们不怕有低品质的商品,重要的是,需要把低品质与高品质区分出来,让用户去选择,这样交易的伤害降到最低。

用“随意可终止的合同”条款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品牌加盟店模式中,拿我最爱的张亮麻辣烫来说,加盟者需要根据总店的要求装修、买指定的餐具、指定的配料、提供标准的服务,只要有一点不合格就可以可能面临总部解除合同的威胁。

这看似对加盟者太过苛刻。但其背后的逻辑是:

如果一家店偷工减料或者提供的服务差,消费者不会指责这一家家门店,而是指向张亮麻辣烫这一品牌,从而直接影响到其他千百家家门店的生意,即每一个加盟店都有着很强的“负外部性”。

而当加盟店偷偷做违规操作时,品牌方很难及时知道,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因此需要用大的代价来约束加盟店的行为,以避免出现个别门店违规操作给其他所有门店带来损失。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看似那么不公平的合作协议了。

每当我们看到一种合约形式极其不公平,但它又很持久,存在很广泛时,他背后的原因往往是,这种严苛的合约是为了纠正(或避免)另一种更大的不公平。

一个社会调查结论

社会上大量和财富转移相关的公共政策,最后受益的都是中产阶层,付出代价的是最富的和最穷的人。

End

最浪漫的英雄主义是看清生命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

(ljyspenser)

(0)

相关推荐

  •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扯淡!

    前言: 最近在得到大学上课,有个朋友问我什么是供应链.我回答,"就是把A商品从生产厂房转移到零售门店的中间环节,简单理解,就是搬运工." 可能这样的回答,他并不满意,或另有深意.他 ...

  • 《5分钟商学院·基础》第02周:商业世界五大基本逻辑

    006.流量成本 每获得一个客户要为此付出去的基本价格.[用流量成本来统一所有零售方式,无论线下还是线上,懂得计算每一种流量来源的成本]用付出的成本(包括机会成本),除以带来的客户数量,得到流量成本. ...

  • 关于电商经济的思考(凌少思考2020

    时间回到20年前,很多人的购物模式还是逛街去各种百货商店,如果想买一些零食.香烟.饮料只能去周边的小卖部或者杂货店,现在想想似乎时过境迁,可能超市和大卖场也只是老年人的最爱了,只要是但凡年轻点的人或者 ...

  • 从财富的创造与分配逻辑,看赚钱这件事

    赚钱,即财富的分配.当我们说想赚钱时,其实是在说我想要在社会财富分配中分到更多. 财富是社会给的.赚钱就是把自己放在分配体系中的有利位置,在分配规律的作用下,赚钱是自然而然的事,而这一切都以正确认识财 ...

  • 腾讯阿里带不动!社区团购被抛弃,始于老板天天谈颠覆!

    原创:net百晓生 来源 : TOP互联网 转载授权联系微信:qiyuedayang 1. 每日优鲜泣血上市!   机构捶胸顿足,散户呼天抢地.   最近,"社区电商第一股"--每 ...

  • 探索美好生活的经济学逻辑(新书评介)

    赖德胜撰著的<美好生活经济学>一书,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为论公平.思教育.悟人文.观社会.谈治学五个部分,紧紧围绕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等党中央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展开论述 ...

  • 探索美好生活的经济学逻辑

    赖德胜撰著的<美好生活经济学>一书,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为论公平.思教育.悟人文.观社会.谈治学五个部分,紧紧围绕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等党中央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展开论述 ...

  • 政治经济学逻辑中的政治哲学颠覆——青年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解读

    张一兵 | 政治经济学逻辑中的政治哲学颠覆--青年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解读 张一兵 ◆文 在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对青年恩格斯并非是不重视的.可是,学者总是愿意相信是马克思 ...

  • 【环经观察】降低用车强度的经济学逻辑

    [环经观察]16014 降低用车强度的经济学逻辑 李志青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 副主任 为缓解拥堵计,为改善空气质量计,北京拟出台地方条例来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也就是说,在目前实施单双号限行等临时 ...

  • 道家无为而治的底层逻辑,以经济学理论,解析文景之治的富国奥秘

    上篇文章我们分析了汉朝初年儒家.法家的处境,总结起来,双方都在相互渗透排挤. 朝廷方面,法家军功集团垄断大部分官职,儒家宗族只能盘踞乡村,属于儒法并存偏向法家. 诸侯国方面,虽然刘氏皇亲在自己封国内也 ...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交易逻辑

    TEXT             文 / 刘泽  编辑/阿Q 法国经济学家:埃斯特.杜弗洛 上面这位姐姐跟她老公一起写了一本书<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这本书是她夫妻俩20年 ...

  • 【学术连线】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逻辑:兼论中国气派的区域经济学构建

    但是,长期从事空间经济分析的经济地理学家(空间经济分析的地理学派)则认为Krugman 的NEG既不新,也不是经济地理学,只能称作地理经济学,他们认为Krugman 对区域进行建模,只是在研究&quo ...

  • 杨洪源 | 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统一             历史 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杨洪源 | 文     逻辑                                           经济学    ...

  • 讲义 | 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按:本文是讲解<经济解释>第一卷第九章的内容.略长,真爱请看完,不爱请忽略. 年前我们正好讲完了<经济解释>的第一卷,第九章在之前的版本中是没有的,在罗辑思维的版本中才加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