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名言三百句》连载“阴阳五行”之一
【论述】
《内经》的这句话,反映了《内经》的辨证思维。阴阳,本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概念,阴阳概念最早产生于人们对日光向背的认识。如《山海经》说:“又北三百八十里曰虢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桐据。其阳多玉,其阴多铁,伊水出焉。”其后的先民们不断引申阴阳概念,使自然界万事万物都具有阴阳属性。如《老子·四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周易·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将阴阳发展成了一对哲学范畴,并进而形成了阴阳学说。《内经》引入阴阳学说解释中医理论,并对阴阳学说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使之成为中医理论构建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如《灵枢·病传》所说:“何谓日醒?曰: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在阴阳学说指导下的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各部位的组织结构,虽然形态各异,功能复杂,但都可以根据其特性,分为阴阳两个部分。如人体上部属阳,下部属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而体表又可再分阴阳,如体表的背部属阳,腹部属阴,外侧属阳,内侧属阴。以脏腑来分,六腑属阳主传化物,五脏属阴主藏精气;而五脏之中又可再分阴阳,如心与肺属阳脏,肝、脾、肾属阴脏;再具体到每一脏腑,又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肝有肝阴、肝阳,肾有肾阴、肾阳,等等。从病理状态来看,发热属阳,恶寒属阴,气机上逆属阳,气机下陷属阴,病在表属阳,病在里属阴。清代李宗源在《医纲提要》中对阴阳的辨证说得十分细致:“内伤者多阴,正气虚也;外感者多阳,邪气实也。在里为阴,在表为阳——而里寒者,为阴中之阴;里热者,阴中之阳也;表寒者,为阳中之阴;表热者,阳中之阳也。寒者属阴,热者属阳——寒而正虚者,阴中之阴;寒而邪实者,阴中之阳也;热而实者,阳中之阳;热而虚者,阳中之阴也。湿者为阴,燥者为阳——燥而热者,阳中之阳;燥而寒者,阳中之阴;湿而寒者,阴中之阴;湿而热者,阴中之阳也。升者为阳,降者为阴——升而热者,阳中之阳;升而寒者,阳中之阴;降而寒者,阴中之阴,降而热者,阴中之阳也。通者为阳,塞者为阴——通而热者,阳中之阳;通而寒者,阳中之阴;塞而寒者,阴中之阴;塞而热者,阴中之阳也。”
阴阳学说把人体看作是由各种既对立矛盾、又协调统一的结构所组成的统一体,它是中医认识人体生理病理、指导诊断治疗的重要理论。如:健康就是阴阳匀平状态,疾病就是阴阳失调状态,死亡就是阴阳离绝状态。诊断疾病的基本标准就是要分清阴阳,治疗疾病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失调的阴阳两方面恢复到匀平状态,可见阴阳学说已渗透到中医理论的各个方面。
【病案举例】
苏某,女,47岁,农民。
患者患胃痛已10年余,初则痛即泛酸,继则痛而无酸。其间曾经纤维胃镜并病理切片检查,确诊为“胃窦部慢性萎缩性胃炎”。近因胃脘胀痛,嗳气加重而于1984年12月11日延余诊治。
刻下,除上述见症外,并感口燥咽干,渴不欲饮,心烦不眠,纳食欠馨,大便溏薄,小便正常,神疲乏力,舌质黯红,少苔,脉细数而无力,证属胃阴不足,虚火上炎;治以益胃生津,除火降逆,方选麦门冬汤加减,处方:麦门冬30g,淡竹叶20g,细生地、北沙参各15g,紫苏子、紫苏梗、清半夏、粳米、大红枣各10g,5剂,每日1剂,水煎取汁,早晚分服。
12月28日二诊:自诉药后口干咽燥、心烦不眠均有所好转,又进服10剂,嗳气呃逆似减,然脘胀痛反而增剧,大便稀薄,每日二三次,苔薄白,脉如前。复审其证,可能因方中所用北沙参、麦冬、生地多味养阴之品碍滞胃气,而大剂量淡竹叶寒凉又伤中阳,遂使其证转为中焦虚寒,脾胃失健。治宜温中健脾,理气和胃,方选桂附理中汤加减,处方:潞党参、焦白术、云茯苓、川厚朴各15g,淡干姜、高良姜各10g,制香附、熟附片(先煎)、上官桂各12g,广木香、炙甘草各5g,7剂,如前煎服。
1985年1月4日三诊:大便正常,脘痛已除,脘胀嗳气减轻,舌苔如前,脉转细缓而有力,续宗原方先后迭进30余剂,诸症悉除。
按语:此证初诊时虽以口燥咽干、渴不欲饮、心烦不眠、舌质黯红、少苔脉细数等胃阴亏虚为主,但亦有大便溏薄、神疲乏力、脉无力等脾胃阳气不足之象。医者但见其胃阴不足,而投诸多甘寒之品以益阴生津,忽略温补中焦阳虚,故阴虚内热之证好转而阳虚中寒之证反增,后用桂附理中汤加减温中健脾,理气和胃,使处于失调状态下的胃阴、胃阳趋于匀平,终使诸症悉除,而奏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