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低龄未成年人也沉迷手机,怎么办?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作者:贾铭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毫无疑问,值得监管花大力气整治。除此之外,低龄未成年人沉迷手机也值得我们担心。
如今,咿呀学语的小孩子就已经能玩转手机,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智能手机可不是益智玩具,长时间使用手机,会使得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集中、兴奋的状态,不仅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生理问题,例如损坏视力、影响儿童的大脑发育;也可能让孩子沉迷于虚拟世界,带来心理上的自闭孤独,产生沟通问题,进而影响孩子的一生。
一、电子依赖是全球问题
2011年,英国制片人查理·布鲁克拍摄了一部迷你电视剧。制片人试图用三个建构于现代科技背景的独立故事,表达当代科技对人性的利用、重构与破坏,剧名叫《黑镜》,隐喻的就是电子产品的屏幕。
第一个故事很荒诞。一个绑匪绑架了网络红人、广受欢迎的英国公主,并要求首相现场直播与猪交媾,否则,公主就将被杀害。公众很快知道了这一切,一开始的时候,公众是同情首相的。但绑匪给媒体寄了一盘录像带和一根断指,录像带内容显示,断指是公主的(事实上是绑匪的)。随着绑匪设置的截止时间临近,原来支持首相的公众,逐渐转向谴责首相,希望首相就范,并且民众表示,绝对不会观看直播。但事实上,当首相不得不真的与猪交媾时,所有人都围在大大小小的屏幕前,看首相的笑话。
最讽刺的是,在首相直播前的半小时,公主就已经被绑匪释放了。由于所有人都在盯着屏幕等待直播,蒙着眼睛、绑着手的公主,只能在空无一人的大街上游荡。
这个故事本身涵盖了非常深刻的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寓意。但所有人聚集在大大小小的屏幕前等着观看首相出糗,以及绑匪最终选择了在没有任何21世纪新产品的房间结束自己的生命,则是在警示人们,电子产品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这种影响,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所有群体。
最典型的,当然就是智能手机。
现代人,可以一年都不读一页纸质书,但一个小时都不能没有手机。手机已经成了人们身体的延伸。智能手机最大的破坏性在于它们无处不在,而所有人却丝毫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危险性。成年人尚且如此,儿童更难以摆脱这种依赖。
2015年,我国有统计数据显示,在0-6岁的孩子中,有66.6%从4岁开始接触电子产品,平均每天玩平板电脑或手机时间1.5-2小时。2020年,韩国发布了一项关于智能手机和网络成瘾的调查,数据显示,3-9岁的儿童群体有1.2%的高成瘾风险,而在年龄稍大的青少年群体中,这一数据为3.5%。
如果产生电子成瘾,对孩子带来的影响是毁灭性的,一些成瘾后的儿童每天至少玩8小时的手机,逐渐对线下生活失去兴趣,变得孤独自闭、性格暴躁。
即使没有强成瘾,过度依赖电子产品也会让孩子缺少运动,损坏视力。数据显示,小孩连续玩手机20分钟,平均每分钟眨眼7.67次,视力平均下降到43.8度,接近近视状态。另外,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3秒,而正常值是15-45秒,如果少于10秒,为非正常状态。
如果孩子习惯于各种游戏、短视频等高强度的视觉刺激,最大的隐患就是,不断变换的屏幕内容可能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在他接触到刺激性没有那么强烈的内容(比如看书、听音乐,听老师讲课)时,就变得难以专注,甚至可能逐渐丧失主动思考的能力。
所以,如果孩子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做题粗心、记忆力差,建议家长尽早带儿童去医院检查,因为很可能是患上了轻度“感觉统合失调”。这是一种儿童期较常见的心理、行为发育障碍,严格来说不是病,孩子的智力很正常,只是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出现障碍,通过训练可以矫正。虽然目前还没有严格的学术研究结论,但医生认为,很可能与儿童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有关。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初步研究数据显示,每天用电子产品超过7小时的9至10岁儿童,大脑皮层有过早变薄的迹象。大脑皮层是大脑最外面的皮质,负责处理感官信息。虽然负责这项研究的专家表示:我们暂时还不知道这是否跟(盯着手机的)屏幕时间相关,也不确定这是否是件坏事。但研究报告同时指出了,每天盯着屏幕超过两小时的孩子,语言和推理考试表现较差。
世卫组织也曾发布报告:
第一,不建议2岁以下的孩子在看电视、看视频、玩电脑游戏时久坐;
第二,对于2岁以上的孩子,建议将看电子产品的时间控制在一小时内,且越少越好。
二、小儿止啼的利器
生活中这种情景太多太多了,越是在小城市,这种情况越明显;越是受教育程度低的家庭,这种情况越明显;越是隔代老人带小孩,这种情况越明显。
这种情况是什么呢?
朋友聚餐的时候,给小朋友玩手机,他们就会安静地待在你身边。
在家里,给小朋友玩iPad,他们就不会来打扰你工作。
小朋友不肯吃饭,你答应他吃完饭可以玩手机,他会乖乖吃饭。
以前的孩子最开心的就是父母带他出去玩,现在的孩子最开心的是父母给他一部手机。
慢慢地,就养成了一个很坏的习惯。只要小孩子一哭闹,要玩手机,家长就立刻“缴械投降”,赶紧把手机“双手奉上”,非常有用,孩子立刻就不哭不闹了。
甚至,很多家长由于工作忙,没时间陪孩子玩,也不知道陪孩子玩什么,自己也不想带孩子,所以日常,或者周末,索性家长和孩子一人抱一部手机,自己玩自己的,谁也不耽误谁。手机成了小儿止啼的利器。
有一次在老家坐公交车。临近年关,一对农村夫妇带着孩子去置办年货。孩子开始的时候跟爸爸要手机,爸爸不理,然后转头跟妈妈要,妈妈也不给。孩子拽着公交车座位旁边的把手就开始嚎啕大哭,爸爸吼了两嗓子没用,孩子干脆开始坐到地上蹬腿撒泼……
车上那么多人呢,家长受不了,只能把手机给孩子。
当然,在公共场合,哪个家长都不得不向孩子屈服。可孩子为什么知道撒泼打滚有用呢?当然是在其它场合实践过。很可能是在家里的时候也曾经发生过类似一幕,家长当然也屈服了,或者叫“不得不屈服”。
这样做不对。
家长当然会反驳啦,常用的理由是,“工作那么忙,哪有时间啊?”“不这么做能怎么办呢?”
非常理解,也是客观现实。生活的重担,压弯了每个人的腰。但是,反问一句,如果给你时间,你就一定能处理好跟孩子的关系吗?
很多人怕是内心要“咯噔”一下,不敢给出肯定的回复。
成年人的世界,就没有“容易”二字,大家都得努力搬砖,还车贷、房贷,给娃娃赚奶粉钱、读书钱。但是,再想一下,过去智能手机还不普及的时候,家长们没手机给孩子玩,那孩子们怎么过来的呢?当然,每个时代的养育方式都有利有弊。但上述逻辑的意义在于,手机并非养育孩子的必选项。有时候,很多“原因”,只是“借口”。
当孩子闹的时候,我们有很多选择,给他一部手机,给他讲一个故事,陪他玩,让他自己玩。但手机永远排在最上面那个选项,所以只要他一闹,我们立刻给他手机。这就像婴儿一哭就给个奶嘴一样。但婴儿有时候对奶嘴不满意,那大人只能想别的办法。而孩子从没有对手机不满意的。所以,手机就成了万灵丹。
手机不仅成了孩子止哭的万灵丹,也成了大人依赖的万灵丹。久而久之,手机反而成了天经地义的选择,明明是家长不作为,结果成了手机去背“不得不给”的锅。
三、魔丸?灵珠?都是。
看过《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人都知道,天尊把“混元珠”一分为二,诞生“灵珠”和“魔丸”,哪吒本该是灵珠,结果被申公豹从中作梗,换成了魔丸。但是最后被“洗白”,救了陈塘关百姓。
成年人都知道,世界上哪有什么非黑即白的事儿啊,人性也是一样。每个孩子本身就是完整的“混元珠”,身上既有光明,又有黑暗。
但好在人会有各种各样的情感,比如,人是会内疚的。如果他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那么,当他偷偷摸摸做了不被允许做的事情,内心就会产生内疚感和羞耻感。所以成年人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很重要。
讲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其实我基本是个游戏盲,严格来讲,从来没有沉迷过网络游戏,到现在为止,也就只会玩一些简单的游戏,比如“吃鸡”。我们这代人经历的很火的“梦幻”,以及现在的“王者”,我都不会,而且也不感兴趣。但是读初中的时候特别喜欢玩一款游戏叫“红色警戒”。那会儿正是逆反期,父母工作也非常忙,不太顾得上我。当时每个周末都偷偷玩,到了周日晚上甚至周一早晨,才着急忙慌地抄邻居家孩子的作业。
玩游戏的时候当然很开心。但每次玩过之后,总是会不可遏制地有一种淡淡的内疚。因为我很清楚,虽然当时没有人谴责我,但我内心很清楚我做的事情是不对的。这种善恶观念、对错观念,在孩子小的时候,是要家长在孩子心里种下那颗种子,才能最终指导孩子们的行为。
其实大部分孩子都是这样的,哪怕很多特别不听话的刺儿头孩子。之前央视一个记者采访一个在中国板烈村支教的德国志愿者卢安克。卢安克跟孩子们自导自演拍了一部“电视剧”叫《心镜》,班上有个特别不听话的孩子,但是愿意在电视剧中扮演那个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角色,即使在淤泥里冻得打哆嗦,也从不抱怨。
记者采访他的时候,由于答不上问题,还急得抹眼泪。因为他觉得他应该做到的事儿没做到。所以其实孩子们是很有灵性的,也很敏感。
此外,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则。很多家长,自己就从来不读书,却要求孩子们好好读书,自己无论上班下班,手机不离手,通宵玩游戏,却不允许孩子们玩游戏。这怎么能让孩子们信服呢?
四、结语
不得不承认,生活的重担太重,有时候不仅仅是压弯了成年人的腰,甚至是直接压折了。
有的父母还有机会陪在孩子的身边,而偏远山区的很多父母,为了生计,只能外出务工。他们的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我们怎么能苛求还在挣扎在马斯洛需求最底层、为一日三餐奔波的家长们在孩子教育上付出更多的精力呢?
他们选择了“面包”,就意味着放弃了其他的一切。而事实上他们只能选择面包,别无选择。所以,政府和社会要更多的承担起责任和义务,努力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
但是,还有更多的家长,其实还有得选。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家长们也不妨反身思考一下:
自己是否在某些时刻让孩子模仿了错误的行为?
是否一边喝斥孩子写作业,一边自己却沉迷于手机?
是否孩子一哭闹就用“玩手机”作为诱哄手段?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作者:贾铭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