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新读之(南宋)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心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一读标题
水调歌头是词牌,可不考虑。
多景楼,某处楼阁,从注释可知相关信息。
二读作者
南宋顶流诗从,可略。
三读注释
可知这是作者游览多景楼时所作,结合作者际遇和金兵词条,此词定跟抗金,收复失地,报国等等有关。
四读诗文
江左,长江的左边。长江在江西九江这里向北拐弯,古人读地图是面南背北,所以长江在九江拐弯后以东地区就被称之为江左,也称江东。
古徐州,指镇江,东晋南渡后,设置了许多侨州侨郡。
前两句,称赞镇江的地理位置很重要。
连山两句,是赞多景楼的位置。是在连绵的山中,北固山上云雾缥缈的好地方。
鼓角三句:写边境状况,镇江之北就是敌境,战鼓声,号角声不时的响起,边境的烽火连天,此落彼又起。令人不由想起当年三国时期的事。
千里两句:接上句忆孙刘之事,当年联军军威雄壮,打败北方曹操。
露沾草三句,写出当时的季节时令,秋天,草木飘落,情绪自然悲伤。
使君两句:因他当时是陪同知府方滋一起登多景楼的,这两句是对方滋的称赞。
不见五句:追忆羊祜往事,对登山游览产生感叹。山一直都在,自古以来登山者无数,但许多人最后都默默无闻,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只有羊祜的名声千古留传,羊祜曾登临过湖北襄阳城外的岘(xiàn)山,他感叹说“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主要是因为羊祜能为国家建功立业。
诗意综释:
江东一带据有险要形势的地方,第一要数像屏障般雄伟的镇江。这里山挽山,山连山,就像画图般莽莽苍苍,而咱们今天登临的多景楼更是修建云渺渺,水隐隐,景色特别优美的。
江北就是敌境,风中传来的战鼓声和号角声让人感到格外悲壮。烽火连天,明明灭灭隔江相望,如烟往事啊,这里不由得让想起孙权、刘备的往事,当年他们在这里共商破曹。那时候,孙刘联军的军容啊,银戈金甲千里都闪着光芒。军士们宿营时,成千上万的行军灶烟火升腾,将士们都像勇猛的貔貅一样。
大人你看,露珠凝结在草叶上,秋风吹过,黄叶飘落,现在正是秋天时节。方大人哟,你格局高远,气魄恢宏豪放。什么千古以来的愁啊忧的,全被你谈笑间一扫而光。
君不见羊祜当年曾登临襄阳城外的岘山,发生感慨,感叹那些无数的登山者早已被历史长河湮没,啥名声都没能留下来,他们的遗恨难以细说,只是白白的令人黯然神伤。而只有羊祜,因为他能为国家建立不世的功业,他的英名如同浩浩汉江流传千年。
浅析:
这首词是与行政长官方滋的登山之作,他在上阙指出镇江这里的地理位置重要,引用孙刘打败曹操的往事,隐含有提醒方滋,咱们肩上的责任重大之意。下阙借羊祜的典故,既有勉励方滋,同时也表达自身,希望能像羊祜那样为国家建功立业,千载留名。但他又很清醒地明白当时的形势,这种希望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因此这其中又蕴含着深深的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