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日课025丨出尔反尔,只能自食其果
今天是《孟子日课》第25节。欢迎你留言交流。
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
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孟子·梁惠王下14》)
孟子的故乡邹国与鲁国发生冲突,为鲁国所败。邹穆公就此问孟子:
这次冲突,我的官员死了三十三人,可是百姓却没有一个人为救他们而赴死的。对这些刁民,要杀吧,法不责众,杀不了那么多;不杀吧,他们眼看着自己的官员被杀而不去营救,实在可恨。怎么办才好呢?
然而,孟子对故国官员的下场并没有报以同情,而是说:
灾荒饥年,你的百姓老弱的弃尸于沟壑之中;少壮的四处逃荒,不知有几千人。他们当时有多希望政府能够赈灾救他们。
但是,你的谷仓堆满粮食,库房盛满钱财,官员却没有向你汇报开仓赈灾。是上慢而残下也。这就是在上位的人不关心百姓,还残害他们。
接着,孟子引用曾子的话说:
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你的官员见死不救,民怨已久,才有今天这样的回报。你也不要怪老百姓。
出乎尔者,反乎尔者。即出自而身者,即还报尔身者也。意思是说你怎样对待人家,人家将怎样回报你。现在出尔反尔作为成语,指人言而无信,已经失去了曾子的原意。
一句话,施恩得恩,施怨得怨。邹国的官员是自食其果:活该!
最后,孟子劝邹穆公实行仁政,倘若实行仁政,关心百姓,百姓自然会爱戴官员,情愿为他们牺牲。国民一体,上下同心,方能保证安定团结的大环境。如《集注》所言:
上恤其下,下赴其难;恶出乎己,害及其身,如影响自然也。
欢迎你在留言区交流。别忘了把今天的内容转发给你的朋友,大家一起成长。明天见。
温故知新
论语温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