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 看傅抱石泉瀑雨雾之景,气魄雄健的山水情!

《高山流水》 傅抱石

傅抱石,作为“新山水画”的代表画家,“新金陵画派”的领军人物,他一生潜心研究中国画的传统理论与技法。

他擅画山水,中年创为“抱石皴”,笔致放逸,气势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雾之景;晚年多作大幅,气魄雄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他善于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绘画艺术之长,用中国特有的水墨画形式挥写大自然生命的律动,描绘人物的精神气韵,融会进他所深爱的家乡与祖国。

他的功绩与成就在近现代中国绘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我们一起来学习傅抱石气势磅礴的笔墨情。

《 虎溪三笑》傅抱石 1962年作

注重气韵 

傅抱石的人物画受顾恺之,陈老莲的影响较大,但又能蜕变运用,自成一格。

这幅描绘“虎溪三笑”的故事在唐代已经流传开来,正如联语中所揭示的,是当时思想界佛、道、儒三教融和趋势的一种反映。傅抱石的人物画受顾恺之,陈老莲的影响较大,但又能蜕变运用,自成一格。

从画中可以看出傅抱石用笔洗练,注重气韵,达到了出神入化的效果。所画人物以形求神,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在气质,虽乱头粗服,却矜持恬静。

《 虎溪三笑》局部

画中人物的线条极为凝练,勾勒中强调速度、压力和面积三要素的变化。他还积极尝试将山水画的技法融合到自己的人物画之中,彰显出独特的绘画风格。

此画描绘的是两棵蓊郁的大树下,有三人谈兴正浓。全幅湿笔作画,水墨淋漓,浓淡相映成趣。“虎溪三笑”是自宋元以下流行的画题,取材自东晋慧远的故事。

《玄武湖之春》 傅抱石  1962年作

清新湿润 

傅抱石善于用中国特有的水墨画形式挥写大自然生命的律动。

这幅作品描写了春夜玄武湖的静谧和水天一色、月树相映的美好景致。画面近景被巨大的柳树所覆盖,薄施淡彩染出大片绿荫,如同春之帷幕,透过绿色帷幕依稀可以看到湖面、水岸和游船。

《玄武湖之春》局部

“清波荡漾柳围堤,菡萏娇柔媚眼迷。”整个画面清新湿润,恰如其分地传达出春夜如水的静谧意境。

《疑是银河落九天》傅抱石 1962年作 

汹涌澎湃 

李太白的名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若移到镜泊湖,那再恰当也没有了。”

一九六一年六月初,傅抱石先生到东北地区访问写生,历时近四个月,同行的还有关山月先生。所访地以长白山和镜泊湖停留较久,画得也最多。 “兹游奇绝冠平生”是傅抱石先生的感慨。

在镜泊湖看镜泊飞泉,先生有一段自述:“大约下午三时光景,金色的太阳正射在瀑布上面,银花四射,汹涌澎湃,犹如万匹白练凭空奔来,真是心为之悸,目为之眩。李太白的名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若移到镜泊湖,那再恰当也没有了。”

《疑是银河落九天》局部

《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图正是借镜泊飞泉实景来反映太白名句的。这种相距十个多世纪的沟通,这古今的结合,实在颇具浪漫色彩。图中悬崖高耸,飞流直下,气势逼人。崖上两人,临泉指点,神采飞扬,其中一人当是李太白。笔是劲而苍的,墨是鲜而活的,烘染得当,气脉贯畅。面对而立,似可闻飞瀑之声,似可感水气扑面……

瞿塘烟月》 傅抱石 1962年作 

《瞿塘烟月》此画正是傅氏作画爱用的手法。傅氏好在墨迹未干时染色,练墨线与墨块几不可分,而在粗率刚劲的笔墨中加上更重的墨点,使山显得更有份量,而江上的烟云帆船更为突出了。

这是傅氏以黑压白,突出主体的厚重压出点景的轻快,使画面对比更强烈。

探幽图》 傅抱石 1960年作 

云雾飘渺 

傅抱石认真又率意,集概括与丰富一体,寓苍劲于雄浑之中,是为傅抱石画风转变期的一幅山水佳构。

此作画面构图简率,群山高耸峻峭,顶天立地,近景松树茂密,中景峡谷幽深,云雾飘渺,景物并未进行细致刻画,山、树、深谷的边缘进行了虚化,但仍然具有深远的空间层次。

画法上,山石以长线条皴出大体轮廓,再以大块灰墨摆出山石的块状体貌,以淡赭石调和淡墨渲染山体,表现出山石的走向和肌理效果。

探幽图》局部

近景的松树以重墨写出,层层涂抹,淋漓酣畅,表现出了树林的丰茂厚实之态,与远山形成轻与重、浓与淡的对比。

远山和深谷以“抱石皴”为之,破笔散锋,或提或按,或湿或干,顺来逆往,自由挥洒,线条有曲有直,乱而有章。

松林之间的山路上,两位高士执杖行旅,前方的高士回顾,后方的高士则费力攀登。渺小的高士与险峻的远山相互映衬,愈发衬托出“华山天下险”之境。

整幅用笔雄健而洗练,疏野而有精神,既有激情又有法度,既奔放又时时控制,既认真又率意,集概括与丰富一体,寓苍劲于雄浑之中,是为傅抱石画风转变期的一幅山水佳构。

图文 | 源于网络

编辑 | 渔公子


更多相关内容,点击蓝字直达:

画画|痴于绘画,看范曾活灵活现的笔墨放纵

画画|看李苦禅大写意的气韵,学厚重豪放的笔墨!

画画丨陈永锵画谱欣赏 · 杜鹃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