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没想到,火锅最早竟然是用来煮人的......

神龟历史第 3

01

俗语有云,没有什么火锅不能解决的问题,如果有,那就是你吃得不够。

从古至今,火锅都是解决心情的一大利器。

不同的是,现代人心情不好就涮牛肉羊肉鱼肉虾滑,而古代人,心情不好就涮人肉。

吓人不?

非常吓人。妈耶,当时我就震惊了,我也是万万没想到,火锅最开始,煮的竟然是人肉......

在中国古代有一种酷刑,叫“镬烹”。镬烹又分为两种,“水烹”和“油烹”,“水烹”就是最早的“火锅”,首先在鼎里加水,用柴火把鼎里的水煮沸,然后把人丢进去。

历史上,西伯侯的儿子——著名的伯邑考,就是这样被纣王煮了的。

这是古代相当残忍的一种酷刑,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但神奇的是,这种酷刑沿用了几千年,直到明朝永乐皇帝朱棣觉得太残忍了,才被彻底废除,禁止再用。

这就是“火锅”最早的“原型”。

然而,这还不是火锅最传奇的故事,关于火锅,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古人办不到。

《吕氏春秋》里记载了一个故事——“割肉相啖”。

在齐国有2个自命为“勇士”的人,一个住城东,一个住城西。这两人没别的爱好,就喜欢跟别人比“勇气”,可惜梁静茹晚生了几千年,不然可以秒杀这两人。

某日,两人遇上了,决定一起去喝酒。

酒过三巡,两人喝高了,脑洞大开,想出一个比谁更有勇气的办法——割对方的肉涮着火锅吃。这比什么呢?大概是比谁能坚持更久不死,谁就是勇士。

结果,两人就这样一起吃对方的人肉火锅,吃到最后一起挂了。

这个“割肉相啖”,就是一个用火锅吃人肉的故事。

当然,这个故事是用来讽刺某些人空有勇气没有智商,但是在火锅源远流长的历史上,它也算是考据重要的一笔。

这两人涮肉用的器具叫“染具”,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小火锅。

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染具”,也就是小火锅不是稀罕的烹饪物件,人们已经具备了吃火锅的基础。这可能得感谢这个时期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青铜器作为当时主要的金属材料,为火锅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02

如果说春秋最大的贡献是贡献了锅,那两汉对火锅最大的贡献,是创造了火锅的新吃法。

讲真,古代吃货完全不输于现代吃货。

比如这位,江都王刘非,因为太爱吃火锅,他甚至在自己的坟墓里建了一个“锅底”。

牛逼吧,古往今来第一例,把火锅带到坟墓的人。

顺便介绍一下刘非,汉景帝的儿子,汉武帝刘彻同父异母的兄弟,也是西汉时期一位猛将,平定“七国之乱”有功。

在刘非的墓葬中,有一个无比巨大的铜鼎,这铜鼎内部有4块隔板和一件圆筒,刚好将鼎分成5个独立的区域,也就是“五宫格”。

铜鼎长这样。

这是迄今为止出土的唯一一件西汉分格铜鼎。

“五宫格”,也就是这个鼎,是刘非活着时候的创意。

他超级爱吃火锅,对汤底汤料要求非常高,作为一个高级吃货,他发明了一种新吃法。他认为,不同的食物应该搭配不同的汤料,但是汤料太多,一锅煮不下,所以他用4块隔板和一个圆筒,把火锅变成了“五宫格”。

这样汤料就不会互相串味,而且在不同的锅可以同时煮不同的食物,比如鸡肉、羊肉、牛肉、鱼片等等。

这就是最早的“鸳鸯锅”。

这是一个爱火锅,所以死也要把锅带进坟墓里的刘非。大家记住他,毕竟为我们贡献了火锅的新吃法。

除了刘非之外,还有另一个人也爱火锅爱得彻底。

他就是——曹操的儿子,曹丕。

没想到吧,曹丕也是个热爱火锅的吃货,他甚至把“锅”当成礼物赏给自己的相国(也就是宰相)——钟繇,这个锅叫“五熟釜”。

他还跟相国钟繇炫耀:黄帝铸三鼎,周天子有九鼎,但他们的鼎都不如我的鼎,因为他们的鼎只能煮一种口味,但是我这“五熟釜”有5个格子,能煮5种口味,是不是更棒呀。

太幼稚了!啊丕。

这两种鼎,是能比的吗。

(PS:黄帝三鼎周天子九鼎,都是权力的象征)

但这也侧面说明,曹丕对火锅爱得深沉,不然也不至于干出这么幼稚的事。

03

到唐宋的时候,火锅已经成了一种常态。

白居易写过一首很经典的诗,《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很经典,我没说错吧,但是重点在前一句,“红泥小火炉”的“小火炉”,指的就是小火锅。白居易这首诗,是在邀请朋友喝酒吃火锅。

划重点,如果以后你要优雅地问朋友吃不吃火锅,就可以用白居易这首诗(嘿嘿)

而宋朝是火锅非常重要的一段时期。

因为今天火锅的吃法,就是宋朝人民发明的。

有一个人很重要,谁呢?林洪。

林洪是宋朝时期的美食家,他还写了一本书《山家清供》,专门记录美食的吃法,里面就记录了他火锅的灵感。

有一次他上武夷山,无意中捕获一只野兔。

山上没有厨师,林洪在纠结,该怎么吃这只野兔呢?这时候,一位老食客告诉他,把野兔的肉切成一片一片,在火锅里滚一滚,蘸着酱料吃。

耶?还有这种吃法?

没想到吧,现代的火锅都是蘸酱吃的,但是古代最早的火锅,是直接涮熟了吃,没有酱料。

是这位林洪,在某个漆黑的夜晚,发现了这种吃法,并把它写到书里,然后火锅涮肉蘸酱才从山野间传入市井。

当时林洪还起了一个文艺的名字,“拨霞供”。

“拨霞供”,其实就是涮火锅,刚开始涮的是兔肉,后来又涮起了羊肉、牛肉、猪肉,涮火锅就这样慢慢流传开来。

04

到清朝的时候,火锅已经是家家户户热爱的菜肴啦。

当然,清朝火锅的历史,绝对不能少了一个人。

乾隆。

大家都知道,乾隆喜欢“微服私访”是出了名的,还被后世拍成了电视剧,但是,大家知道他下江南干啥去了吗?

吃火锅。

没错,他每到一个地方,都必备火锅。有史料记载,乾隆五十四年( 1789 年),乾隆皇帝一年吃了 200 多顿火锅。

实名认证,乾隆,史上最爱吃火锅的皇帝。

而且,乾隆不仅自己爱吃,还喜欢招呼大家一起吃。

在清朝,有一种宫廷御宴叫“千叟宴”,这是皇帝为了笼络朝臣而举办的大型宫宴,类似于今天的高级酒会,不过有年龄限制,年纪太小的还没法参加这宫宴。

乾隆总共举办过2次“千叟宴”。

第一次,乾隆五十年举办了一次“千叟宴”,乾隆叫了3000多个人,煮了 1550 多个火锅,打造了历史上最大一次火锅宴......

你品,你细品,3000个人一起在皇宫里吃火锅,那是什么场面......

第二次,嘉庆元年,也就是乾隆退休的那一年,他再次用一顿火锅庆祝自己退休。

乾隆,不仅是创造了清朝历史的人,也是创造了火锅历史的人。

然后,火锅就这样,历经几千年来到了我们现代世界。

而火锅的发展史,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无论你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健康还是疾病,无论你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在火锅这里找到了平等,爱吃火锅的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互联网改变了一个时代,却始终没能改变吃火锅的心,以及疫情之后,奔向火锅的冲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