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处方】针灸配穴二十五法

针灸配穴二十五法

经络学说是针灸医学的主要基础理论。以经络理论为核心的辨证施治,是针灸疗法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针灸临床辨证配穴的原则来说,就是依据“经络所通,主治所及“的规律而进行“循经取穴”的。这种取穴,又叫“按经选穴”。现代临床常用的配穴方法有“三部配穴法”、“特定穴配穴法”和“对症配穴法”等。兹将历代以来的二十五种配穴方法列述于下。

01
PART
一般运用
一般除于局部病灶取穴外,更须酌配四肢部同等作用的孔穴助治,其疗效尤为迅速。他如病属急性实者,宜多刺四肢部孔穴;病属慢性虚寒者,宜多灸背部俞穴。
02
PART
单穴独用法
指某一穴位对某病或某症的疗效大。
如∶霍乱吐泻肢冷脉伏者,取神阙穴隔盐灸,即可温中回阳;小儿惊风刺印堂;昏晕猝倒掐人中(或用针法);贫血眩晕灸百会;溺水窒息针会阴;鼻出血灸上星等皆是。
他如大椎清热,陶道治疟,哑门治哑,长强疗痔等,均有一定的独特疗效。针灸取穴,贵在精当。对症下针,辄奏奇效。考诸史册,先例甚多。如:虢太子尸厥,扁鹊刺三阳五会(百会)而随起;曹操头痛难禁,华佗针脑空而立愈;高皇抱疾未瘥,李氏刺巨阙而后苏等等。
03
PART
双穴并用法
是采用主治某病的左右相同穴位,同时下针。这样左右开弓,双箭齐发,疗效更佳。
这样双管齐下,疗效则更为加强。
04
PART
四肢相应法
是在四肢部同时取穴,使之对内脏机能互相发生调整的作用。
05
PART
内外呼应法
是在某一部位的前后取穴、相对进针的方法。
如:人中配风府,对治脑病的作用大,能治中风牙关紧闭;哑门配廉泉,对治哑病的效能强,可治暴喑、中风失语;水道、归来配八髎、白环俞,对妇科疾病效果好,可治痛经、经闭、白带;气海关元、中极配命门、肾俞、精宫,对生殖疾患疗效佳,可治肾虚腰痛、遗精、滑精、阳痿等症。
06
PART
轮换交替法
是取某一局部或患野的诸穴,进行上、下、左、右、前、后的轮番施治。
每日或隔日选用一组穴位,轮换使用,如此既能使穴位针痕得以恢复,同时,又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07
PART
循经取穴法
是病在何经,即在该经取穴治疗。
如:手内侧痛及胸部病,取手三阴经穴;手外侧痛及头面、五官病,取手三阳经穴;头身外侧痛及腹背病,取足三阳经穴;足内侧痛及胸腹病,取足三阴经穴等等。各经之穴,主治不同医者当按经审病取穴,疗效尤为卓著。
08
PART
表里相配法
人有五脏六腑,经脉有三阴三阳,均是表里相配。
如:肺与大肠相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心包与三焦相表里。可以在其表里相配的两经中选择其互相协调的穴位配合使用,即可充分发挥治疗作用。
如:肺经与大肠经相表里,取合谷与太渊相配,就可治肺脏疾患;心经与小肠经相表里取神门与后溪相配,对癫、狂、痫均有镇静的作用;脾经与胃经相表里,取足三里与公孙相配,就可治疗胃病;取血海、地机、三阴交与水道、归来相配,对妇女盆腔生殖器官的疾患疗效大。诸经相配,余皆类推。
这种配穴法,临床使用,每收良效,向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在针灸歌赋中有关这方面的记载甚多。如《百症赋》说:“天府、合谷,鼻中衄血宜追”;“梦魇不宁,厉兑相谐于隐白”;“阴郄、后溪治盗汗之多出”;“女子少气漏血,不无交信、合阳”。又如《杂病穴法歌》说“腰连脚痛怎生医?环跳、行间与风市”等,都是将表里两经的穴位配伍使用的。近代在针刺麻醉方面表里配穴法也有应用。例如肺部手术取用三阳络透郄门,外关透内关等。这种由表透里或由里透表的方法,都是以经络的表里相配为理论根据的。
09
PART
俞募配穴法
“俞穴”是脏腑经气所输转的部位,有五脏俞和六腑俞,均散布于背部足太阳膀胱经。因其在背,故又有“背俞”之称。“募穴”是脏腑经气聚会的部位,有五脏募和六腑募均散布于胸腹部的任脉与手足阴、阳经,因为俞、募穴均与脏腑有密切的联系所以五脏六腑发生病变时,均可采用俞募配穴治疗。
10
PART
原络配穴法
又名“主客配穴法”。“原穴”即十二经脉分布于手足腕踝部位的十二个原穴。凡此十二原穴对内脏疾患的疗效很好。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云:“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络穴”即十五络脉分布于四肢、腹腰等处的十五个络穴。凡此十五络穴,对十二经脉的阴经与阳经起着联络的作用。取原络相配能通达内外,贯彻上下,对内脏与体表疾患均可治疗。
11
PART
八脉交会配穴法
又名“八法配穴法”。此法是根据奇经八脉的交会穴位互相配偶而成的。
如:内关(通于阴维)配公孙(通于冲脉),主治心病、胃痛、胸膈病;
后溪(通于督脉)配申脉(通于阳跷),主治头项病、耳病、目病、肩病、小肠病、膀胱病;
临泣(通于带脉)配外关(通于阳维),主治目病、耳病、面颊病、颈项病、肩病;
列缺(通于任脉)配照海(通于阴跷),主治肺病、胸膈病、咽喉病。
12
PART
八会配穴法
“八会”即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髓会悬钟、骨会大杼、脉会太渊。这些腧穴对脏、腑、筋、骨、气、血、脉等诸疾患,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
如:章门主治五脏病,以肝脾病为主;中脘主治六腑病,以胃与大肠病为主;膻中主治一切气病如胸膈胀闷、呼吸不利、呕逆噯气、嗌膈、哮喘等;膈俞主治一切血症,如咳血、吐血、衄血、崩漏、尿血、便血,痔血以及外伤出血等;阳陵泉主治筋病,如半身不遂、拘挛、瘫痪、痿痹、疼痛等;大杼主治骨病,如周身关节疼痛、项背强急、角弓反张等;悬钟主治髓病,如下肢瘫痪、痿软、疼痛等;太渊主治一切脉病,如无脉症、心肺疾患等。
13
PART
郄穴配穴法
“郄穴”多分布于筋骨空隙陷中,故名郄穴。这些腧穴,对一般急性疼痛的疾患疗效很好。
如:孔最主治咳逆唾血、头痛、咽肿等;
温溜主治头痛、面肿、口舌肿痛、喉痛、疔毒等;
梁丘主治胃痛、乳肿痛、膝肿痛等;
地机主治腹胁胀痛、小便不通、急性水肿、月经不调等;
阴郄主治心痛、吐血、盗汗等;
养老主治手臂肿痛、目视不明等;
金门主治小儿惊风、癫痫、耳聋等;
水泉主治心胸闷痛、足跟肿痛等;
郄门主治心胸疼痛、吐血、衄血等;
会宗主治手臂酸麻、胁肋疼痛等;
外丘主治头项强痛、胸胁胀痛等;
中都主治崩漏、疝痛、少腹急痛等;
阳交主治胸胁胀满、膝痛、足痿无力等;
筑宾主治癫狂、疝痛、呕吐涎沫等;
跗阳主治头重、头痛、腰痛、外踝红肿等;
交信主治月经不调、崩漏、阴挺、睾丸肿痛等。
14
PART
上下配穴法
是根据《灵枢经》:“病在上者取之下,病在下者高取之”的原则而配穴的。本法有“上病取下法”和“下病取上法”两种:
1.上病取下法:即上部发生病变用下部的穴位治疗。如:头部病,正头痛取解溪,偏头痛取侠溪,头项痛取昆仑,头顶痛取涌泉;目病取足临泣、光明;耳病取侠溪、金门;鼻病取京骨、内庭;口病取内庭、太溪、太冲等;肚腹病取足三里配内庭或足三里配公孙;腰背病取委中、昆仑或委中配承山等。
2.下病取上法:即下部发生病变用上部的穴位治疗。如:鼻塞、鼽衄取上星、通天;喉痛取印堂、阙上(印堂上五分处);下肢瘫痪取腰阳关、次髎、十二椎间等。然亦有上下并用的。如:闪挫腰痛取人中配长强(取其首尾相应可彻腰痛);脱肛、内痔取百会配长强等。这种配穴方法,古今临床均采用之。如《百症赋》说:“半身不遂,阳陵远达于曲池。”又说:“热病汗不出,大都更接于经渠。“癫、狂病甚,取少商相配于隐白(此四穴采用艾炷灸,每次灸7~15壮,一日一次,至愈为度。古称“鬼哭穴灸法”)就近代针麻配穴来说,亦多采用本法。如胃部分切除术的体针麻醉,上肢取内关,下肢取足三里或公孙相配。又如甲状腺摘除术的唇针麻醉,上唇取人中,下唇取承浆相配,均属于上下配穴的范围。
15
PART
三部配穴法
“三部”即局部、邻部、远部三处。又名“天、地、人配穴法”。此法为针灸临床惯用而极为广泛的配穴方法。如:
卒中昏倒、不省人事者,可取百会(天)涌泉(地)人中(人针之,以开窍醒脑,即可苏醒。
又如:
正面头痛(阳明头痛)可取印堂、头维、合谷、内庭;
偏头痛(少阳头痛)可取太阳、率谷、液门、侠溪;
头项痛(太阳头痛)可取天柱、大椎、后溪、昆仑;
头顶痛(厥阴头痛)可取百会、四神聪、太冲、涌泉。
目疾可取晴明、合谷、肝俞;
迎风流泪可取头临泣、风池、足临泣;
目生云翳可取睛明、丝竹空、中渚;
目赤肿痛可取攒竹、太阳、内迎香;
目视不明可取养老、天柱、光明、翳明、臂臑;
眼廉下垂可取阳白、攒竹、鱼腰、陷谷;
风炫烂眼可取凤眼、大骨空、小骨空、风池。
耳疾可取翳风、听会、合谷、肾俞;
肾虚耳鸣可取听宮、足三里、肾俞;
胆火耳聋可取侠溪、外关、耳门。
鼻疾可取迎香、上星、合谷;
鼻塞不闻香臭可取通天、天柱、迎香、内庭。
口疾可取承浆、禾髎、合谷、内庭;
口㖞可取地仓、颊车、列缺、太冲;
牙痛可取合谷、内庭、下关、太溪。
喉疾可取合谷、少商或液门、鱼际、照海;
白喉可取阙上、天突、合谷;
喑哑可取哑门、合谷、印堂、通里。
胸膺痛可取膻中、内关、丰隆;
胃痛可取中脘、梁门、足三里;
腹痛可取天枢、气海、上巨虚;
胁肋痛可取章门、京门、支沟、阳陵泉;
腰背痛可取章门、腰阳关、委中、昆仑。
他如周痹肢节酸楚或半身不遂者,上肢可取合谷、曲池、肩髃或外关、手三里、肩髎;
下肢可取环跳、阳陵泉、绝骨,或取环中、风市、足三里、昆仑等等。
16
PART
五行输配穴法
“五行输”是指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六十六个输穴。它的含义是: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因各穴与五行相配故名“五行输”。这种配穴方法,是按照五行生克的道理,依次配属输穴,并结合“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原则进行配穴。例如肺实证,咳喘胸满,则泻本经的合穴尺泽。因肺本身属金,尺泽属水金能生水,水为金子,这是实则泻其子的方法。如系肺虚证,多汗少气,则补本经的输穴太渊。因为太渊属土,土为金母,这是虚则补其母的意思。诸穴补泻由此类推。
17
PART
前后配穴法
此法就是在人体的各部前面和后面配穴治疗。这种配穴方法可分为头部、胸背部、腹腰部和四肢部四种。
1.头部:人中配风府治卒中;前顶配后顶治头痛;风府配迎香治鼻衄:天柱配迎香治鼻塞;哑门配廉泉治喑哑;风池配太阳治头风痛等。
2.胸背部:如膻中配膈俞治胸膈气闷;巨阙配心俞治心腹疼痛等。
3.腹腰部:如关元配命门治遗精、阳痿;水道归来配八治妇女月经不调等。
4.四肢部:三间配后溪治五指麻木;内关配外关治胸胁胀痛;曲池配少海治肘关节痛;髀关配承扶治股关节痛;曲泉配足阳关治膝关节痛;然谷配金门治足掌顽麻;丘虚配照海治踝关节扭伤疼痛等。
18
PART
阴阳配穴法
本法就是取阴经的腧穴与阳经的腧穴相配;或取阳经的腧穴与阳经的腧穴相配;或取阴经的腧穴与阴经的腧穴相配这种配穴方法,适用的范围很广,疗效颇佳。
1.阴经配阴经法:公孙配内关,主治胸腹疼痛;神门配三阴交,主治失眠遗精;神门配太溪,主治不寐梦纭。
2.阳经配阳经法:曲池配足三里,主治一切肠胃病发热病;合谷配内庭,主治牙痛、喉痛;合谷配外关,主治一切热病和头面五官病;支沟配阳陵泉,主治胁肋痛、肝胆病等。
3.阴经配阳经法:内关配足三里,主治胃痛呕吐;公孙配足三里、主治一切脾胃病:中脘配足三里,主治肚腹疼痛,消化不良;阴郄配后溪,主治心烦、盗汗;复溜配合谷,主治外感发热无汗等。
19
PART
肢末配穴法
即取上下肢及其末梢部的腧穴相互配合使用。此法适形于全身症状和脏腑疾病。如:
委中配曲泽(即四弯穴),主治高热、胸腹绞痛及四肢拘挛;
合谷配太冲(即四关穴)主治身热头痛、手足疼痛;
鱼际配照海,主治咽喉肿痛;
曲池配阳陵泉,主治半身不遂、四肢酸痛;
劳宮配涌泵,主治癫、狂、痫症;
八邪配八风,主治四肢浮肿、手足麻木;
手十二井配足十二井,主治五心烦热、高热昏迷;
宣配气端,主治霍乱吐泻、烦躁欲死。
20
PART
本经配穴法
凡是本经内脏发生病变可采用本经的腧穴治疗。
21
PART
少量文字一经连用和数经互用
1. “一经连用法”是在同一经脉的上下连续取穴;“数经互用法”是在同一部位采用数经的穴位进行治疗。此法多用于四肢痿痹等病。一经连用法:
取肩髃、曲池、合谷或肩髎、天井、外关,治上肢痿痹;
取环跳、阳陵泉、绝骨或髀关、阴市、足三里,治下肢痿痹;
取地仓、颊车、下关,治口眼㖞斜;
取大椎、至阳、筋缩、腰阳关、腰俞、长强,治破伤风;
取中睆、建里、水分、气海、中极,治水肿腹胀;
取肾俞、委中、承山、昆仑,治腰背疼痛等。
2.数经互用法:
取阳池、阳溪、大陵、中泉,治腕关节痛;
取曲池、小海、天井、少海,治肘关节痛;
取肩髎、肩髃、臑俞、云门,治肩关节痛;
取髀关、承扶、环跳,治髖关节痛;
取膝眼、曲泉、委中、阳关(髖骨),治膝关节痛;
取解溪、商丘、昆仑、丘虚,治踝关节痛。
取气海、关元、中极、曲骨、足三里、三阴交或取关元、水道、子宫、维宫、大敦、曲泉(以上两组排针穴位),治疗子宫下垂等。
22
PART
手三阳经下合穴配穴法
手三阳经的下合穴,即“大肠合于巨虚上廉,小肠合于巨虚下廉,三焦合于委阳。”根据《内经》“合洽内腑”的原则按照疾病所属的内脏不同,而取其相关的下合穴治疗。
大肠病:肠鸣、腹痛、泄泻、痢疾、肠痈(阑尾炎)等症,可取上巨虚治之。
小肠病:少腹疼痛、小便短赤或不利等症可取下巨虚治之。
三焦病:气机不畅、水道不利、小便癃闭等症,可取委阳治之。
23
PART
藏象配穴法
本法是根据经络学说(经络所通,主治所及)与脏象学说而进行配穴治疗的。
如肝藏血,开窍于目。倘肝血不足,视物昏糊者。可取肝俞、行间以轻刺重灸;反之,肝火上炎,日赤肿痛者,可取肝俞、光明以针刺泻法或出血。
又如肾藏精,开窍于耳。肾虚耳鸣、耳聋者,可取肾俞、大溪针灸之。
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外感风寒,鼻塞、无汗者,可取肺俞、列缺针灸之。心主血,开窍于舌。
心火上炎,舌部生疮者。可取心俞、少府针刺之。脾主肌肉,开窍于口。脾虚湿困,消化不良,口淡无味者,可取脾俞、公孙针灸之。
24
PART
对症取穴法
根据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症状来选用穴位。
如:咳嗽取肺俞、太渊;痰多取丰隆、脾俞;气喘灸膻中、喘息;咳血针鱼际、尺泽;肺结核灸魄户、膏肓等。
妇人崩漏灸隐白,针三阴交;白带取带脉、白环俞;痛经取气海、血海、三阴交、次髎等。
男子遗精取气海、三阴交、肾俞、志室;滑精取关元、精宫、肾俞、会阴;阳痿取关元、足三里、命门肾俞、三阴交,针灸之。
他如:心悸取内关、神门;流涎取承浆、颊车、合谷;昏迷取人中、十宣、涌泉;发热取大椎、曲池、合谷;嘶哑取扶突、间使、合谷;皮肤搔痒取池、血海(百虫窠)、三阴交等。
25
PART
辩证取穴法
本法是根据疾病发生的病因病机而进行辨证取穴的。
如:
(0)

相关推荐

  • 经络配穴法

    ​​一.依据经络配穴1.本经配穴法2.同名经配穴法3.同经相应取穴法4.表里经配穴法 二.依据部位配穴5.上下配穴法7.五输穴配穴法 8.原穴的配穴法 1)原原配穴法 2)原郗配穴:郄穴是本经经气深聚 ...

  • 【名家针方】单玉堂:针灸配穴二十五法则之按照五行相生规律配穴

    针灸正骨知多少 普及针灸正骨技术知识,为广大中医针灸正骨从业者.爱好者提供交流学习平台! 6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专家简介 单玉堂(1902-1983),我国现代著名针灸学家,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 ...

  • 单玉堂:针灸配穴二十五法则之按照五行相生规律配穴

    专家简介 单玉堂(1902-1983),我国现代著名针灸学家,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元老.学院研究子午流注第一人.1956年12月奉命调入北京中医学院,任针灸教研组副组长,参与组建针灸教研组 ...

  • 单玉堂:针灸配穴二十五法则之按照体表部位对应关系配穴

    专家简介 单玉堂(1902-1983),我国现代著名针灸学家,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元老.学院研究子午流注第一人.1956年12月奉命调入北京中医学院,任针灸教研组副组长,参与组建针灸教研组 ...

  • 转摘:难得一见的针灸处方,针灸效穴,针灸密配

    难得一见的针灸处方,针灸效穴,针灸密配 (一)内景篇 1.精 [梦遗泄精]心俞.白环俞.膏肓俞.肾俞.中极.关元.三阴交,或针或灸. [无梦泄精]肾俞.关元.中极,灸之. [精溢失精]中极.大赫.然谷 ...

  • 中医针灸穴位治疗配穴处方之头疼1

    中医针灸穴位治疗配穴处方之头疼1 2021-08-03 08:53·中医正骨 头疼 一.血虚头痛:选穴心灵三穴,配通关穴.通天穴. 二.气血两虚.身体赢弱的头痛:选穴神耳上穴.外耳穴.

  • 中医针灸穴位治疗配穴处方之头疼3

    五.高血压头痛:选穴三圣穴. 六.肾亏头痛:选穴通肾穴配水通穴.水金穴.

  • 中医针灸眼睛疾病配穴处方7

    迎风流泪.见光流泪:针木穴,珠圆穴 怕光:针花骨一穴 眼跳:针侧三里穴,侧下三里穴 甲状腺眼突:针驷马穴.

  • 针灸处方密配【一点资讯】

    疑难杂症 口 苦: 目前国内外均无药物治疗.中医理论认为此症为三焦经热.用三棱针刺关冲穴放血一滴如绿豆大,隔天一次,两次可愈.­ 口 臭: 此为常见之症,目前国内外均无特效药物治疗.中医理论认为此症为 ...

  • 舒卿:36组针灸名医经典配穴推荐「收藏版」

    名医经典配穴 1.大椎.曲池.合谷 功能:疏风解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六淫邪气在表诸证.疟疾及一些热病. 方义:大椎属督脉,是手足三阳督脉之会,统全身阳气而主表,凡外感六淫之邪在表,皆能疏解.曲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