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A柱弯,又是烧成灰,比亚迪安全神话破灭了?
支持国货!最近国产电动汽车品牌比亚迪在单位楼下展出,我和泰哥都去体验了一下(纯静态的)他家的主力型号——汉,双双被汉的做工和用料折服:外壳上的缝隙都是如此的均匀,基本平均在3~4毫米之间。而内饰的真皮质、真缝线……啧啧啧
无论从内饰拼色到精细的安装,再到各种电控功能使用中体现出来的流畅感,给我们的感觉这是一台挑战35万级别车型的作品!至少我们两人对这款车的第一印象非常不错。——然而就在这几天,这款车火了。
比亚迪汉在媒体撞击测试中
变形严重,之后烧毁
国内某知名汽车媒体做了一次比亚迪汉与北汽极狐的“对撞试验”,然而碰撞后极狐乘员舱基本没变形而汉却出现了A柱焊点撕开、变形、门槛梁折弯等恐怖画面……撞完后,堆放在仓库里等待进一步拆解分析的车身居然还发生了自燃,最终彻底烧毁。起火结论是“电池线路燃烧”。
(A柱变形的汉 图片来自于懂车帝)
事后比亚迪迅速发布了回应,主要涉及到两点:1. 媒体用于碰撞的车辆,防冻液颜色“不对劲”,原厂是紫色的,而视频里的车辆防冻液是粉红色的。原厂防冻液不导电,所以不会起火。2. 视频中的碰撞方法不符合国标,是不正规的测试方法,因此成绩无效。
(汉起火瞬间 图片来自于懂车帝)
比亚迪的回应引起了轩然大波。相信比亚迪的有很多人;同时支持媒体的也有很多人。于是两拨人就吵来吵去没完没了。那么这次碰撞实测到底反映出了什么?可信度又如何?笔者觉得可以从逻辑推导的角度来分析,大家也应当平心静气的去讨论。
媒体自己没测试资质
但测试方有!而且很权威
首先媒体有测试资质么?——国内媒体都没有做车辆碰撞的资质。那这么说是否意味着他们所作的碰撞试验都是非法的,都是站不住脚的呢?——笔者觉得应该不是。其实正是因为他们不具备做碰撞试验的资质,因此试验本身其实都是“外包”的。也就是具有专业资质的单位来做。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的正经汽车媒体,做整车试验通常都外包给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也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中汽研”)。而做一些轮胎、润滑油、小电瓶等小件产品的性能测试,通常找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帮忙的比较多。
比如说此次碰撞试验,具体执行方是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他们的权威性笔者想无需说什么了吧(这一点不是某个企业能够说翻案就翻案的)?而且做这种测试的规矩是:测试执行方就是个没有想法、没有感情的“工具人”,该怎么测就怎么测,测出什么结果就是什么结果。
防冻液不导电?
意思是雨天别开车了?
至于比亚迪在声明中提到的“原厂紫色防冻液是不导电”的这一说法,网上甚至有汉车主亲测防冻液导电率,但笔者认为没太大必要。因为我们知道雨水是导电的!——难道雨天我们不开车出门了?显然说不通的。顺便提一句:起火原因是国家消防局的鉴定结论(不是媒体自己的说法)。
更多关于防冻液的事情,什么颜色不颜色的咱就不去说了,部分该款车的车主回家观察后表示:自己的汉看起来防冻液颜色也是接近粉红色的一个状态。不得不说,比亚迪的这次公关,似乎是欠水准的。——而且任何关于防冻液的事情,似乎和车辆的骨架强度在碰撞中的表现无关吧?
“两车对撞”确实不在国标之内
撞击能量远高于国标
因此引出第二个问题:比亚迪称“媒体碰撞方法不符合国标,是不正规的测试方法”。那么这说法是否站得住脚呢?——笔者的答案是:比亚迪没说错!他们的说法符合客观事实!——因为我国官方汽车碰撞试验里,压根就不存在“对撞试验”。(但是在国外车企,此类测试是存在的)
(两台车对撞瞬间 图片来自于懂车帝)
汉经历的此次“对撞试验”是2台车“面对面”,各自以64km/h(40英里/小时)的车速对撞,而且重叠角是50%,也就是说碰撞瞬间,辆车相对速度达到128km/h!——我们不妨可以想象一下这种撞击的能量会有多惊人!
两车对撞可能存在“几率漏洞”
改变测试方法或许更具说服力
其次,两车对撞本身就存在“参照物不同”的影响。对撞之后A车的变形比B车严重,是否就说明A车的刚性不如B车呢——通常情况下结论是成立的,但不绝对。——因为任何汽车都存在“硬点”和“软点”。
比方说两车对撞瞬间,A车的一条纵梁刚好怼在了B车的发动机缸体上,导致A车纵梁瞬间折弯失效,那么即使是A车的整体结构刚度高于B车,或许也会因为“撞的不巧”而导致最终的结果却是A车伤的更重,撞的更惨。搞不好“换一个对手撞”结果就天差地别了。
当然这样的概率虽然不高,但我们做测试的话,应当尽量避免这样的“几率漏洞”。这里笔者提出自己的想法:比如我们将测试改为两台车分别以130km/h时速高速撞击固定壁垒。A车撞击后相对完整而B车粉身碎骨,那结果还需要解读么?——虽然测试难度比国标高出XXX倍,但好歹车辆撞击的参照物是一样的,消除了“几率漏洞”。
“油改电”早已跟不上时代
被淘汰是铁板钉钉的
这一次“对撞事件”应该还会有媒体和厂家“互怼”的后续,孰对孰错大家心里想必已经有属于自己的答案。但这件事给我们的另一个启示是:“油改电”的思路确实已经走到了尽头。放眼望,如今电车专用平台的设计,比如侧面的门槛梁为了抵抗撞击,都采用厚实的多层铝合金结构,而且整个底盘扁平化、矩阵化。整体刚性比起燃油车底盘高太多太多。
然而“油改电”车型要增强电池防护,就不得不增加很多额外的结构,造成重量超标;控制重量却又会导致强度不足;可以说是两难。所以未来“油改电”车型应该是大概率没人敢要了。最后劝我们广大车友,理性谈车切莫偏激!——截止到发稿,比亚迪技术部门已经承认“比亚迪汉,不同批次车辆冷却液颜色不同”这一事实。这么说来,比亚迪之前那份公关稿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