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上|课内诗歌练习
A.诗句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壮观景象,气象恢宏博大。
B.“若”字表明作者写的是虚景,即诗句表达的是诗人的主观感受。
C.诗人运用了借景抒情、动静结合等手法使意境瑰丽开阔。
D.诗句较之“树木百草”“秋风洪波”的描绘,更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
A.全诗借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积极进取精神。
B.“东临碣石”两句以“观”字总领全篇,点名了观沧海的地点。
C.“水何澹澹”两句,动静相衬,写出了大海的全景。
D.“日月之行”四句具体描写了大海吞吐日月星汉的真实景象。
A.“东临”两句既点明“观”的位置,又有“君临天下”的气势。
B.“水何”两句既有大海的动静相称,又勾勒了大海的辽阔壮观。
C.“树木”四句虚写山岛与海水的景象,表现其不息的生命活力。
D.“日月”四句想象大海吞吐星辰的景象,表现诗人旷达的胸襟。
A.前四句写大海全景以及碣石山与海岛相对峙的样子。
B.“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不符合秋天的景物特征。
C.“日月之行”四句体现了诗人吞吐宇宙的博大胸襟。
D.“幸甚至哉”感叹北征乌桓能得胜而归是很幸运的。
A.这首诗描绘了大海壮丽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渴望统一天下的豪情壮志。
B.“水何澹澹”中“澹澹”的意思是水波荡漾的样子。
C.“日月之行”四句写的是诗人观赏到的壮阔景象。
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为诗歌加的套语,与诗歌内容没有直接联系。
A.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于是写了这首诗。
B.首句写“杨花落尽”和“子规啼”点明时令,融情于景,为后面的抒情做了铺垫。
C.第二句中“过五溪”三字看似平淡,其实是写出了龙标的荒远和对友人的同情。
D.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表达了诗人的优愁、无奈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诗人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D.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作者的浪漫主义风格。
A.第一句写出了春天将尽之际的萧条与凄楚。
B.第二句表现了友人在被贬赴任路途的艰辛。
C.第三句借明月表达对赴任友人怀念与同情。
D.第四句是表达自己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A.首联中的“青山”当指北固山,“客路”即驿道,表示坐船后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B.颔联写景的观察点在船上,视眼开阔,心潮澎湃,此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充满期待,心情乐观昂扬。
C.颈联点明了时令,而“残”字则表达出作者对时间流逝之快而倍感消沉。
D.尾联直抒胸臆,以设问的形式来表达故园之思。
A.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馆之内。
B.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五、六两句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着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联系“乡书”一词,尾联中的“归雁”是指诗人希望借大雁给他传递家书。
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淼、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送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A.点明流浪旅人思秋的特定时间。
B.渲染既温情又悲凉的特殊氛围。
C.使得全曲情境交融,浑然一体。
D.烘托抒情主体怅惘若失的心绪。
A.首句展现的萧索景象,与游子的悲凉心境吻合。
B.“夕阳西下”照应首句中的“昏”字,点名了时间。
C.这首小令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深秋远行图。
D.这首小令表达了游子热爱秋景的情怀。
A.“昏鸦”的意思是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B.“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春天优美的景致。
C.“断肠人”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D. 这首曲写秋日黄昏旅途的情思。
A.“秋思”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所发的情思。
B.曲中凄凉与温馨的景象交织,催发了游子的感触。
C.曲中“古道西风瘦马”与“断肠人”等词句表明了游子漂泊之感。
D.前三句用九个富有秋天特征的景物营造出悲凉的氛围。
A.起首三句九处景物,突出画面昏暗、阴冷、苍凉的背景。
B.“枯藤”两句写途中见闻,“古道”句为游子境况描述。
C.“夕阳”两句直抒游子心理感受:天涯漂泊、悲凉无助。
D.本曲表达了游子的吟秋情怀,唱出了天下游子的心声。
A.“枯藤老树昏鸦”呈现出萧索枯败的冬日景象。
B.“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勾起旅人的向往之情。
C.“古道西风瘦马”写出游子漂泊无依的状态。
D.“断肠人在天涯”以游子思乡之苦收束全篇。
A.“枯”“老”等修饰语蕴含无限凄苦。
B.“小桥流水人家”是思念中的故乡。
C.多种景物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
D.整首曲写尽秋意却无一“秋”字。
A.“枯藤老树昏鸦”烘托了村落的古朴恬静和温馨。
B.“小桥流水”是游子对家乡的美好记忆。
C.“古道西风瘦马”写出了游子悲凉的境况。
D.“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了远在天涯的亲人因思念游子而无限悲伤。
A.点明流浪旅人思秋的特定时间。
B.渲染既温情又悲凉的特殊氛围。
C.使得全曲情境交融,浑然一体。
D.烘托抒情主体怅惘若失的心绪。
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最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天净沙·秋恩》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
C.两首诗歌都采用了直抒胸瘾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D.在表达手法上,前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