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10法

中医整脊科是一门继承创新的学科,调曲复位是其主要技术。而调曲复位所运用的正脊骨十法和牵引调曲法,部分是古籍文献已有记载而世代传承下来的,部分是在整理古籍文献过程中发现,加以研究提高而应用于临床的。这些技术经过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总结,明确其操作规范、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辑录于2006年出版的《中国整脊学》。尔后又经全国专家论证,作为《中医整脊常见病诊疗指南》的主要技术。这些技术都是源自中医传统文献记载,既不是什么人发明,更不是外国传来,其中一些技术发明比西医早几个世纪。现将这套技术的古籍文献记载作一简介。

正脊骨十法

正脊骨法,又称正骨法,临床常用有以下十法。

1、按脊松枢法:

是按压脊椎,松解颈胸、胸腰枢纽关节的手法。此法最早文献记载是《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素问·缪刺论》:“数脊椎侠骨,疾按之应手如痛”。“按摩勿释,著针勿斥,称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病在筋,调其筋,病在骨,调其骨,”(《调经论》),清代,咸丰年间,刘闻一著《捏骨秘法》,其专列“捏脊骨法”,“凡背骨疼,何处痛,一定何处高。治法:用大指向脊骨高处略略一按,与高低脊骨相平,即愈。”

2、寰枢端转法:

用于整复寰枢关节错位的方法,用手指端提轻轻旋转复位的手法,此法源于治颈椎创伤,最早记载为元朝李仲南《永类钤方·风损伤折卷二十二》(公元1331年):”凡摔进颈骨……医用手挼搽平正”(挼即按、揉)。清朝,日本人二宫献彦可在中国学习中医正骨后编成《中国接骨图说》点击爱医讲坛领取→ 送给所有想学中医的人一套免费资料普知识,针灸取穴(又名《正骨范》1807年出版),该书将寰枢椎称之为“旋台骨”,“此骨伤共分五证……而左右废活动者,用熊顾子法第一提之。左右歪邪,项强不能顾者,熊顾母法提顿之……徐徐抢解整理之”。

3、牵颈折顶法:

取仰卧位,医者用手掌牵头颅,另一手沿颈椎推拿折顶的手法。此法源自《永类钤方》对颈椎损伤的“挼搽法”。元朝《回回药方》(约1368年):“若脖项骨节脱了,其治法一人托向前,一人于骨节上缓揉令其软,然后入本处”。清朝《捏骨秘法》:“捏头项法(二条)凡脖错捩(伤跌),俱是向后错头,必俯而不直。治法:用左手托住前边,右手向疼处略稍按,按左手稍有知觉即止”。《中国接骨图说》名“熊顾子法第三”(图1)。

图1、熊顾子法第三

4、颈椎旋提法:

指将颈椎旋转并向外提起的手法,又称“颈椎旋转法”。此法最早文献记载是公元610年,隋朝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描述养生方导引法:“一手长舒,仰掌合掌。一手提颜,挽之向外,一时极势二七,左右亦然。手不动,两向侧势,急挽之,坐颈骨急强,头风脑旋,喉痹,膊内冷注,偏风”。这是自我旋转颈椎的手法,其治疗疾病是典型的今天称之为“颈椎病”的症候。后来,明朝的《按摩导引养生秘书》绘图说明。《中国接骨图说》熊顾法,即是此法。“熊顾母法:使患者开两踵于臀外而安坐,医在其背后,践开两脚而直立,低头视患者之额上,安右手于额中央,翻左手以虎口挟持其项骨,指头用力把定发际玉枕骨下陷处,翻右手截其颐于掌上,前后相图。左手自肩用力提之,右手应左手之提,自下抬之,务勿不正左右齐一,令右顾三次,然后当患者头后于胸膛。以左手按额中央,翻右手拉持项骨,载颐于左手掌上如前。令左顾三次”。(图2)

图2、熊顾法

5、提胸过伸法:

患者端坐,术者站在背后用膝顶上段胸椎,双手抱胸后伸,或仅用双手抱起过伸胸椎的手法。此法源自唐朝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老子按摩法》(公元652年)“两手相叉头上过,左右申肋,两手拳反背上,掘背上下三遍。两手反提,上下直脊三遍”。元朝《永类钤方·风损伤折卷二十二点击爱医讲坛领取→ 送给所有想学中医的人一套免费资料普知识,针灸取穴》:“胸胁伤:凡胸前跌出骨,不得入,令患人靠突处,用两脚踏患人两脚,却用双手抬其肩胸起,其骨自入”。清朝《中国接骨图说》称为“糜风法”:“ 糜风母法:使患者叉手盤立,医坐其背后,立右膝跂左踵,置臀于跟上,右腕当脾俞,其指头向胁肋骨横推之,其肘尖架住膝头,以为用力地。插入左手于腑下,屈臂如轩,伸五指横左乳上,掌后腕骨在胸肋拥抱之,使患者体微仰,而挠于后。右手承载患者体,以微推出意转回之。其回也,左手从肩,右手从腰,徐徐为之,勿疾速焉”。

6、胸腰旋转法:

指旋转胸腰段的手法。此法源自《备急千金要方·老子按摩法》:“两手相叉头上过,左右申肋十遍,两手拳反背上,掘脊上下三遍。两手反提,上下直脊三遍”。《中国接骨图说》称之“糜风法”:“糜风子法第二:使患者正立,佐者一人在前跋扈,以两手搭住患者两肩(骨禺)上,医蹲患者背后中央,跗两手肘尖于两膝头。两腕骨横当胛骨下。四指斜向两腋拥之,佐者推右肩,则医捺右胛承之,推左肩则捺左胛承之,如被靡风状,左右数次“。

针骨

针灸 正骨 筋膜 解刨等医学知识平台
4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7、腰椎旋转法:

指旋转腰椎的手法。此法源自《备急千金要方·老子按摩法》:“两手搽左右捩身二七遍,两手捻,左右扭肩,两手抱头,左右扭腰二七遍”。捩:旋转、扭转之意。《中国接骨图说》称为“燕尾法”:“燕尾母法:使患者上其右髀侧卧而半屈其膝,医立其腰后,跋扈折腰,以左手掌,捺罨髀枢尖骨。右手屈四指,钩住膝头举试之。要髀骨尖头入于掌心,若不入则更为焉。更屈承举膝头,托送患者乳下季胁间,乘势向下顿挫回转之。当其回转曳伸也。左掌以推髀枢尖,带自外面向于背之意,以掌推臀则应机而复焉“。

8、腰骶侧扳法:

患者侧身,术者按压骨盆及上胸段,反向侧扳的手法。此法源自《中国接骨图说》之“骑龙法”:“ 骑龙母法:点击爱医讲坛领取→ 送给所有想学中医的人一套免费资料普知识,针灸取穴使患者俯卧,而伸脚屈右膝,医立在腰侧,开两脚跋入其右足于患者胯间,屈腰下左手探求腰间脊骨之合缝处。逆掌押其骨尖,下右手持膝头,屈上如燕尾法,乘势回转曳伸之。当其回转曳伸时,以左掌紧捺骨尖,要在中其肯綮焉“。

9、过伸压盆法:

患者俯卧,术者将患侧下肢后伸,用肘按压骨盆髂嵴的手法,《中国接骨图说》称“燕尾法”:“燕尾子法第二:使患者侧卧如母法,插入叠被于裹帘所缚伤股间,佐者对立患者面前,两手持被前端,医右手斜合持补后端。而提举之,左手紧捺髀骨尖。回转如母法。其右手不及脚,只被中将送之也。亦要徐迟其曳也,乘势而复其位“。(图3)

图3、燕子尾法第二

10、手牵顶盆法:

患者仰卧或侧卧,术者一手牵患肢,用足跟顶压骨盆的手法,源自《中国接骨图说》称为“燕尾法”:“燕尾母法:使患者上其右髀侧卧而半屈其膝,医立其腰后,跋扈折腰,以左手掌,捺罨髀枢尖骨。右手屈四指,钩住膝头举试之”。

(0)

相关推荐

  • 颈心综合征.颈性血压异常.颈性视力障碍

    颈心综合征颈心综合征是指因颈椎病变而引起患者以心脏方面主诉及心电图改变为主的一种综合征.由于本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较为复杂,有颈椎性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等,故临证常概括为颈心综合征.本病一般属 ...

  • 弹中指,反射你的颈椎并类型是否处于脊髓危险型,如何自测呢?

    首先,我们先把检测的右手伸出来,呈放松状态.然后用左手把右中指抬起来之后往后推,接着用左手关节顶住右手中指中部,这时用左手大拇指弹拨数次右手中指指甲,如下图所示: 此时,在弹拨时右手其余4个手指头不由 ...

  • 正骨10法 调曲复位技术

    中医整脊科是一门继承创新的学科,调曲复位是其主要技术.而调曲复位所运用的正脊骨十法和牵引调曲法,部分是古籍文献已有记载而世代传承下来的,部分是在整理古籍文献过程中发现,加以研究提高而应用于临床的.这些 ...

  • 正骨10法复位技术!

    中医整脊科是一门继承创新的学科,调曲复位是其主要技术.而调曲复位所运用的正脊骨十法和牵引调曲法,部分是古籍文献已有记载而世代传承下来的,部分是在整理古籍文献过程中发现,加以研究提高而应用于临床的.这些 ...

  • 古医古法《古法正骨图法》上下2卷,跌打损伤方面(全书200多页)

    古医古法《古法正骨图法》上下2卷,跌打损伤方面(全书200多页)

  • 治疗脾胃病,老中医常用这10法

    I导读:叶老积四十年经验,总结了治疗脾胃病的十法.每一治法后所选方剂,均属典型举例,临证时尚可依法灵活变化,不可拘泥.关于药物加减,是叶老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叶老认为,方是死的,病是活的,不能执死 ...

  • 按摩耳朵10法强肾健身

    人体各器官组织在耳廓上都有相应的刺激点,一旦器官组织发生病变,耳上的某个特定部位中医称之为"穴位".就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和反应,因此当刺激某个耳穴时,就可以诊断和治疗体内相应部位的疾 ...

  • 【中医文化】治疗脾胃病,老中医常用这10法【一点资讯】

    叶国芝治疗脾胃病十法 作者/贺昌木 叶国芝老中医根据<内经>.<伤寒杂病论>以及李东垣.叶天士等医家对脾胃的论述,悉心钻研,深得要旨,十分重视脾胃在人体的重要作用,强调&quo ...

  • 治疗痤疮,可用中药、针刺、湿敷洁面等10法治疗

    中医治疗痤疮十法 作者/徐宜厚 古往今来,中医学治疗痤疮的方法很多,现从临床实践出发,结合笔者的经验,归纳有十种主要疗法. 1.辨证施治法: 辨别皮肤形态和主要兼症,进而确定病位,分型证治. (1)肺 ...

  • 10法赶走体内的水湿

    小编导读 体内有水湿,可导致多种病证.祛除体内水湿,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利水渗湿,该法可通利水道.渗泄水湿,适用于水湿壅盛所致水肿.小便不利.痰饮.淋证等水湿病证.临床如何应用此法呢?具体表现在以下10个 ...

  • 保胃气之法 治胃10法 (中气思维治法篇)

    一.保胃气之法 谈到保胃气,人们往往一下就考虑到砂.蔻.姜.术:不过湿困中阳,胃气升降受阻,用砂.蔻.姜.术助阳气以强升降之机亦不是不可.但胃阴受损者用之,则反伤胃气,因此时需助津液以保气化,所以用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