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旭放」|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骆旭放是我在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首届,也是唯一一届山水画硕士研究生班的学生,在校时他勤奋好学,善于钻研,悟性极高,对宋、元诸家,以及淸“四僧”,“四王”等经典作品,都能认真临习摹写,特别是对元四家笔墨上探索和研究,有比较深的感悟,在班里他是进步比较快的学生之一,特别是在毕业后的几年时间里,在艺术实践中,山水画的创作上,有很大地进步,取得了显著地成绩,得到了艺术界同行们的一致认可。骆旭放八十年代初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校时,由于他认真好学,成绩优秀,被评为优秀学生,并获徐悲鸿奖学金。南方的山山水水,以及南方各艺术名家,特别是金陵画派墨色淋漓,清雅飘逸的绘画风格,对他初期的画风影响很大。零八年来到北京,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学习期间,他从不放过每一堂课,每一次学习机会,对老师的每一句话,能认真笔记,反复思考,甚至春节不回家,呆在学校里埋头作画,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骆旭放的苦学派精神,艺术风格有了很大的变化,恬淡秀雅地南派风格中,多了几分北派浑厚的气派,南北互补,相互交融,这是每个艺术家都应该潜心探索和研究的方向,黄宾虹、李可染、傅抱石等近现代绘画大师们,无不在这方面均有着他们自己的见数和独到之处。

可染老师曾这样说:无大境界,大胸怀者,莫从事山水画创作,莫当山水画家。

骆旭放山水画的特点有一个'静’字,由于中国画在意境方面,一贯主张 要'虚’和'静’,由此可见,作为一种艺术精神,'静’落实到绘画上,既是画风和意境上追求,更是品性修养和创作心态,二者既互为因果,又互为表里,作为一种追求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精神境界,在当下的山水画创作中,仍然有着其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可惜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生存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面对铺天盖地的名利诱惑,早已使人们失去了从容和优雅,而所谓的'静气’在如今的山水画创作中,也日趋稀缺,而在骆旭放的山水画作品中,却有着可贵的文心,静气和耐人咀嚼的象外之趣,而这些正是中国画特有的最为可贵的艺术本质和美学趣味,同时这也正是骆旭放山水画值得赞赏和称道的地方。骆旭放山水画意境之美另一个特点是 '情’字,他在创作中所表现的是情与景的互融,他倾注的'情’是感悟生活后的至情,这情是通过幽深的景发掘的,是由意象中景凸现的,它为人们审美的情趣,增加了丰富的内涵,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内美的,骆旭放通过意境美的创造,把当代人的精神风貌充分地展示在山水艺术中,艺术家以自己的生命感悟代山川立言,骆旭放通过情与景的交融,在向人们展现美的时代,这是他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中所深藏的灵境,读他的画总会被他笔墨所描绘的物象所感动,艺术的境界在于深,而画家的人品在于高。

骆旭放的山水画是面向自然,用一颗静默的心灵去感受天地之美,去营造单纯,朴素,浑厚的氛围,在蕴含着一种古风中表达独特的情感意向,审美向往与艺术追求。他的山水画又表现在浪漫主义复归,他的画不是客观的再现生活,而是主观地表现生活,是强调对山水的主观感受,非客观真实的再现,那些苍茫的群山,在他笔下能营造出诗意的感觉,在一种想象中把主观表达推向一种境界,这与他的生活阅历是息息相关的,他的人生加深了他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认识,作为中国文化重要一部分的绘画应该怎么走,自己该怎么办。为提升自我,骆旭放坚持多方向深入修炼研究,书法,人物,文学,艺术哲学等,更远离功利的烦挠。近年来的创作开始呈现出明显的特点,一是风格日臻稳定成熟,二是作品意境更加高古,三是老题材用新形式表现,融入现代审美情趣,他在师古人,师自然,师造化的基础上,致力于山水画的创新,并赋予其作品以诗的意境。山水画历来就受到儒,道,禅等思想的影响,禅宗思想对他的影响也深深体现到他的艺术创作中。笔墨是山水真正的生命体现,骆旭放笔随心意,作品重笔情墨趣,让人始终停留在虚无恬静的境界中,使人感到苍茫、深邃、幽静,却又不失厚重华滋,在他的作品中,能注重笔墨的节奏关系,也有西方艺术中构成的特点,注重笔墨视觉感受,这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取向。从骆旭放的山水画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山水画的艺术精神有很深的领悟,面对当下来自多方面的挑战,骆旭放以稳定,成熟,自信的心态,沿着继承和发展的道路走下去。峰高无坦途,我相信骆旭放在更广阔的艺术道路上,以他不懈的努力和悟道精神,定能取得更大地成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