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就是落后的地区怎么办?

摘自拙著《发现文明草稿》第十四章《从落后到崛起的东亚》,与之前不连接。

一,历史时期东西差异加深

1,宏观整体框架下看东亚地缘

总体来看,由于地球地理的不规则性,叠加地球气候的波动,时空与人类进化发展地理轨迹的结合,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导致了地球的文明发展路线的高度不规律性。但今天看来,人类基本上走出了一条从东北非到旧大陆西部,再通过地中海到大西洋两岸,再到北美与太平洋两岸的路线。这条路线本身还提示了总体人类文明的先进与落后排序。这个排序在宏观文明学中具有重大的坐标与指导意义。而中国就是在这个总体坐标之下的一个局部产物,东亚在19世纪与西方交手之后成为与非洲并列的现代化最落后地区,所幸20世纪末中国已开始摆脱之前的低迷,开始走上快速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

(假如不理解掌握这个图的意义,就不可能理解文明学)

许多学者试图从微观文明探寻中国近现代落后问题,这是徒劳的,甚至是有害的。20世纪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这样的一个结果。一方面落后国家和地区要承受先进发达国家的霸权欺凌,另外一方面落后国家地区的知识分子由于渴慕先进发达国家形成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心态,对落后的祖国却缺乏足够的同情与谅解,甚至与发达国家勾结起来共同打击落后祖国,加剧落后地区的困境,形成雪上加霜,最常见的就是掀起一次次的内部“革命”。所以,被殖民与革命成为全球落后国家两个近代突出灾难性现象。一个地方的落后,当然首先是知识分子的普遍落后,所以,落后地区的知识分子普遍缺乏基本的科学素养与理性应该也不意外。李光耀曾经说过对于知识分子的警惕,其实尤其应该警惕的是落后地区的知识分子。

宏观文明学的出现会彻底扭转微观文明史的看法,对微观文明史是一种颠覆。有很多知识分子试图论证中国可否比欧洲率先进入工业革命或现代化,我的答案是:不可能。这波由西方引导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是多次文明叠加的一个突变结果,更是一种气候地缘的结局,并非一种偶然。而中国的近现代落后问题,实际上更多或总体就是一种地缘不利问题,但在今天由于全球文明地缘的改变与逆转,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正处于一个罕见的地利处境,所以,中国文明突变的契机近在眼前,应该对东亚的前景保持乐观,之前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成就只是一个开端。

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再到工业文明时代,宏观看在几百万年时间里东亚文明从未领先发生过文明的飞跃或突变,无论哪次人类文明突变核心都是在旧大陆西部完成的。如人类进化的旧石器时代总体是在非洲完成的,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突变是在欧洲与中东地中海东岸完成的,工业革命则是在西北欧完成的,所以在旧大陆之中,东亚总体一直落后于西部旧大陆。但是,东亚也一直都跟随旧大陆西部发展,犹如一条长龙的尾巴被动摆动。这是长时间旧大陆内的比较。

假如全球比较,东亚则长期维持着中等地位,比美洲印第安人以及大洋洲土著先进,也比非洲大部分地方先进。这背后存在着一个莫氏线的长线压制效应,属于宏观地缘压制。东亚想真正领导一次全球文明突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崛起非常困难,必须借助于外部地缘机遇。今天从太平洋上汇聚的文明东风就是东亚的机遇,这是从未有过的一次良机。全球的文明地缘版图已经在上世纪彻底发生了文明核心大腾挪,人类文明核心不仅离开了中东、离开了地中海,甚至从19世纪末开始离开欧洲,急速按照顺时针方向向西穿越大西洋,穿越北美,在20世纪末的航空时代延伸到了太平洋周边地区。日本与亚洲四小龙的先行已经证明了整个东亚的崛起只是个时间问题。

大约时间

文明突变

地点

原因

备注

300万年前

人类起源

非洲

气候

主要东北非

15000年前

农业

西亚

气候与地缘

泛中东

200年前

工业化

欧洲

人的能动:殖民暴利

英国、荷兰

(三次宏观人类文明突变都是在旧大陆西部完成的,这主要是地缘引起的结果)

假如我们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生态体系,就应该有一个演化模型或体系,它当然也是量化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与传统的文史研究愈加不同。在这个体系里“中国为何如此”的问题会更加清晰。

假如把文明作为一套分析人类发展工具的轴心,那么制定一个文明等高线地图就是势在必然。在这个动态地图里人们会发现,东亚一直处于第一阶段(旧石器)与第二阶段(新石器)的边缘,并且在第三阶段(工业化)的绝对边缘与低谷,第四阶段(电子时代)里中国逐渐回暖。这种方法的推演或科学建模,可能开辟出一个有意义的领域,不过这是后话。

假如按照方便分析东亚的原则,应该在东经60°、90°与165°这里画线,我们会发现,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主要是在东经60°以内的旧大陆进化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向东经90°和包括东亚在内的整个旧大陆开始扩散,然后向美洲作为终点扩散。澳洲则是另外一个相对隔绝地区。

从狭义文明的传播角度,因为西亚是农业文明的最初爆发点,最得益的是附近的地中海东部沿海国家与地区,包括北非与东南欧,还有印度河流域与中亚传播区,东亚再次于中亚与印度河文明。比东亚遥远的就是印第安土著,比印第安还隔绝的是澳洲土著。这就是东亚的文明时空地位。

每次大的文明升级或突变都会伴随着一次地缘格式化与文明大改写,形成新地缘、新文明。旧石器时代有一个地缘传播结构,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文明形成了另外一次地缘传播结构。最近的这次以英国为核心的西北欧现代化形成的是对东亚今天依然有着重大影响的一个地缘结构——从工业革命开始东亚的最落后到今天的崛起,都是这次文明地缘传播的功效,和人种无关。

每一次文明突变也都会引起一次文明的格式化或地缘彻底洗牌。比如,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的转换,意味着前一次的文明被格式化;全新的文明一般不会自发地产生突变,比如东亚的工业化就不是自生的,而是外部传播刺激的结果,假如是自发都会有重大事件的推动,如发现新大陆之于欧洲。由于新旧两次文明的截然不同,所以,旧文明基本上不起关键作用,甚至是反作用。例如,中国农业时代发展到后期一直处于相当高的水准,但依然不会与工业文明自然对接,而是需要一场断腕式惨烈革命,如20世纪前后的中国社会。

许多中国人很在意说中国落后,这有些讳病忌医,甚至是把腰粗误解为怀孕,比如四大文明说以及东亚文明独立产生说,甚至拿中国的文化遗产的丰富来说明东亚的文明发达,实际上都是误解。其中的误解主要原因有几个:整个石器时代的发达地区确实在旧大陆西部,并且人类起源于非洲,但距离今天较远,所以今天的历史文化主要是看农业时代;就农业时代中国确实基本可以与西方比肩,但问题是今天已经进入到工业化时代,所以,农业时代不能替代今天的新时代。另外,中国可能是温带地区最大的农业国,所以中国的农业文明即便看起来比其他地方成果很多,也是理所应当,同时这种观点有以大代高的嫌疑。我不相信整个中国地域里的农业历史文化丰富程度会比同地理范围的欧洲还丰富。有关中西方的文明认识差异可能是文明学与传统文明观的根本差异。

在文明学的分析体系中,“文明”作为一个分析工具经常需要分出文明层次的高低,或先进与落后,然后再分析才有意义。那么这些先进、落后实际上就是几个文明大时代的先后顺序,或者在同一个文明时代里的更细分的先进和落后。比如下面这个分析,就是带着这样的意识的一个东西方文明发展示意图。

图:(红色:中国。绿色:西方。蓝色:中国传统旧知识分子的想象。不是特别准确,以后会再细化)。

从文明学的逻辑看,红线C正要向上升级,并且在前面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轴心时代,到工业革命,整体东亚一直是落后于西部旧大陆的。但是从工业化之后的信息化时代可能东亚正在进入一个改变命运的飞跃发展期,并迎来一次罕见的大翻身。可是,旧的微观文明视野的知识分子判断与看法却与文明学是相反的,那实际上就是清末以来几乎所有激进知识分子的看法。在他们的错误幻觉中,中国不仅不是在进步而是在退步,所以就会非常愤怒焦虑,从而他们和文明学的政治看法也会产生严重的分歧。微观文明视野知识分子的幻觉,还导致了数次近现代革命,每一次“成功”其实最后都是失败,这种悲剧就是因为他们对于中国文明的根本认识是错误的,所以,无论他们的口号与动机有多么高尚,等待他们的只能是代价极大的失败。在不科学的认知体系之上,还会遭遇一次又一次失败。中国过去一百年历史证明了,热血不能解决中国的文明发展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因为他们的视野过于狭隘,看不到宏观的文明发展规律。

待续

(0)

相关推荐