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日课060丨对待错误的不同态度决定了不同结局
今天是《孟子日课》第60节。欢迎你留言交流。
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
曰:“古圣人也。”
曰:“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诸?”
曰:“然。”
曰:“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
曰:“不知也。”
“然则圣人且有过与?”
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孟子·公孙丑下12》)
陈贾阻止了齐王的悔过之心,又替齐王向孟子开脱。我们看孟子如何应对。
陈贾问:
周公是怎样的人?
孟子答:
古代的圣人。
陈贾又问:
他派管叔监督殷国,管叔却率殷国遗民造反,有这回事吗?
孟子答:
有。
陈贾问:
周公派管叔时,早就知道他要造反而偏要让他去的吗?
孟子答:
周公并不知道。
陈贾问:
如此看来,圣人也有过错吗?
孟子一点也没被问住,他说:
周公是弟弟,管叔是哥哥,周公所犯的过错,不也合情合理吗?
况且,古代的君子,过则改之,不会护短。今天的君子,有了过错,却将错就错,圣人都会犯错,何况我辈,错就错吧。
古代君子,他的过错明白示人,毫不遮掩,就像日蚀月蚀一样,天下之人都能看得见。待他改正,就像日月复明一样,依旧光明圆满,天下之人,谁不瞻仰。如此之心,何等光明正大!至于今天的君子,不仅将错就错,不肯改过,还要为自己的过错编造各种说辞。
孟子已经看出了陈贾的意图。所处的位置越高,关注你的人就越多,你就越不能向平常人那样要求自己。你所犯的错误不是一句“我也是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能够搪塞过去的。人皆有过,对待过错的态度使人的境界有了高下之分。
欢迎你在留言区交流。别忘了把今天的内容转发给你的朋友,在这里,遇见传统文化。明天见。
温故知新
孟子日课052丨真正的用人三境界: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
孟子日课051丨那些不同的声音,尤为珍贵
回复关键词“论语”,进入论语日课的学习
论语温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